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8|回复: 0

评论:以大国定力适应经济新常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9 21: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北京日报

  告别了简单粗放、不可持续的旧模式,我们所要适应的经济新常态,就新在“质量更好,结构更优”,这是中国经济适应阶段性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的必然选择。积极利用全面深化改革营造的时间窗口,延长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强化改革力度不断化解“成长的烦恼”,主动布局谋篇、出招落子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必然会打开更新局面、收获美好前景。

  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对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做出了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定义,并提出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9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更是牵动国内外舆论。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走势如何,既关乎中国,也影响世界。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沿着一条高速增长的轨道,快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人似乎都已习惯中国GDP双位数增长。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经济已然发生深层次嬗变,转入更为成熟、更有定力的发展。尤其是在2014年,中国第一次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替代具体增长数字,第一次提出“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大家都在追问:新常态究竟是怎样的状态?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将有何种表现?这又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事实总是大大不同于一些人的“唱衰”论调、“看空”预测。从数据来看,这一年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体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就业水平未滑出“下限”,物价涨幅未超出“上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单位GDP能耗下降;简政放权有序推进,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跑赢GDP增速……虽然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入中高速,但速度在全球依然名列前茅,再加上巨大的体量,绝对增量依然十分可观。新的发展成绩,凸显着新常态的鲜明特征和崭新机遇,见证着中国经济的新趋势、新变化、新境界。可以说,一种广泛共识正在生成和巩固:告别了简单粗放、不可持续的旧模式,我们所要适应的经济新常态,就新在“质量更好,结构更优”,这是中国经济适应阶段性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的必然选择。

  对经济趋势的判断,决定了经济政策的选择。新常态下,有“新”有“常”,“新”意味着升华超越、再创格局,“常”则要求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新常态变为平常态,经济政策就必须保持相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必须有相对稳固、可长期操作的政策体系和套路。十八大以来“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正是针对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而给出的“政策解”,体现出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施策的辩证思维。宏观政策要稳,就是不折腾、不翻烙饼,保持“大气静稳”,避免大起大落;微观政策要活,就是简政放权,放手让市场和社会主体唱主角,激发“孙悟空翻筋斗云”的活力;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守护底线,保障民生,夯实国民对未来的信心。随着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愈发稳健成熟,我们不仅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的“旧常态”,同样更有信心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适应新常态需要平常心,但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积极利用全面深化改革营造的时间窗口,延长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薄弱环节主动作为,应当是这一阶段经济工作的重要着眼点。比如,突破科技创新这一“软肋”,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实质性切换;比如,破解地区发展失衡难题,向贫困宣战,将扶贫开发、产业支撑与提高人均生产总值融合起来;再比如,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升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中“中国声音”的分量,不能满足于当旁观者、跟随者,而要主动做参与者、引领者,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等等。通过强化改革力度不断化解“成长的烦恼”,主动布局谋篇、出招落子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必然会打开更新局面、收获美好前景。

  新常态并非一片坦途。“三期”叠加之下,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跨越等新旧问题交织,不容丝毫掉以轻心。今后转型和改革的过程中,还必然伴随新矛盾、新问题甚至潜在风险。不过,如今的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乱云飞渡仍从容”,应对好经济新常态之下的各种挑战。坚持改革精神、底线思维,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以沉着冷静的大国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将继续造福自身、惠及世界。胡宇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8 14: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