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8|回复: 0

中国为何高规格祭奠战争平民死难者:国之祭 民之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1 03: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华网

  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纪念日,当天,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将在南京举行。历史已过去77年,我国缘何选择这样的时间节点,以国之名高规格祭奠被屠杀的平民?

  悼念逝者 尊重生命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血腥屠杀30万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黑暗、最沉重的一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抗战期间,我国有3500多万人员伤亡。然而,一直以来,国家层面缺少一个集中祭奠平民死难者的纪念日,这与我国二战战胜国的地位不符,也不符合国际惯例。

  2005年开始,陆续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议设立国家公祭日。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今年2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作为首位建言者,原全国政协常委赵龙获得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颁发的“特别贡献奖”。“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尊重生命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鲜明特征。”赵龙表示,设立公祭日表明了整个民族铭记历史的决心,更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尊重和对平民生命的敬畏。

  为迎接首个国家公祭日,12月1日起,20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在纪念馆冥思厅与“哭墙”前举行家祭仪式。家祭活动中,遗属代表无一不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来告慰死难亲人。

  “看,从今年起,每年的12月13日,国家都要为你们在内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听,77周年的和平警钟即将敲响!”这是8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为家祭活动准备的“家信”。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家公祭日,老人一直盼望着,“国家层面举行悼念仪式,就是为了提醒后人一定不能忘了这段伤痛的历史。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灾难重演。”

  牢记历史 祈望和平

  “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参与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代表法官梅汝璈先生的话至今发人深省。

  作为二战期间的三大惨案之一,南京大屠杀将侵华日军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但一直以来,一些别有用心的日本右翼分子始终将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的部分史实作为美化侵略战争的突破口,并一再篡改教科书中相关内容。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表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早有定性。我国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将在国家层面高规格举行国家公祭,体现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历史不容任何挑战与质疑。

  另一方面,作为二战的四大同盟国之一,中国的抗日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为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似乎正在被某些人所“遗忘”。

  这一现实引起了部分西方学者的关注。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研究,其在“关于二战,世界亏欠中国”的研究成果中表示,中国实际上是最早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大约100万日本军队,共发生了137次局部战事。“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

  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学会副会长张生表示,在当前世界兴起反思战争、珍爱和平的热潮中,我国高规格举行国家公祭,也在向国际社会传递和平理念,经历了苦痛灾难的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祈望和平。

  凝聚力量 走向复兴

  “国家不强,民族才会遭此大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复兴”……今年7月6日开通的“国家公祭网”上,海内外中华儿女在祭奠遇难同胞的同时,纷纷发表留言,表达振兴中华的愿望与担当。

  专家们表示,南京大屠杀是我国近代史上最为沉重的教材,“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应铭刻在民族集体记忆中。

  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30多岁的阮超经常陪着爷爷阮定东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阮超告诉记者,面对“万人坑”遗址上累累白骨、“哭墙”上一长串遇难同胞姓名,爷爷经常噙着泪水、驻足良久。出了纪念馆,爷爷便会用非常严肃的口吻叮嘱他:“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不要有任何懈怠情绪!”

  “妈妈,你可以安息了,国家强大了,儿子已经过上了好日子。”每年的12月13日,81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佘子清都会用这样的言语告慰被侵华日军屠杀的母亲。

  “国家层面,悼念逝者,必然能进一步凝聚全民族奋发向上的力量,早日实现民族复兴。”朱成山表示,77年后的今天,在首个国家公祭仪式上,我们可以无愧地告慰逝者,当今中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祖辈们孜孜以求的强国梦想,已经变得触手可及。

  国之祭、民之愿,愿逝者安息,望生者警醒!专家们表示,惟有以最浓烈深沉的情感缅怀死者的民族,才能更坚定地为生者谋求福祉;惟有尊重历史而充满自信的民族,才能更坚定地走向复兴与辉煌。(“新华视点”记者蔡玉高、蒋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8 14: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