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7|回复: 0

别把乡村问题都推给“计生红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30 09: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独生子女政策是一个时期的产物,但并不是经济社会问题的“原罪”。“爱就上天堂,恨就下地狱”,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与当初把它捧为神并无二致。

  江苏小城如东,曾是全国出名的“全国计生红旗单位”。媒体走访发现,现在的如东,有两副面孔:县城里高楼林立,商圈密集,呈现着长三角地区的发达景象;乡镇则是生活的细节,撂了荒的田地里,是佝着腰劳作的老人,学校和幼儿园里孩子越来越少,敬老院越来越多。如东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导致劳动力资源不足,严重影响全县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新京报》3月29日)

  报道描绘了乡村的空心与衰落。其中有一句话,“真不知道年轻人都到哪里去了”,更是触及人心,传递出的一个观点,似乎当地呈现的“两副面孔”,主要甚至完全是“计生红旗”造成的。反之,如果当初不把计划生育抓得这么紧,当地就不是现在这番模样。

  这种不见年轻人、劳动力紧缺的场景,的确是乡村的客观存在,但是,这种现象不独存在于江苏如东。除了一些城郊村和经济发达地区,全国许多乡村地区都是如此。一些没有拿到“计生红旗”,甚至计生工作做得不好,当初屡受批评的地方,依然是这幅模样。媒体曾经报道过东北人口流失问题,已然说明了这一点。报道显然没有回答,为何这种现象会普遍存在?把一种普遍现象,仅仅理解成是独生子女制的结果,仅仅当成是“计生红旗”的衍生,显然难以服众。

  这种农村空心化现象,已是当下许多乡村的缩影。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大流动的结果。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乡村对于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十分有限,即便现在乡村获得了一定发展,其“剪刀差”依然存在,而且十分巨大。正是这种大流动的社会结构,导致了乡村人口特别是年轻人大量向城市转移。诸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很多社会现象与问题,都与此密切相关。

  诚然,在这种农村空心化的形成过程中,计划生育政策起到了一定影响,但并非主因。报道称,如东人喜欢与临县如皋作比较,认为“这几年如东在竞争中明显落了下风”,主要因为“计划生育导致的人口减少”。数据显示,如东人口已跌破100万,还在降低;如皋人口数却达到143万,仍在增加。把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归结为人口多少,这样的简单对比并不恰当。长期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十名的江苏省太仓市,2014年年末的常住人口也不过70万左右。太仓的人口远远没有如东多,经济却发达得多,又说明了什么?

  毋庸置疑,一些地方面临着劳动力紧缺的严峻挑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也正是为了迎接这样的挑战。但不能把目前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乡村空心化问题,完全归结到独生子女制度身上。独生子女政策是一个时期的产物,但并不是经济社会问题的“原罪”。“爱就上天堂,恨就下地狱”,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与当初把它捧为神并无二致。

  别把乡村问题都推给“计生红旗”,更不要对当初严格执行政策的人百般嘲笑。如东人有一句话,“我们当时是最听话的,执行政策最到位的,现在却成了被笑话的。”他们只是政策的执行者,不应该成为政策调整的替罪羊。而且从当前的政策导向来看,固然不再是“只生一个好”,但也没有掉头转向“多子多福”。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8 05: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