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1|回复: 0

“中英贸易与投资合作在英公投‘脱欧’以来继续蓬勃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7 03: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48b71a00597f6be8.jpg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英合作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双方将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为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打造更多“黄金成果”,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1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刘晓明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英国社会各界掀起了解与认知“一带一路”的热潮。

  由英国学者彼得·弗兰科潘撰写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积极评价丝绸之路的历史内涵与时代意义,成为许多国家的畅销书。英国也是第一个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西方大国。

  刘晓明说,英国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方,从发达的国际金融业到成熟的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业,从知名智库、教育机构到世界一流的科技研发与创新平台,各种优势资源丰富,“一带一路”合作正成为中英关系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他说,中英通过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进贸易、投资、金融、能源等领域互利合作,已经为“一带一路”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中欧班列跨越广袤的欧亚大陆,在英国伦敦与中国义乌之间一来一往,标志着“一带一路”已延伸到欧洲最西端,使“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惠及两国普通民众。

  中英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战略、人文和经济财金等高层对话机制运作顺畅,安全、反恐、维和等新磋商机制起步良好,双方战略沟通和互信不断加强。

  刘晓明认为,中英经贸合作互补性强,在新能源、城镇化、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方兴未艾,双方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携手探索开发第三方市场,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更好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他表示,虽然英国“脱欧”进程不可避免地给中英合作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不同,也需要双方进一步求同存异、妥处分歧,但中英关系机遇远大于挑战。中英关系的牢固基础没有变,内生动力没有变,广阔前景也没有变。

  “中英贸易与投资合作在英公投‘脱欧’以来继续蓬勃发展,”他说,“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对英投资大项目不断涌现,充分彰显了中英关系的韧劲与活力。”

  中英关系从贸易关系到资本关系的转变也是正好契合了两国经济与战略转型的需求:中国已经是资本富余国家,需要寻找更好的投资地,也就是中国需要修复自己的金融短板;而英国需要重振一些传统工业中心,升级基础设施和一些传统制造业,中国的富余资本恰好可以补充英国的缺口。

  而从两国战略合作的项目,包括电信、基础设施等,这些在别国看来很敏感的行业,英国可以毫不犹豫引入中国资本进行合作,也可以看出,英国是一个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善于顺势而为,就会获得“先发优势”。

  可以说,中英之间的比较优势促成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升级与转向,这也是中英关系发展的“势”,而两国精英也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大势与机遇。对于中英关系的发展,也有人怀疑英国会陷入对华依赖之中。但如果稍微了解国际外交史就能明白,英国是现代外交的主要玩家,知悉国际格局的变革,顺势而为的实用主义外交是英国所奉行的。英国之所以如此重视对华关系,也是基于中国可持续崛起并成为一流国家的判断。

  此外,金融方面的合作也是两国利益的交汇点。时至今日,英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是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支撑点,且这一角色是无可替代的。中英央行[微博]进一步扩大了货币互换的规模,港交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签署了期货互通的协议等等,这一系列协议标志着中英关系的“金融重心”已经形成。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老牌金融强国与一个新兴国家的“无缝对接”,如果没有伦敦金融城,中国的金融强国之路会更曲折和漫长。

  而中国海外合作从贸易到投资的升级,除可以提高自身资产的安全边际,还可以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外界一直关注的中国参与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的建设,也已经落地,中国出资60亿英镑,持股33%,这也标志着中国核电(7.520, -0.01, -0.13%)技术的出口,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标志。除了核电之外、汽车、油气、电信等行业已经成为中英两国企业携手最多的领域,英国已经成为中国资本最重要的目标地。投资意味着两个社会之间的深度交往和融合,中国对英投资会带来3900个就业机会,让英国的劳动者也能够从中获益。

  中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现在需要高端的核心技术以及完善一流的金融服务,恰好这也是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的英国所拥有的资源和优势。中英关系的升级换代,何尝不是两国打破传统大国兴衰规律的尝试。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一个广为流行的看法是:“一带一路”是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针对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发展战略。这也是不对的。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能源局共同制定并发布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是统筹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长远、顶层战略,是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区域合作网络的倡议。也就是说,其建设是以国家间合作为主要平台。

  “一带一路”规划的任何项目不能由某一个国家说了算,而是需要多征求沿线各国的意见,确保“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兼顾各方的利益诉求,体现各方的共同意志。这就是“共商”的涵义。因而,无论从属性上还是从范畴上看,“一带一路”都不属于区域发展战略。

  “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正因如此,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误解,即“一带一路”就是要“走出去”。相应地,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出现了加速“走出去”的预期,一些企业形成了尽快“走出去”的愿望,个别地方甚至将“走出去”作为政绩来考虑。这是相当有风险的认识误区。

  过去三十多年,欧美发达国家既是对外投资大国,也是吸引外资的大国。我们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也要在鼓励资本“走出去”的同时,继续重视资本“引进来”工作,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味追求“走出去”,将导致不必要的投资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虽来自中国,但成果惠及世界。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目的是谋求双边、多边的互利共赢。有外媒认为,中国企业借助“一带一路”抢夺别国的资源、市场和就业机会,这显然曲解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本意。“一带一路”所规划的项目建设成果不是为某一国所占有,而是相对均等地分配给沿线各国,实现利益共通和命运共通,而这也是实现共同发展的诉求。

  四年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丝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可以说,这是我们为周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发展“便车”,我们已经使沿线各国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延伸阅读:李克强会见外国嘉宾 中英两国双边层面加强互利合作

  李克强表示,中国重视发展同英国的关系。当前国际形势下,中英两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双边层面加强互利合作,在国际事务中保持沟通协调,对于双方、地区乃至世界都很重要。中方愿同英方巩固互信,落实好核电、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共识,打造新的合作亮点,推动中英关系与合作迈上新台阶,并且共同发出致力于稳定、开放、繁荣,携手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积极信号。

  哈蒙德转交了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致李克强总理的亲署信。他表示,英方致力于发展英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愿保持两国高层交往,进一步加强双边贸易投资合作,密切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协调。

  李克强表示,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德关系全面深入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方愿以两国建交45周年为契机,同德方加强高层交往,就共同关心的广泛议题深入沟通,深化互利互补合作,将中德关系与合作提升至新的水平。希望德方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中欧关系与合作健康稳定发展。中方支持德方办好今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齐普里斯转达了默克尔总理对李克强总理的亲切问候,并表示,德中关系稳定而且牢固,德方愿同中方进一步加强沟通,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李克强表示,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定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权威,以及在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促进发展等方面的核心作用。我们愿通过联合国等平台发挥负责任发展中大国的作用,为落实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不懈努力。

  李克强指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全球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解决。中国支持全球化进程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相信人类有智慧、各国有能力推动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共享、普惠的方向发展。

  古特雷斯表示,中国是当今世界多边主义、自由贸易以及全球化进程公平有序推进的重要支柱,对包括维和行动在内的联合国各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联合国愿同中国加强合作,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工作同中国发展战略和倡议更好对接,在可持续发展中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根据新华社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