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经济工作会议披露,该省融入“一带一路”拓宽发展空间,2019年1至11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继续扩大,贸易额达186.3亿元人民币,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4.2%。
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正在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通过兰洽会、敦煌文博会、中医药博览会等国际化节会平台,还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日渐活跃。
远隔千里的甘肃与新加坡近年来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互动频繁,交流往来增多。新加坡通商中国主席李奕贤12月中旬来兰州交流访问时说,甘肃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重要的中药生产基地,还有出口海外的新鲜农产品;未来,双方将在旅游业、物流产业、贸易和现代服务业、城市和发展规划、人才培训等领域展开合作。
12月26日至27日在兰州举行的甘肃经济工作会议还披露,过去一年,该省围绕推进“五通”和打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全面做好“巩固东连、向西为主、深耕南向、促进北拓”的文章,基本构建了陆路海路联动、文化经贸互促的开放格局,敦煌航空口岸获批正式对外开放,兰州获批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川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
甘肃省省长唐仁健说,甘肃抢抓“一带一路”这个最大机遇的载体,即东连重点是巩固传统的对外贸易渠道;向西重点是深化与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经贸合作,抓好中亚、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营;南向重点是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扩大与新加坡、尼泊尔等国家的经贸合作;北拓重点是促进与蒙古国的商贸交流。
唐仁健还说,特别是在载体支撑上,甘肃抢抓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的政策机遇,加快国际陆港、多式联运建设,争取以单一产业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重大平台在甘肃设立,积极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段”,“一带一路”建设将甘肃推向我国扩大开放的前沿,为甘肃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自古以来,甘肃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援藏”的战略地位。如何形成支撑战略地位的经济腹地,始终是甘肃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带一路”是甘肃发展的最大机遇,首要的是为扩大甘肃的经济腹地提供了重要动力,这也是甘肃融入“一带一路”的重大任务。
利用区位和通道优势拓展经济腹地具有现实性、迫切性。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陆上丝绸之路近四分之一在甘肃,丝绸之路国内段近二分之一在甘肃。近年来,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重要进展。
当前,甘肃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仍在于要素流量不足。例如,2018年,兰渝铁路全线货运能力利用率仅有65%左右;2017年,甘肃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约1.36万亿元,占全国的0.54%。2018年,尽管甘肃对外贸易提升很快,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仅占我国的0.2%。“一带一路”甘肃段仍存在“有通道、缺流量”的状况,由此使甘肃的区位与通道优势难以充分转化为枢纽型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因此,甘肃抓住“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重在利用区位与通道优势拓展经济腹地。
甘肃能否在“一带一路”中形成“2+2”的经济腹地。
第一个“2”:即“西北地区+西南地区”。2018年,西北五省区总人口约为1.03亿人,占全国的7.37%;GDP总量约为5.15万亿元,约占全国的5.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1.7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4.62%。西南五省区总人口约为2.02亿人,占全国的14.48%;GDP总量约为9.5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0.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3.89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0.22%。
第二个“2”:即“中亚国家+东盟国家”。2017年,中亚五国总人口约为0.71亿人,GDP约为0.27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0万亿元);东盟10国总人口约为6.47亿人,GDP约为2.77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73万亿元)。
甘肃有条件依托战略枢纽形成内外联结的经济腹地。
一是甘肃地处欧亚大陆咽喉位置,是联系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随着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进程的加快,甘肃又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效联结的十字路口。
二是甘肃在西北地区“坐中联六”,具备联结西北、西南的省域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了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以及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的战略布局。三是甘肃拥有覆盖全省的国际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向西可以通达中亚、西亚、中东欧,向南可以通达我国西南、华南以及东盟诸国。
根据 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