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2|回复: 0

开放社会仅保护高风险人群效果如何?英专家称:彻底失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5 01: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在使用药物和疫苗的同时,全球各地实施了各类非药物干预措施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近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杂志发布一项数据建模研究称,让低风险人群以较大的自由外出,让病毒在他们之间传播,仅对高风险人群实施完全封控,期望以较小的公共卫生代价获得群体免疫——这是Omicron毒性降低后,部分西方国家采取的策略——这种群体免疫的模型是“理想化”的。

该研究称,实际应用过程中,在这种仅保护高风险人群的“半封控半放开”的管理体制下,高风险人群难以做到100%的封控,其他因素如医疗系统严重挤兑,病毒不断变异还会带来更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疫情大流行过程中,放开低风险人群感染,仅保护高风险人群的公共卫生策略不可行,对疫情防控也不太可能有效。

2.png


英国巴斯大学数学科学系Cameron A. Smith在文中指出,截至2022年4月,新冠病毒已造成全球4亿人感染及550万例死亡,真实数字还要高得多。疫情初期疫苗推出之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一系列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社交距离、旅行限制、社会封锁等。尽管各国管控力度不同,但时间证明了它的有效性。但随着社会放开,疫情不断反弹,有不少人怀疑完全管控能否真的战胜疫情。

与全面封控相对,有一些国家采取的方法是保护老人、免疫低下的高风险群体,而低风险人群感染转为重症的风险很低,允许他们在限制很少的情况下正常生活工作,减少封控措施对整体社会的经济成本。理论上讲,低风险人群中病毒广泛传播可形成群体免疫,高风险人群可随即得到保护,瑞典、英国在2020年均采取了这种策略,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2021年起,尽管已经有了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但新冠病毒变异体不断突破了疫苗诱导的免疫。因此,在疫苗更新之前,各国社会仍需在全面封控和高风险人群保护之间重新做出选择,不仅是为下一轮疫情做好准备,更是为疫苗接种水平较低的国家提供重要参考。

为此,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理想化的病毒传播模型: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7%的人为感染高危群体,10%的高危群体居住在长期护理机构,通过大量的算式比较完全放开、保护高危人群的部分放开,以及完全封控带来的社会负担。

结果发现,如果完全不做防疫限制,峰值发病率将达到每10万人中4149人发病,415例死亡。这是一个保守的数字,因为此时医院已经不堪重负,ICU容量超负荷18倍。如果对高危人群做到最理想的完全封闭,那么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达到每10万人中3470人和87.6人。死亡数减少了79%,几乎所有的死亡源于低危人群。

3.png

然而,完美的保护是不可能的,存在以下几种缺点:

1.高危人群保护效率不可能做到100%

长期护理中心居民和工作人员有接触,社区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也住在一起。英国数据表明,只有58%—63%的护理中心居民能遵循指南完全避免接触,也就是说,不完美的保护是部分封控策略的第一个致命弱点。如果这种保护效果只能达到80%,那么病毒仍可能在高风险人群中爆发,造成每10万人中221人死亡。因此,保护率下降20%将导致死亡率增加150%,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2.低风险人群难以形成全面感染,以建立群体免疫力

不是所有人能做到心甘情愿被感染,遇到大规模疫情还会改变自身行为减少感染风险,让疫情爆发规模减小,时间拉长,免疫水平达不到预防下一波疫情爆发所需的阈值。英格兰第一次全国封锁前,数据显示居民移动率已下降70%,许多人采取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和居家,即使2021年7月宣布取消防控后仍然如此。低风险个体接触可减少一定的发病和死亡数的峰值,然而还会超过ICU的容量。随着医疗机构不堪重负,人们将自觉限制互相接触。在这种不完全的群体免疫之下,预计出现每10万人中321人的死亡率。

3.群体免疫只能提供间接和暂时性保护力

理论上讲,群体免疫要求低风险人群广泛感染形成免疫力,那么高风险人群解除封控后可以避免大规模爆发。然而,低风险人群的群体免疫最多让自己不传给高风险人群,而后者但还有很多途径可被感染,比如社区残留传播,外部输入感染,以及免疫力下降导致的社区传播反弹。也就是说,即使人群整体免疫水平高于群体免疫的阈值,护理设施内还有可能出现大规模疫情。数据建模发现,封锁解除后死亡人数稳步上升,包括社区中的高风险个体,以及护理机构的集群。

由此可见,封锁高风险人群、让感染在低风险人群传播实现群体免疫的策略存在严重公共卫生缺陷。在不考虑医疗资源耗竭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数万例不可避免的死亡;低风险人群在发现医院超负荷的时候,会主动选择自我防御,导致无法实现自然免疫,在彻底解封后出现更致命的一波疫情。和家人住在一起的高风险人群,管控将非常困难,或者不能做到完全隔离,或者将低风险的家庭成员一起管控。因此,仅对高风险人群的限制策略,只能在一种不可实现的理想条件下才会起作用。

除了以上三个缺点,还有其他的流行病学、逻辑和伦理方面的缺点。文章假设自然免疫是持久的,但明显不可能在现实发生;低风险人群被感染后,可能出现疲劳、嗅觉丧失等长期后遗症,发病率约5%—10%;病毒大范围传播,可促成新的变异体出现,具有更强的毒性、传播性及免疫逃逸性;本项研究还未将医疗能力透支加剧其他疾病死亡原因的影响纳入考虑。

寄希望于在保护高风险人群的情况下开放社会形成自然免疫,目前并没有成功的例子。

来源:搜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20: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