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朱巴8月7日电通讯:期待“阳光”的夜晚——走进南苏丹首都朱巴
新华社记者蔺妍 付英凯
“看,那就是不落的太阳,”生活在南苏丹首都朱巴的亚齐尔,指着机场路上一排太阳能路灯对记者说。深夜里明亮的街道,令他感到很新鲜。12岁的亚齐尔脸上充满了兴奋。
7月9日南苏丹举行独立庆典前,朱巴还基本保持着原始村落的特征:茅草屋、草栅栏、泥土路,没有市政供水,甚至没有供电。太阳一落,整个城市旋即隐入沉沉暗夜中。
如今,供电已成为新政府的工作重点。朱巴市中心的购电局也开始营业。住在市区的拉多一家花300镑(约合549元人民币)从街上的市政供电网里接了一根电线。他们的5间茅草屋中有两间可以在夜晚亮起来了。
但一河之隔的乡村地区仍没有照明。依赖柴油发电机的市政供电只能覆盖市中心的小片区域,供电能力十分有限,停电时有发生。中国投资商表示,无论是在朱巴市内经营宾馆还是在郊外架设通讯基站,目前大都靠自己的发电机。近来随着柴油价格上涨,投资成本也在增加。
北京朱巴饭店的总经理李广华告诉记者,本来打算建水泥厂,以降低进口建材的成本,但因电力供应不稳,只能暂时搁置这个计划,“朱巴是块处女地,有很多机会,但因基础太过薄弱,起步艰难”。
发展中的南苏丹还出现了原始与现代并存的种种现象——没有电力,先有手机;没有书店,先有网吧;没有基础设施,先有科技产品。街上新开的小网吧里,原始的蒿草栅栏与电脑显示器构成强烈的对比……
拉多的妻子和上高中的侄女为联络方便都买了手机,却因为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常常无法充电。情况相似的人还有许多。有的甚至家中尚未通电,只得花2镑(约合3.7元人民币)把手机放在街上“充电铺”里充电,3小时后再去取。“充电铺”也就成为朱巴街头一项颇为独特的服务。
拥有一家汽油公司的南苏丹丁卡族商人米沙扬认为,这种“反常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数以百万计的归国侨民及大量涌入的国际援助和外部投资,使南苏丹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手机通讯等现代产物;另一方面,以电力供应为首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跟不上。
6日刚刚宣誓就职的北加扎勒河州议员史蒂芬·阿科尔也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南苏丹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水电供应十分有限,“首先,要就石油收益分配达成最终协议,好好利用石油收入,为工商农业打好基础”。
为加快发展步伐,南苏丹政府出台了为期3年的短期发展计划,主要关注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但是,新政府是否能顺利落实各项计划,是南苏丹发展的关键,一切都刚刚起步。
雨季的朱巴,阳光并不充足。夜晚来临,街头太阳能路灯的光线有些昏暗。但从这里走过的人们都期待着能有更多“不落的太阳”点亮这座城市,点亮这个刚刚诞生的国家。(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