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上个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非洲四国和非盟总部,这是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问非洲。新形势下,中非合作前景更为广阔,继续加强中非全方位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促进中非合作“转型升级”,打造中非关系升级版,将进一步造福中国和非洲人民。
6月16日,在厦门市贸促会和厦门市国际商会的推动下,“走进非洲”论坛在厦门举办,来自10余个非洲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与厦、漳、泉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就推动厦门与非洲之间商务合作升级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
厦非贸易“脚步”飞快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非贸易仍然保持了较快发展。2012年,中国与非洲贸易总额达到198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额853.19亿美元,增长16.7%;自非洲进口额1131.71亿美元,增长21.4%,均创历史新高。
厦门在非洲的贸易同样“脚步”飞快。据厦门市贸促会方面统计,2013年厦门企业对非出口总额为2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从非进口8.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厦门与非洲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3.78%。
“以前厦非贸易以产品出口为主。”厦门市国际商会会长苏育群透露,厦门对非出口除了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鞋帽、雨伞等,近年来大型客车、摩托车、内燃机等技术含量高的机电类产品也成为了对非出口新的增长点。厦门的几大机电品牌如厦工机械、金龙客车的产品在非洲逐渐打开市场,其中金龙联合汽车公司已成为厦门对非出口额最大的公司,产品行销阿尔及利亚、埃及、肯尼亚等多个非洲国家。
厦门主要从非洲进口货物为铁矿石、有色金属矿砂、木材、石材、葡萄酒等国内较为缺乏的矿产资源和消费品。2013年厦门进口企业中厦门建发集团、厦门港务物流保税有限公司、福建三钢国贸有限公司、厦门国贸、厦门金远东货代有限公司从非洲进口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
在非洲可见厦门企业
在本月16日召开的“走进非洲”论坛上,记者了解到,目前投资非洲的中企并不在少数。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非洲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连续下滑,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快速增加。2009—2012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由14.4亿美元增至25.2亿美元,年均增长20.5%,存量由93.3亿美元增至212.3亿美元,增长1.3倍。截至2013年,在非洲兴业的中国企业超过2500家。中国对非投资的快速增长,一方面说明非洲具有发展潜力和投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非合作的互补性。
在投资总量扩大的同时,中国对非投资层次也不断提升。目前,有超过2500家的中国企业在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兴业,合作领域从传统的农业、采矿、建筑等,逐步拓展到资源产品深加工、工业制造、金融、商贸物流、地产等。
根据厦门市贸促会掌握的数据,截至2014年5月底,厦门在非洲投资企业有20家,含3家企业办事处,累计投资金额约为6800万美元。行业集中在能源、矿产、基础建设等行业,其中6家从事矿产开采业,2家从事石材加工,1家从事建筑业。其中厦门高时实业有限公司单体投资额最大,于2013年在纳米比亚投资石材公司。曾经辉煌一时的厦华电子是厦门最早在非洲(南非)建厂的生产型企业,其电视机产品在非洲的品牌效应至今尚存,畅销多个非洲国家,年销售额最高峰时达到5000万美元。厦工国贸和金龙客车也在非洲多个国家设立了经销商网络,其中厦工国贸在埃塞尔比亚设立了分公司,并计划在该国投资建厂。
投资非洲的风险与挑战
不过,“走进非洲”论坛的与会嘉宾,也提醒企业要注意投资非洲的风险和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非洲宏观环境的不稳定性。中国与非洲良好的政治关系有利于降低风险,但目的国的营商环境还是会影响企业在非洲投资的成败。厦门国际商会一会员企业就曾在加纳收购了铜矿并进行开采,2012年10月加纳政府发起数次遣返中国淘金者的行动,该公司虽然不涉及淘金业,但员工的海外工作签证遇到了拒签,给公司业务开展带来较大影响。
其次是金融货币稳定性问题。有些非洲国家央行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不足,本国货币陷入恶性通胀,导致本币基本丧失支付功能;有的国家采取外汇管制措施,外汇无法自由兑换以及跨国流动;还有的国家汇率不稳定,企业面临较大的汇率波动风险。
第三是市场准入问题。很多非洲国家至今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造成了中资企业在非开展投资贸易适用标准体系方面的困难,被标准门槛阻挡在当地市场门口。据厦门国际商会会员企业在参加非洲一些国家电视播放成套设备招投标的过程中,就遇到了当地采用的制式和标准与国内不一致的问题,最后只能单出口设备而无法参与整个电视台网的运营。
第四是资金问题。一方面是国内各商业银行在非洲没有设立网点,非洲国家本身金融实力较弱,在投资东道国难以取得融资。在境内融资对外进行投资的项目,境内银行一般认为风险较大,不予审批贷款。另一方面担保渠道少。国家现在做大笔进出口和投资业务担保的保险公司,只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而现在“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中信保所能担保的金额有限。
第五,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过度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制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没有配套跟上,产业链不够完善,还有些企业在投资非洲的时候,仅仅考虑到经济效益,没有全面考虑给东道国的环境、能源、民生带来的影响,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与会者也提醒企业,有些民营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为追求效率,在项目审批手续和资本流动的合规性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企业无法享受到政府的相应补贴和鼓励政策。厦门本土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步伐较慢,投资非洲的数量和规模上均落后于广东和浙江的同行。有些企业决策迟缓,市场机遇没有及时把握。
掘金非洲,风险虽存在,但机遇也摆在眼前。如今,厦门版的新型中非关系雏形已然显现,而加深了解,互通共融,也许是厦门对非洲投资更加快速进入提升阶段的必经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