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杭州12月12日电题:“海外并购”得与失成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必修课
新华社记者李亚彪 陆志艮 张遥
对于收购国际第三大电脑横机制造商瑞士斯坦格集团,浙江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平范显然十分满意。
慈星公司通过收购斯坦格集团,获得了技术的转移,同时借助了斯坦格的品牌影响力开辟了国际销售渠道。即使如此,孙平范仍然认为,海外并购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企业间的互补性,选对方向,而不能为了并购而并购。
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海外并购这条路对于每一家有过“走出去”经历的中国企业来说都并非坦途,因而不是所有企业家都能有像孙平范这样有一个好心情。海外并购市场中正刮起“中国风”,无论成功抑或遭受挫折的中国企业,都需要从海外并购的得与失中有所获益。
《浙商》杂志提供的一份2011年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十大案例榜单显示,海航集团以超过3亿欧元收购西班牙NH连锁酒店部分股份,富丽达集团对加拿大纽西尔的收购、美的电器并购开利拉美空调业务,都在国际上令人印象深刻。
同这些大手笔相比,宁波民营企业一舟集团收购德国威运高集团部分股权虽然只花费了1000万欧元,但这家上世纪90年代初才成立的企业,却成为1920年就诞生的欧洲著名通信连接产品商的“大老板”,不能不让业界对于通过并购实现“走出去”信心倍增。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步伐就开始提速。经济学家辜胜阻引用数据表示,2009年是全球金融危机最深重的一年,在全球的跨国并购下降56%的情况下,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却同比增长了90%。
浙江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认为,五年甚至更多年前,外资到中国并购企业的案例还比较多,而今天并购方似乎发生了角色互换。
“尽管今年还没有出现像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那样重大的案例,但可以看得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所覆盖的产业分布更广,从原来的制造业、矿业收购到开始出现类似于酒店那样的服务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浙商》传媒董事长朱仁华说。
朱仁华指出,有一些国际并购专家认为,现在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最完美时刻,欧债与美债危机带来的低价位,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大的机会。“不过还是要看合适的时机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他说。
光明集团今年初对法国优诺酸奶收购的失利,就是朱仁华这一判断背后的重要案例。事实上,光明集团的海外并购之路一直坎坷,2010年对澳大利亚最大粗糖生产商的收购,就在竞价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仍然花落他家。此后,光明集团对英国联合饼干公司、美国维生素零售商健安喜的海外并购也告失败,只有对新西兰信联乳业有限公司51%股份的收购取得了成功。
光明集团的并不是个例。德勤中国客户与市场战略主管合伙人陈建明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有三分之二的并购案例是不成功的。
从2008年以来,国际性的金融危机并未间断,不少境外公司市值下滑为中国企业带来了收购“便宜货”的理由,而陈建明则提醒不要“买错了”。
“‘买错了’意思是指收购方买了不需要或不该买的东西,这时的并购成为一种冲动。”陈建明说。
陈建明引用的一个例子就是,国内曾有一家主营业务为瞄准器和望远镜镜头的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收购了一家德国生产手机镜头的企业,而两家企业的业务完全不相干,收购方完全没有思考过拿到这家欧洲企业要做什么。
“除了资产、人力、品牌的整合之外,文化整合是企业海外并购遇到的最大困难。”辜胜阻说,“很多企业并购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文化的整合。”(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