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4|回复: 0

慰问困难群众,要“慰”更要“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7 09: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慰问困难群众,要“慰”更要“问”

慰问困难群众,要“慰”更要“问”



    岁末年初,全国多地面向困难群众的慰问活动陆续展开,其“流程”和往年大同小异:先让基层单位选好“困难典型”,相关领导随后如“赶场子”般奔波于慰问对象之间,就连慰问品基本都是“标配”:一袋米或面,一桶油,一笔慰问金,常常还有来自新闻媒体的“长枪短炮”作为“佐料”。对此网友调侃:“握手递上米和面,寒暄拍照展笑颜。三五分钟走一户,群众说啥没听见。”

    平心而论,岁末年初的慰问活动,对解决群众困难、密切干群关系,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笔者认为,慰问活动不仅需要领导亲力亲为送上慰问金、慰问品,更需要他们在面对面、心贴心的“问”中,发现群众的实际困难,进而为“精准帮扶”打下基础。

    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即使是困难群体,利益诉求也日益多元化,对每个家庭、个人而言,致贫原因各不相同,脱贫所需的“抓手”也自然千差万别:家庭成员长年患病的,往往期待基层医疗环境的全面改善;有多个孩子读书的,往往希望助学、奖学制度更好覆盖;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往往期盼更好的技术、信息服务,等等。所有这些要求,都需要领导俯下身去,真正和困难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在在嘘寒问暖中,切实了解到每个家庭、每位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更为精准的帮扶。

    此外,对许多困难群众而言,除了物质上的帮扶,精神方面的关爱同样必不可少。很多人真正需要的,常常不是一袋米、一桶油,而是平等的对话,真诚的沟通。这更需要相关领导通过推心置腹的“问”,打开群众心扉,让他们在畅所欲言中,切身感受到来自政府、社会的温暖。

    慰问困难群众,要“慰”更要“问”,小小一个“问”,其实有“大学问”。笔者以为,把握“问”的学问,光靠领导岁末年初深入群众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好地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对困难群众的具体困难与诉求,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查记录、分析归类,并逐步建立、完善与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对接、共享机制。只有当信息、资源的壁垒被真正打破,扶危济困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精准化,困难群众自我脱贫的能力才有可能得到质的提升。
   来源: 新华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7 04: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