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企业带来了商机,除了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领域,记者前段时间随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车队采访时发现,随着沿线国家之间互联互通的程度将不断提升,已经有不少人看到了这一倡议对其他领域的带动发展,刚30岁出头的海外华人石琴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海外华人,利用我们的语言、双重文化背景、资源网络这些优势,响应融入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去,是时代给予的机会。这也是我下定决心在德国创业的原因。”石琴在接受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车队采访时告诉记者,她目前的全部生活基本都围绕“创融”国际工业与文化创意项目交流投资平台,从迅速增长的国际间交流需求中寻找合作机会。
如何定义这个平台?石琴的解释是从“创意汇聚,跨域融合”这样一个角度找寻工业与文化的结合点,聚焦创意项目,整合跨国投资资源,主要集中在工业设计创新。
去年年底,石琴和她的团队完成了对三千多家各行业中国出口企业以及国外品牌商的抽样调查,他们的调查主要想验证一个问题——中国企业的设计创新意识是否已经彻底觉醒?调查结果显示,国内不少企业已经有与国外设计师以及品牌合作的需求,而同时国外品牌也都在探索更高效地进入中国,探索从设计到销售本土化运营的方式。
“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已经关注到中国很多中小出口企业产品由于成本上升在国际舞台上开始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迫在眉睫。”石琴告诉记者,多年前她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读书期间就在各大展会担任翻译,中国企业在展会上很受欢迎,最近几年,属于中国企业的展位大量减少。
“中国消费者疯狂地购买进口商品,展会上一家又一家国外品牌商摩拳擦掌要进入中国,如果你亲临展会,你会觉得心惊肉跳。”在石琴看来,打造国产的国际品牌,提高设计创新能力可能是唯一的办法。
石琴告诉记者,目前,她们正在跟拥有近百人的设计师团队深圳炎睿文化传媒(创意)有限公司合作,这家公司同时在德国成立了佑见艺术与工艺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开始在设计领域拓展,除了将欧洲的油画、壁挂、家具、饰品、灯饰、家居等软装产品和装修设计引进国内,也帮助国内的企业设计出更适合欧洲消费者的产品,帮助中国企业摸准欧洲市场的脉搏。
“在‘一带一路’这一倡议的带动下,我相信彼此之间更为密集的交流能够促进世界读懂中国。除了工业设计领域,在影视作品进出口、音乐教育、艺术品收藏等领域有着广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相信平台前景可观。”石琴说。
根据 新华社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