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向南驱车40公里,来到一处工业园区,偌大红色广告牌上书写着“东方工业园”几个巨大汉字,顿时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气息。这里是中国企业在埃塞投资的工业园,园内扎根着30多家来自中国的服装、建材等企业。
在工业园区内一家名为华坚的制鞋企业,上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并排运行着数条生产线,上千埃塞工人在流水线上娴熟操作,从鞋面、鞋底制作到成品,一双鞋子所需的40多道工序全靠当地工人完成。
22岁的泽里洪·格梅丘来自附近村庄,在流水线上已经工作两年有余,月工资超过1000比尔(约合306元人民币)。如果没有中国公司在埃塞投资建厂,他很可能现在还处在失业状态。
鞋厂助理工程师谭军介绍说,鞋厂有当地员工3000多名,工人的月工资收入为1000比尔到1500比尔。
近年来,埃塞政府推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政策,劳动力文化素质有所提升,这是中国企业与其进行产能合作必需的条件。
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当地员工很容易在工厂里获得管理职位。特肖梅大学毕业后已在鞋厂工作4年多,月工资4000多比尔。凭借较为流利的英语和当地的阿姆哈拉语,特肖梅成为了中方管理人员和埃塞本土员工之间的沟通桥梁。
中国企业看中的不仅是埃塞等非洲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其较为丰富和廉价的原材料也为中国企业发展节约了大量成本。
埃塞地处东非高原,有着“东非水塔”的美誉,水草肥美,人均家畜占有量位居世界前列,能够为制鞋、制衣企业提供较为充裕且质优价廉的皮革原料。
谭军说,鞋厂周围有不少皮革生产厂,其中一些由印度人投资建设,鞋厂所需的皮革很容易在当地采购。
生产线的机器隆隆作响。一双双高跟鞋、平底鞋、长筒靴经过道道工序制成,然后包装、入库,等待运往欧洲或美洲大陆。
据谭军介绍,鞋厂接受欧美企业订单进行贴牌生产,一天最多可生产8000双鞋,这些成品通过公司内部的大型货车,从埃塞运输到吉布提港口,再以海运方式运往欧美。
“以后的运输会大力借助中国修建的从埃塞首都到吉布提港口的铁路,这将使从鞋子发货到抵达港口的时间由以往的两天缩短为8小时,大大节约运输成本,”谭军说。
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基础设施建设,非洲一些国家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铁路网、公路网正不断延伸,电力保障日趋稳定,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兴业,有力推动了非洲国家工业化进程。
在埃塞东方工业园,进驻中国企业达64家,其中投产企业31家,实际投资总金额2.2亿美元,解决当地8000多人就业。
采访结束后,在返回亚的斯亚贝巴的路旁,当地传统作物青黄相间,远远望去如同波浪在白云下翻滚,一处处拔地而起的厂房与农田交相辉映。埃塞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内陆国家,但它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所展现出的生机和活力,超出了很多人想象。这其中,与中国进行产能合作为其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亚非两大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全球四分之三人口的共同家园。半个世纪以来,从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到“金砖五国”、“二十国集团”,亚非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借助资本和技术的全球性流动、产业和贸易的全球性拓展等有利条件,实现经济实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从发展区域的角度来看,亚洲和非洲越来越成为全球发展经济学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因为亚非拥有庞大的人口(见图1)以及贫困人口,也因为亚洲经济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与非洲经济的步履维艰形成了鲜明对比,且亚洲经济发展模式也可能为非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大可借鉴的经验范本。
与此同时,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正向的人口变动趋势以及近期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亚非预计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引领着全球人口的增长。
需要说明的是,亚非两洲因国家众多、情况各异而使得仅仅从其高度概括的地区总量数据信息中分析得出的结论难免有失偏颇。为此,本文在综合考虑重要性、多元性及数据可得性等因素的前提下,选取亚洲三巨头(中国、印度和日本)、南非以及埃及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也许,很多人都难以相信下列事实:
-1970年,亚洲的名义GDP总量约为非洲的5倍多;而如今两大洲的差距已经翻番,亚洲名义GDP已为非洲的10倍;
-1970年,非洲人均名义GDP与亚洲相近,且为同时期中国的两倍;如今非洲的人均名义GDP不到中国人均名义GDP的30%;中国与非洲的名义GDP在1970年旗鼓相当,而今天中国的GDP已为非洲的5倍;
-同时,印度与非洲的名义GDP总量差距从1970年的近50% 缩小到如今的近20%;
- 在人均期望寿命方面,1960年,埃及和南非的人均寿命均长于中国和印度,而如今,中国人均寿命分别相较于埃及长5年,比南非长20年;南非与日本的人均寿命差距也从1970年的19年扩大到如今的27年。
南非作为非洲较为发达的国家尚且如此,可想而知非洲其他国家与亚洲各国在人均寿命上的差距将更大。
亚非之间的差距不仅说明了亚洲在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也预示着非洲发展的无限可能。
近年来,各国学者对亚洲经济腾飞背后的关键因素以及对于非洲的可借鉴之处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除了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安全、稳定因素等)外,与世界的互联互通程度也是造成亚非两地区巨大经济分化的诱因,而其中,贸易、技术和金融的联通显得非常关键。
非洲贸易总量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自1948年起出现显著下滑。具体来看,非洲进口占全球进口总额比例从1948年的7.3%降至2014年的3%,出口占比从1948年的8.06%降至2014年的3.44%,这代表着非洲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以及与世界连通性上的衰退。
与之相反的是,亚洲在世界贸易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1948年,亚洲的全球进出口占比仅为13%和8%;2014年,亚洲的全球进出口占比均上升为32%。且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都已成功地实施出口拉动型经济发展战略。
尽管亚非总体的科技相关数据并不充分,但本文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国家的网络普及率数据(网络用户占总人口比例)进行分析。从图4中可以清晰看出,各国网络发展分化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因在网络普及上起步较晚,直至2009年才赶上世界水平,但经过5年多的快速发展,如今中国人口上网普及率已超过50%,远超同时期世界平均水平(41%)。
除此之外,南非在经过不断的努力后网络普及率已逐步赶上中国;埃及互联网同样发展迅猛,虽然到了2014年其网络普及率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已赶超印度。
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近些年移动技术也开始代替互联网技术逐渐崭露头角。对于“后来者”的非洲而言,这或许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
因为新技术本身的破坏性和调节作用可以使得世界更加平坦,这也意味着非洲可以在推行移动技术普及的过程中直接淘汰许多落后过时的技术,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而这也许是非洲首次可以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一样与世界进行畅通无阻的联通。
技术和金融被认为是支持国家和公司持续发展的两大支柱,而金融系统的普惠性又被看作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和金融如何赋能人民从而使他们的国家实现经济繁荣及社会正义水平的有效指标。
以每100人(15岁及其以上成年人)拥有的银行账户和信用卡数量衡量,中国和南非的金融普惠性指数遥遥领先,印度明显低于前两者,而埃及排名最末远远落后。可以这么说,放弃建立正式的金融体系就是主动放弃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会限制政府刺激创业、扩大税收基础的能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可以参考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国际上多称为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这一得益于大数据和云计算而产生的技术与金融结合的产物。互联网技术领域的突破发展,诸如区块链技术的兴起,颠覆性地改造了金融服务业,这或将可以帮助亚非有机会同发达国家一样实现金融的普惠化和公平化。
具体来说,由于传统金融机构工作效率有限,无法满足大量长尾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而现如今,互联网金融的成本效应以及分散经营模式让这部分长尾客户可以公平、快捷地享受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以中国为例,中国目前的金融呈现出传统金融体系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却在国际上较为领先的态势,这样的一种发展现状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思考。
正是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尚未形成强大的传统金融业,反而为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创新金融提供了发展的肥沃土壤,有些已经在这个领域领先了。
虽然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拖累了部分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但与其他地区相比,非洲的发展潜力依然被许多机构看好,标准银行集团就是其中一家。
标准银行集团亚洲区主管、标准银行投资咨询亚洲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高非(FrancoisGamet)于2016年10月21日表示,作为在非洲从业超过150年的机构,标准银行对非洲市场非常熟悉,其看好非洲经济的发展潜力,并认为中非合作将继续深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16年经济增速的最新预计为1.4%。对此,IMF给出的理由是大宗商品出口国,特别是石油出口国遇到的经济困境尤其严重。不过,IMF认为,该地区经济活动未来将有可能温和回升。同时,另有19个非洲国家的增速依然健康,包括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塞内加尔和坦桑尼亚等。IMF预计这些国家2016年的经济增速将达到6%甚至更高。
标准银行投资咨询亚洲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倪杰瑞(JeremyStevens)认为,非洲国家的状况不尽相同,虽然一些国家增速下滑,但仍有国家经济潜力巨大。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非洲国家的恢复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数据显示,新世纪以来,非洲经济增长明显加速,目前经济总量达到2.5万亿美元,人口接近12亿,人口结构中年轻人占了60%多,有3.7亿人口进入中产阶层。这些都为中非合作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倪杰瑞认为,非洲地区庞大的劳动人口数量、中产阶级崛起、城镇化发展提速、农业发展需求增强为中非合作创造了机遇。非洲可以成为中国出口产品的重要目的地、中国企业投资的重要地区、工程项目承包的重要市场。
提及非洲,中国投资者往往认为投资风险较大。对此,高非认为,不要过分夸大非洲的风险。“无论在哪个市场,对外投资都有风险。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非洲同欧美一样是开放的市场,而且与欧美相比,中国投资者在非洲遇到的地缘政治因素更少一些。”
他举了个例子,一家来自澳大利亚的矿业企业在莫桑比克有大量投资,该企业的一位高管曾经表示,与在非洲投资的风险相比,澳大利亚投资的监管风险可能更大。
高非认为,目前非洲市场至少可以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四大机遇:一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周期性带来的并购机遇;二是人民币在非洲的接受程度高带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提速机遇;三是欧美企业因经济增长放缓而在非洲留下的市场机遇;四是非洲经济发展为中国投资者转换身份创造的机遇。“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项目承包商转变为投资者或企业的股东,目前中国赴非投资的55%来自民营企业。”高非认为,包括零售业、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都可以在非洲找到合适的项目。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中国以及许多其他亚洲国家正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亚洲目前是世界上地缘政治军事紧张形势最危险的“热点”地区,正面临痛失非常需要的“地区内部和谐”的风险。我们必须时刻铭记,亚洲取得的经济增长离不开过去几十年间和平稳定的大环境。
因此,无论是对于亚洲还是非洲而言,都必须深刻认识到维持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前提,其重要性甚至超过技术、贸易和金融的发展。亚非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蓬勃发展,中、印、日对此的更多关注也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关系持续向好。
需要指出的是,在投资方面,虽然日本先于中国在非洲进行投资,但中国明显后来居上:目前中国对非投资累计达到320亿美元,是日本对非投资总额的三倍。
在贸易方面,中国在过去20年间对非出口总额翻了4倍,2014年和2015年每年出口额均超过1000亿美元;同期进口额翻了5倍。而相比之下,日本对非贸易表现显然逊色不少,据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日本2014年累计进出口总额仅为270亿美元。
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涵盖亚欧,深入非洲,而“一带一路”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贸易、投资、基础设施、技术和民众之间的互联互通。这需要进一步加强亚洲各国内部凝聚力,也要进一步加强欧亚、亚非的地区间联系。
因此,为支持和鼓励多样化的发展途径,中国领头创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和金砖银行以鼓励基础设施发展;为进一步推进亚非友好合作伙伴关系,金砖银行在南非也专门了设立区域办事处。
当然,中国在积极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同时也难免受到一些国际方面的误解、质问甚至是竞争,后者虽可能是无心插花,但仍有利于非洲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战略体现了中国发展区域间、区域内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美好愿景,亚投行的建立正是为推行“一带一路”助力。
所有这些举措都将最终推进包括美国、日本、印度在内的世界各国及各地区提高对建立与非洲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关注;而全世界,尤其是非洲也都应该欢迎并将受益于更多更紧密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根据中国经济网、MBA中国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