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零售业峰会暨“一带一路”国际零售业论坛在纽约召开,这是中美两国零售商的一次体验会,会议内容聚焦线上零售、实体店运营、零售科技这三大热点。与会者普遍认为,中美两国零售业合作前景广阔,相关领域双向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在中美经贸交往中所佔比重将持续上升。
美国中国总商会会长徐辰指出,随着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其投资重点也开始从传统的房地产等行业转向零售业、物流业等领域,这对于中美两国间的贸易往来十分有益,同时也将促进两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参贊周善青在致辞中指出,零售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双向引领作用。目前,中美两国的零售业,尤其是实体零售业,都面临着各种新兴业态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次峰会聚焦双方在零售物流领域的合作,恰逢其时。
周善青说,中美两国零售业在市场、政策、消费者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美国零售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管理先进,体系完善,希望中国的企业家能够系统、深入地考察研究美国零售业的发展,认真学习借鉴美方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同时也希望美国的企业家能够抓住中国居民消费持续平稳增长、新业态发展迅速,传统零售行业寻求转型升级等机遇,与中国企业家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打好基础。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零售业市场的迅速壮大,中国的零售商也在更为积极地寻求境外投资与合作的机会。据介绍,2015年中国赴美直接投资达到了157亿美元,今年仅上半年就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数据,达到184亿美元,并且这个速度还在增长。与此同时,近年来赴美投资的中国民企,尤其是中小企业队伍正在迅速壮大。2015年,中国赴美投资企业中,民企佔到84%。今年依然保持在这个水平上,而这其中,零售业所佔比重正在不断提升。
中美与会者都认为,线下零售不会完全被线上消费所取代,零售业不会“被消失”。相反,零售业者如果能够重新创新,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将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发展空间和前景仍然很广阔。尤其是零售业在社交、休闲、娱乐、时尚、展示和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的功能,是不可能被线上消费所代替。
纽约潮流趋势预测公司多尼戈尔集团副总裁罗伯托.拉莫斯认为,创新与智慧的结合,将加速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国际品牌。他表示对中国的零售业市场充满信心,也希望中国的零售产商能提升品牌创新能力。他相信中国在未来五到十年能建立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
在美国,电子商务(以下称电商)、电视购物(以下称电购)、实体店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竞争关系,每种渠道都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比如“黑色星期五”期间,美国的实体店往往可以唱主角,其价格优势一点儿也不亚于电商。
美国零售业何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我认为,不仅是因为其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同时也是长期市场化运作的结果。在美国,每一个细分领域都会根据消费力做区隔,有满足高、中、低不同消费者的专门店铺;有的还会在产品生命周期上细分,比如同样是衣服,快速时尚消费和经久耐用的品类在各自的特征上十分鲜明。
那么,中美零售业的差别究竟有多大?用电购这个具体的业态来做比较分析是最形象不过了。美国的电购通常都是理性的面孔,内容没有夸张、渲染;无论是专业的购物频道,还是穿插于其他频道的电视购物广告短片,风格都是统一的。美国电购能做到规范而不令人反感,首要原因是监管到位。其实,电购并不在于是以什么形式出现,而是在于它到底是否接受监管,是否能保证诚信。其次,西方人的文化习惯也决定了美国电购要重视诚信体验和理性制作。但中国消费者目前大多还具有冲动消费的特征,这与市场环境和东方人感性的文化心理都有关系。比如,美国电购在节目开始10分钟时就会有购买电话进来,但国内的电购往往前15分钟一个电话都接不到,到30分钟时通常进入进线高峰期,到40分钟时又一下子跌入低谷。可以说,如果现在中国的电购企业完全照搬美国的“理性”模式,往往在销售业绩上会吃亏。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中美商业零售也必然会有不同的命运。
美国的市场化经过了百年的不断摸索、完善,最终达到了标准化的理性商业模式,并将科学精神运用于产业体制和各项规定中。但中国的不少零售业态尚处于秩序重建的阶段。还是以电购为例。虽然卫视购物的空间被有关政策压缩,但国内相关的政策扶持还有待继续加强。目前这个行业远没有达到良性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独家产品少,受众的忠诚度较低。要改变现状,首先需要政府厘清界限,对于不同类别的购物平台有不同的区隔,也便于消费者辨识。另外,美国对于许多零售领域的规则设定是无门槛的,比如电购企业是不存在所谓的“牌照方”的,设定牌照方意味着是有限竞争。电购频道在美国各地方落地也没有过高的成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压力。
当然,每个市场都是从混乱无序到有序,再到良性发展。中国零售业要追赶,时间是个杠杆,一些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无法跨越的。
不过,美国零售业也面临自己的困境。比如各零售业种的竞争已经非常有限,大多被几大巨头把控,新企业的机会很少。新兴零售渠道的增长速度比起中国也有限。
中国零售企业的巨大机会将在未来3到5年的重建秩序期到来。最重要的信号就是相关政策规划已经在进程中。比如今年商务部向公众发布了《无店铺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要给“大零售”一个明确的管理思路,囊括电视购物、广播购物、网络购物、报刊购物、电话购物、手机移动购物、自动售货机等每个领域。
根据大公网、 华夏时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