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21|回复: 0

提升“一带一路”农业合作水平,携手抵御粮食危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 08: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受俄乌冲突、新冠疫情、部分国家禁止小麦出口等因素影响,世界粮食安全遭遇重大挑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发出警告,人类或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中国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同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途径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农业和食品加工技术,为他们的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积极发挥自身在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等领域的优势,一方面鼓励企业“走出去”,培育了一批在海外开展种植、养殖、深加工等产业的企业;另一方面积极培养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让他们将中国先进的农业、食品加工等技术带回国,推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帮助发展中国家也将饭碗端得更稳。

老牌农场造福“高山之国”

在被称为“高山之国”的塔吉克斯坦,距离首都杜尚别70多公里的塔中农业合作示范区内,3000多亩小麦即将迎来丰收。这是老牌国有农场河南黄泛区农场在异国租种的第一块土地。

塔中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楚文杰说,他们在这里租种了13000亩土地,均为灌溉土地,主要种植棉花、小麦和玉米。“去年我们小麦产量是每公顷5700公斤以上,普遍高于当地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这些小麦都被加工成种子,销售到塔吉克斯坦各地。”

河南黄泛区农场地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黄河因战争决堤、泛滥造成的大面积区域。在三代农垦人的努力下,10万亩盐碱地已变成沃土良田。

随着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黄泛区土地不需要那么多人来耕种了。黄泛区农场境外投资部主任翟金中说,农场现有的10万亩耕地难以负担3万多职工的生活,急需寻找新增长点。十几年前,农场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先后赴非洲的纳米比亚、乌干达和东南亚的柬埔寨、缅甸等国家考察。最后,2013年,农场在塔吉克斯坦找到了适宜投资的土地,开始建设塔中农业合作示范区。

目前,黄泛区农场已在塔吉克斯坦投资2.6亿元,并一直把农业科研作为重点,持续加大农作物品种研发、繁育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已研发繁育推广小麦、棉花、玉米新品种20个,为塔吉克斯坦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作出了显著贡献。塔中农业开发公司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膜下滴灌、农机农艺等农业新技术,在塔种植的农作物平均产量均大幅高于当地水平,还创造了当地农业生产的最高纪录。

“我们刚来这里时,当地农民基本上都是一年种一季小麦或棉花,小麦种完就不再种了,因为再种玉米的话,产量特别低,投入不划算。根本原因还是种植技术和基础设施不行。”楚文杰说,“我们引进了滴灌等先进农业技术,实现了播种、打药和收割的全程机械化,再加上种子质量好和田间管理水平高,所以产量就高,能实现‘一年两熟’。”

现在,示范区“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已非常成熟,带动了当地部分农民和示范区合作,使用中国种子、技术以及大型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推动了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除了种植和育种,公司还建起了中亚地区最大的棉花加工厂,生产的棉花主要出口到伊朗和土耳其。

目前,示范区除了十几名中方管理人员外,其他工作人员均为当地居民,其中长期工50多人,短期工每年数千人次,仅棉花采摘季就需要1000多人,促进了当地就业。此外,示范区还安排部分长期工到黄泛区农场考察和参加培训,现在他们已成为示范区的骨干力量。

示范区所在地的塔吉克亚湾区政府为表彰其在农业发展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授予塔中农业开发公司“国家独立日”奖状以及经济发展贡献奖。

引领“亚洲之星”农场复兴

面积5.67平方公里的吉尔吉斯斯坦养殖场“亚洲之星”在苏联解体后逐渐没落,最终濒临破产。2011年,河南贵友集团全资收购了这家企业,将其打造成为一个中吉农业产业合作区,目前已有多家中国农企入驻。

贵友集团副总经理刘俊永告诉记者,他们进驻“亚洲之星”时,这个农场几乎处于废弃状态。他们首先对土地、功能区、道路进行了规划,然后对水网、道路、热力、电信、厂房、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

经过多年持续的投入和改造,贵友集团在“亚洲之星”建成了集种植、育种、养殖、屠宰加工、饲料加工、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刘俊永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企想到中亚地区投资,但却缺乏信息和平台,于是公司成立了帮助中国农企投资吉尔吉斯斯坦的合作平台,目前已有超过8家企业入驻。“‘一带一路’倡议就像催化剂一样推动着中国企业到中亚寻觅合作机会。”

目前,“亚洲之星”的种植以玉米为主,主要用来育种并销售给当地农户。养殖业主要是养鸡和牛,也以在当地销售为主。

2019年,吉尔吉斯斯坦投资促进和保护署与“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同意将合作区作为重点推动项目,给予更多优惠措施和政策支持。双方同意共同推广和升级吉中“亚洲之星”自由贸易区项目。

除了在当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外,贵友集团还邀请农场雇用的当地工人到中国考察学习。2018年11月,时年39岁的马里克获得了这一机会。他们一行30人在河南濮阳市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学习农业技术,参观“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园以及位于河南商丘市的贵友集团。

“合作区引进了优良的种子和先进的技术、机械,玉米的产量提升了一倍;还雇用了大量工人,为当地的就业作出贡献。”马里克说。

同样参加了此次培训的一名吉尔吉斯斯坦官员说,该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农田稀少,因此更需要中国精耕细作的理念和技术,比如大棚和滴灌技术以及深加工技术,希望在这些方面能与中国加深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专家扎兹古尔说,感谢中国邀请他们来学习,他们考察了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等产业,感到很有帮助。

漂洋过海学习中国技术

近年来,中国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培训力度,涉及种植业管理、食用菌技术、农机技术、动物疫病防控等领域,以增强这些国家的“造血”能力,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苏丹青年沙一杜是一名漂洋过海来中国求学的博士研究生。

苏丹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87年,沙一杜出生在苏丹一个中等城市辛纳市的农村。大学毕业后,他到辛纳市卫生局工作了3年。2015年,他获得了到兰州理工大学留学的机会,享受全额奖学金。拿到硕士学位回辛纳市工作一年后,他又来到河南工业大学就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河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郑州粮食学院,该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沙一杜给我的印象是沉稳而好学。2019年刚来的时候,实验对他来说很困难,许多仪器都不会用,”沙一杜的导师郑学玲教授评价道,“他很认真,一点一点地学,积极向老师和同学们求教,很快就赶上来了。”

按照计划,沙一杜将在明年毕业,现在正忙着写博士论文。当记者跟沙一杜约采访时,他只有中午和晚上有空,其他时间都在做实验。

他的研究课题是高粱发酵等方面的技术,因为高粱是苏丹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非常感谢老师们支持我做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感谢中国政府给我留学的机会。”沙一杜说,“毕业以后,我想回国继续从事食品科学的研究,希望我的研究能转化为实用的技术,生产出更好的食品。”

与沙一杜一样,津巴布韦人瑞沃德也在河南工业大学攻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我来中国留学,首先是因为津中关系很好,双方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其次是中国有着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并愿意与发展中国家分享。”瑞沃德说。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显著促进了中国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推动了沿线国家的农业发展。但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叠加俄乌冲突火上浇油的形势下,全球粮食供求结构严重失衡,粮食价格屡创新高,全球粮食安全风险节节攀升。“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沿线国家农业发展的同时,将在保障粮食贸易畅通、促进粮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方面成绩显著。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经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86个沿线共建国家签署了农渔业合作协议,与其中一半以上的国家就农业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工作机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累计投资的农业项目已经超过820个,投资存量超过170亿美元,仅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农业贸易总额就达到957.9亿美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农业贸易、农业技术、农业人才交流等达成了广泛的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巩固沿线国家粮食安全、化解全球贫困也做出了突出贡献。首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显著扩大了沿线农业贸易规模,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规模持续攀升,占比超过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中2021年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农产品3265.5亿元,同比增长26.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还显著促进了农业产量的增加。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近1100名农业专家和技术员,占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国别数量的47%,占南南合作派出总人数的60%。这些人员大部分被派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了相关国家的农业生产发展。例如在东帝汶推广中国的杂交水稻已经超过2000公顷,每公顷产量由2010年的3.5吨提升至目前的5-7吨,成果丰硕。

其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援助有效提升了区域粮食生产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在“一带一路”沿线搭建的农业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了沿线农业合作和对外农业援助,在农业技术、农业物资等方面提供的大量支持,直接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能力和稳产高产能力。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蝗虫灾害,中国向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等沿线发展中国家援助马拉硫磷农药400余吨、背负式机动喷雾机2000余台、手持超低量喷雾机3500余台,以及防护服、面罩和手套各4000套,充分践行了“一带一路”倡议民心相通的理念。截至2021年底,中国专家在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农田水利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向沿线多个国家示范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近10万当地农民接受了实践培训,超过100万小农从中受益。

再次,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带动了地区就业和脱贫,增强了区域贫困人口获取粮食和应对粮食危机的能力。世界银行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一带一路”倡议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帮助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成为人类的“减贫之路”“增长之路”和“共同进步与繁荣之路”。美国麦肯锡公司和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报告分别表明,中国在非洲的企业89%和85%的雇员实现了本地化,有效带动了本地人口脱贫,直接增强了沿线国家和地区贫困人口应对粮食危机的能力。

在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联合冲击全球粮食安全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携手抵御粮食危机,缓解粮食安全挑战。具体而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往来和农业投资合作。加强沿线国家之间在农业科研、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等环节的合作交流,提高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农业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加强沿线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等问题上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沿线农业合作发展,缓解粮食安全危机的冲击。

借力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等“一带一路”专门性投资主体,持续扩大沿线农业投资。自2017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每年组织一次“10+10”银企对接活动,为“走出去”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交流平台;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对外农业合作贷款项目申报。同时,各类涉农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农业贸易与投资合作,为沿线地区农业发展与合作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中国同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橡胶生产合作,与苏丹、塔吉克斯坦等国共建农业合作示范区等都是合作典范。

第二,积极推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沿线国家之间的粮食援助,促进农业增产,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当前危机下,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与沿线国家共谋发展,共克难关,持续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农业技术、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援助,以及必要的粮食等生存物资,支持沿线国家实现农业独立自主发展。

例如,中国优质杂交水稻种子已输出到东南亚、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极大地提高了沿线高产水稻规模。2021年9月,中国政府宣布向阿富汗提供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粮食、越冬物资、疫苗和药品等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目前已完成6220吨粮食援助,其中第五批援助粮食已于4月23日分发给阿富汗困难群众。类似的粮食援助已经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常态化工作。

第三,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利益共同体,推动更高水平的农业及粮食合作。中国正积极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水平农业合作,努力推动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的“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农业合作项目,促进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和民生,确保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更具层次性、系统性、操作性,全面增强沿线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风险的能力。中国与俄罗斯、印度、以色列、土耳其等沿线国家开展了多维度的农业技术合作,与沿线多个国家共建农业示范区,国内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科研机构开展农业技术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农业技术创新。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19 20: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