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9|回复: 0

关于惊蛰那些有趣的民间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6 01: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这也标志着春季的第二个月的开始。关于“惊蛰”这个节气的名称有一段故事,其实“惊蛰”这个节气原来叫“启蛰”,只是在汉景帝时期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 “惊”字。后来到了唐代,“惊蛰”又改回以前的“启蛰”,但毕竟“惊蛰”用了这么多年,大家都已经习惯这个叫法了,所以沿用至今。

1.jpeg


这是一个富有动感的节气,时至惊蛰,万物复苏,也是农忙伊始的时节,农谚道:“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从古至今,惊蛰这个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比较重视的,因为它被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我们从很多古代诗句中也能看到惊蛰时期春耕忙碌的情景,如韦应物的《观田家》中头几句诗就描述得很详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惊蛰除了是春耕开始的日子,这时节也有很多民俗文化非常有趣。比如“惊蛰吃梨”这个习俗就非常有名。吃梨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但在惊蛰这个节气却有很多种寓意。比较出名的是惊蛰吃梨有“努力荣祖”之意,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是因为惊蛰这个时候季候较干,人们容易上火,口舌生疮,吃梨可以助益脾气。

除了“惊蛰吃梨”,民间还有“蒙鼓皮”“祭白虎”等习俗。为何要在惊蛰这天“蒙鼓皮”?这也和这个节气产生的原因有关,据中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之一《夏小正》记载:“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从中我们知道,惊蛰这个节气是跟雷声有关系的,而古代的人们认为雷产生的原因是雷神用锤子敲打天鼓产生的。所以选择在这一天蒙鼓皮是顺应天时,于是便有了惊蛰蒙鼓皮的习俗。

这里简单讲讲“祭白虎”,白虎是民间的是非之神,会在惊蛰这天出来“伤人”,人们为了不让白虎阻碍自己今年的前程的发展,就在惊蛰这天用肥猪的血去拜祭它(用纸绘制的白虎)。

惊蛰还有一个习俗是“惊蛰打虾蟆”,主要是集中在湖北天门、孝感一带的习俗,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习俗?很有趣的一点是,对于这里的习俗产生的原因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因为人们讨厌青蛙的叫声,而另一种解释则更为合理。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解释,打蛤蟆的习俗主要是和春耕有关,惊蛰是春耕开始的标志,也是农作物能否长好的关键,为何这个地区要在惊蛰打虾蟆,主要是因为“惊蛰喜寒,不闻蛙鸣则秧种不坏”。如果此时出现了青蛙叫,则表明气温升高,那么种的秧苗就会烂,收成便会受到影响,而打虾蟆则说明劳动人民是希望惊蛰的气温是低的,是对惊蛰种粮食顺利以及日后丰收的一种希冀。可见,每种农谚背后都有它实际的原因。

所以一个节气的背后,它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是很丰富的,很多看似简单的习俗其实往往和当地的农业、民生有着很深的联系,我们应该挖掘那些民俗背后的深意,别只是停留在表象而不思考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这样也能避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抵触情绪。当你真正弄明白了它深层次的原因,便会增进你对民俗文化的兴趣。(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资料来源:钟芳《文人笔下的惊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8 15: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