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一带一路”倡议步入第六个年头,它所带动的投资建设、传递的合作理念已逐步在沿线各个经济体落地开花。
“基础设施的落后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全球化需要‘修路’,中国倡导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实际上启动了一项为全球化‘修路’的基础工程。”在3月27日上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分论坛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燕生的一席话,道出了与会嘉宾的共识。
合作开放理念深化
践行六载,“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共赢理念,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各界的深深认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董事长金立群在论坛上阐释了他对“一带一路”理念的理解:“任何国家、任何投资者在任何地方做的项目,只要是促进全球和区域合作的,促进全球和区域和平与发展的,它就是‘一带一路’项目。”
这种开放、包容的理念也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我们坚持‘一带一路’合作的开放性,支持不同的发展伙伴来参与基础设施的长期融资。通过多边和双边的合作平台,鼓励多边开发机构和‘一带一路’国家做联合融资,也鼓励三方合作、多方合作。”中国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在论坛上指出,同时,鼓励私人部门的资本以一些创新的融资手段共同参与基础设施投资,比如PPP模式,也鼓励“一带一路”倡议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发展倡议对接,“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倡议。
开放的多边合作正逐步达成。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董事长祖布科夫表示,“一带一路”将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对经济配置产生极大影响。未来欧亚经济联盟将和“一带一路”进一步对接,并推动区域一体化。
紧密的合作需要更清晰、高质量的政策框架。据邹加怡介绍,财政部正致力于构建“一带一路”高标准发展的政策框架,与27个国家的财政部门一起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的指导原则。同时,和6家主要的多边开发银行,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通过这些政策框架,希望鼓励参与“一带一路”的各方能够遵循国际通行的规则,要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也要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
多手段创新融资渠道
资金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家开发银行副董事长兼行长郑之杰在论坛上建议,“一带一路”建设融资需求巨大,应搭建更加开放包容的融资平台,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国际资本、国有和私人资本等各类资本的优势,形成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合力。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开行已累计为600多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超过1900亿美元。截至2018年底,国开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余额为1090亿美元。
“鼓励思考一些创新的融资手段,动员更耐心的长期投资的资本,用更多的股权投资、PPP项目融资等方式,多渠道参与基础设施融资,而不是简单的借贷方式的融资。”邹加怡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定制化的融资产品组合。郑之杰说,要深入分析具体项目的实施环境、功能性质和现金流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融资模式和产品组合,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创新形成不同的融资模式,要做到一国一策、一事一策。
吸引资金的同时,还应加强风险防范。邹加怡指出,要完善项目的风险管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有投资就会有风险,关键是把风险管控在合理的限度内。
倡导绿色投资
据全球基础设施中心估计,到2040年全球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9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另据世界银行计算,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七成,且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身也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
满足需求和持续发展间的平衡必须找到。在此背景下,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下称“绿金委”)与英国伦敦金融城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机构,于2018年11月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议题纳入“一带一路”倡议,强化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推动“一带一路”投资的绿色化。
截至今年3月中旬,已有来自中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十余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签署了该原则。多家多边开发银行、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和专业服务机构也明确表示支持该原则。
绿金委主任马骏说:“负责原则落地的秘书处将事实上成为‘一带一路’的绿色投资者网络,该网络会通过最佳实践的交流,提高成员机构管理环境与社会风险的水平,同时在成员机构之间提供合作进行绿色投资的机会”。他认为,从长期看,绿色投资的风险小于棕色(污染性、高碳)投资,绿色投资回报率总体上也会好于棕色投资。
发挥各方优势
德意志银行“一带一路”办公室主管熊伟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外资金融机构在促进与发展“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方面是各有建树且相辅相成。由于与中方客户保有更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中资金融机构作为中方项目发起方的传统合作伙伴,在“一带一路”项目资源上更有优势。
此外,在多数情况下,凭借着庞大的信贷规模,中资金融机构一贯是“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的主力。
熊伟还说,外资金融机构则通常对项目业主及买方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积累了相对丰富的项目风险评估经验。此外,外资金融机构在境外融资结构设计、国际银团分销渠道,以及通过项目所在地经营网点提供贷后监控及附属金融服务方面有相对且互补的优势。
渣打集团首席行政总裁温拓思则以渣打为例称,作为一家商业机构,渣打关注盈利,看重在给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怎样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价值,而渣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当地客户保持着长期、坚固的合作关系。
畅通信息渠道
合作必须沟通,要实现这一目的,信息渠道的畅通至关重要。
熊伟表示,首先,要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和透明的“一带一路”项目沟通机制和平台,使得各类潜在投资者及借贷方适时获得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参与到项目投融资工作中,将有助于实现更加密切的国际合作及优化资源共享。
其次,持续推动“一带一路”主题的投融资机构间的交流,将更好地互通有无,促进行业信息共享。
第三,在相关部门引领下,形成“一带一路”最佳过往案例分享机制,将为全体市场参与者营造一个更为有效的交互环境。
根据 中国新闻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