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苗在人类战胜传染性疾病的进程中功不可没,疫苗接种率的下降会将自身和周围的人群置于患病的风险之中。每一针疫苗不仅为个人健康保驾护航,更是维持社会安定健康的重要保障。
为使公众能够进一步理解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接种疫苗的积极性,本报特别开设《“预防针”有问有答》栏目,邀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讲讲有关预防接种的那些事儿。
预防接种通过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即疫苗)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接种人痘来预防天花的国家。16世纪下半叶,我国已发明了种痘法,而且技术相当完善。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明了牛痘苗,揭开了人类对抗疾病划时代的篇章。随后,路易·巴斯德于19世纪末提出传染病的细菌学说,推动微生物和免疫预防,并成功研制狂犬病等疫苗。随着疫苗研发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人工减毒、灭活或基因工程等方法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疫苗,预防相应的传染病,并且形成了一整套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扩大免疫规划势在必行
最开始,预防接种工作重点在于儿童免疫。通过普及儿童疫苗接种,防止大量儿童因患疫苗针对传染病引起的残疾和死亡。1974年,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提出,在全球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简称EPI)。EPI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扩大预防接种的目标人群,提高接种率。二是要逐步推广使用安全、有效的新疫苗,扩大使用疫苗的种类。
通过预防接种,天花消灭,脊髓灰质炎也处在被消灭的边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预防接种每年避免250万~300万人死亡。1988年,超过125个国家和地区有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目前减少到只剩下两个,病例数从35万例到2018年的33例。2016年,全球麻疹死亡人数比2000年下降84%,美洲地区实现消除麻疹和消除风疹的目标。
我国通过实施预防接种,2000年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2006年后,连续13年无白喉病例报告;2018年,麻疹发病人数已不到4000例(发病率为0.28/10万);其他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与死亡亦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疫苗惠及人群不止儿童
我国虽然通过普及儿童免疫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防控取得很好的成绩,但青少年和成人疫苗接种工作尚未很好普及。2012年,WHO发布的《关于免疫的10个事实》中提到,免疫接种的效益越来越延伸到整个生命过程,包括青少年和成人,使其免受流感、脑膜炎和癌症等发生在成人期且致命疾病的威胁。
青少年和成年人较儿童抵抗疾病的能力强,但在某些情况下依然无法抵御病原体的侵袭,从而罹患疾病。在免疫空白人群中,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和含麻疹成分疫苗等。为预防宫颈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主要目标人群是9岁~14岁(性活跃期之前),次要人群为15岁~26岁的女性。
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退化,再加上容易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因此机体抵抗力偏弱。每年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很容易并发肺炎,引起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
在流感相关的超额死亡病例中,86%发生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肺炎链球菌感染是导致老年人生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这类人群很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预防接种存在四大挑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目前,公众需要准确理解扩大免疫规划的内涵,从以儿童常规免疫为重点转向全生命周期免疫服务。但转向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预防接种服务,目前仍存在四大挑战:缺乏整体规划、缺乏经费投入、缺乏客观认识和缺乏系统评估。需要从法律上进行保障,建立动态国家免疫规划调整机制,将更多使用效果好、财政可负担的第二类疫苗逐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依法接种可以做到预防疫苗针对性疾病。免疫规划的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大多传染性强且严重危害人群生命健康。依法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使个体产生抵御传染病的抗体,而且高接种率还可以产生群体免疫效果,建立保护屏障,使罹患传染病的概率大幅降低,因疫苗可预防疾病所造成的社会损失和家庭损失也会大幅减低。
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余文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