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3|回复: 0

便利店市场蓄势勃发,本土品牌便利蜂如何致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7 08: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个道理在商业领域同样适用。

日本向来被视作零售业的圣地麦加,因其惊人的便利店密度和无微不至的高质量服务享誉全球。7-11在行业内更是备受推崇,成了大家争相模仿的对象。
近年来,随着本土市场逐渐饱和,以7-11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正在积极谋求海外扩张,而蓄势待发的中国市场正是一片理想的新大陆。

今天的中国社会与十几年前的日本非常相似,人口老龄化加剧,小家庭比例增加,这些都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催生了对便捷性购物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小家庭对大规模集中采购的需求开始降低。而便利店这种小型零售业态,恰好完美承接了这些需求的变化。
在市场利好的驱动下,阿里、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线下便利店领域,比如京东就曾在2017年对外宣布将在5年内开出100万家线下便利店。
除了巨头,资本市场也不甘落后,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发生在便利店领域的投资不下70起,金额高达百亿元,盛况空前。
然而随着日系便利店的“入侵”,许多人不禁为本土便利店捏了一把汗。和身经百战,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神化的日系便利店相比,本土便利店品牌难免显得有些稚嫩。但这是否意味着本土便利店品牌就没有胜算呢?答案是否定的。
不可否认,日系便利店的成功有其内在逻辑,他们在企业管理和客户经营理念上都有很多可取之处。但零售说到底是一门关于“人”的生意,谁能更懂消费者谁就有机会赢得未来。

日系便利店的模式是建筑在其国土结构和国民意识的基础之上的。中国虽然在社会结构上与日本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依旧非常明显。而且中国幅员辽阔,文化构成复杂,即使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人群结构和消费需求也大相迥异。
这种背景下,即使是强大的日系便利店,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多少有些“水土不服”,这为本土便利店的发展打开了一道窗口。
但不可思议的是,很多本土便利店品牌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一味照搬日本模式。不仅店面设计、服务模式学习日本,商品结构也非常相似。以利润最高的鲜食为例,日系便利店中的鲜食以包装食品为主,但比起冰凉的包装食品,热餐显然更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本土便利店更懂中国人的胃

作为国内首家售卖热餐的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光有意识是不够的,因为热餐对于食材、口感和安全的要求更高,经营起来并不简单。
据便利蜂鲜食商品负责人赵鹏介绍,为了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热餐。便利蜂从日本采购了全套的生产线,制作热餐的鲜肉、蔬菜也都采购自中粮、顺鑫、福成五丰等一流企业。
热餐加工阶段,便利蜂用蒸汽锅替代传统炒锅,避免了食材受热不均导致的食品安全隐患。运输阶段,为保证加工好的食材安全配送至门店,便利蜂在其冷链物流车上安装了GPS和蓝牙温度计,可以在后台实时监控车内温度。系统发现异常后会自动报警,食材也会当即废弃或被门店拒收。
食材配送至门店后,店员会按照生产计划在万能蒸烤箱中复热。加热好的热餐将被存放在温水保温柜中,维持恒定温度。这样一来,无论你是第一个客人,还是最后一个客人,都能拿到同样温度的饭菜。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加工好的热餐4小时后仍未售出,便利蜂自主开发的鲜食PAD将发出警报,提示店员在摄像头下废弃。
赵鹏介绍,为了保证热餐口感,公司规定管理层每周周会时必须吃便利蜂的盒饭。“也就是说,顾客吃到的热菜,都是创始人庄辰超和管理层试吃后才上线售卖的”。
便利蜂对于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掌握不仅源于作为同胞的切身体会,更有大数据作为支撑。赵鹏介绍,便利蜂构建了一个由荤素、口味、配料、价格等因素组成的“热餐矩阵”,每家门店会根据自身的实时经营数据指导菜品上新。
事实上,热餐只是便利蜂数字化经营理念的一个缩影。便利蜂的所有布局都是都是围绕门店辐射区域高频用户行为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展开的。公司会根据数据分析产生的结果,及时调整第二批门店的经营策略。这种将消费行为完全数字化的做法,可以精准洞察人群的消费特征,及时发现消费趋势中的“苗头”和“火花”,把每一家门店打造得独一无二。
“可以说便利蜂的每家门店都是不同的。不光北京、上海的门店存在区别,即使同在北京,中关村的门店也和大兴区榆垡镇、京旺家园的门店截然不同。前者满足的是写字楼上班族的核心需求,而后两者更像是社区的商业补充,比如京旺家园的门店更像是小型的生活超市,为周边解决了缺乏水果蔬菜的难题。”赵鹏对雷锋网说道。

在这套方法论的支撑下,便利蜂发展非常迅速。过去两年里便利蜂门店量年均增长近10倍,已完成在华北、华东都市圈的初步布局,今年还将深耕两地,计划新开1000家门店,并做到“千店千面”,甚至“千时千面”。
赵鹏表示,未来便利蜂还将继续深化对消费者画像的洞察,它的终极目标是做一个大数据及算法驱动的便利店系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改良现有的零售模式。“一个好的便利店品牌,不能只关心门店颗粒度的运营,更应该专注用户颗粒度的运营,这样才能挖掘各种场景下的消费需求。”赵鹏对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说道。

日系便利店创新迟缓

大数据洞察只是零售业创新很窄的一个切面,过去两年里,在新零售浪潮的推动下,本土便利店品牌积极引进了许多新的技术。比如,便利蜂通过引进自助收银技术,已经彻底实现了收银台的无人化。
相比之下,日系便利店的创新显然有些落后。作为全世界最早创造二维码支付的国家,日本连移动支付都尚未普及,更别说无人收银了。这固然跟日本拥有成熟健全的信用卡付款系统、极度重视用户隐私有关,但也侧面反映了日本对于新技术的保守。
帷幄CEO叶生晅在去日本考察后就曾撰文指出,“日本企业对于新兴技术的引入过程之中,很多大型企业的业务流程较长,往往在3-6个月的周期,而且签署节点在5-10个,需要层层审批和讨论”。
而且日本企业普遍抱有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推进新零售的发展,在每一个节点上都非常艰难,而且有一个节点驳回,则又要修改方案,重新走流程。所以导致了科技创新推进整体进度的迟缓。
其实,日系便利店也正在尝试做出改变,此前多个日本便利店品牌宣布将逐渐扩大取消本土24小时营业的门店数量,同时开始引进自助收银系统。然而,科技变革很重要的一个点恰恰是“速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系便利店在创新速度上似乎很难追上以便利蜂为代表的本土便利店品牌。

来源:雷锋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0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