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充分发挥社科界理论和智力优势,为河南省加快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出谋划策,省社科联举办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加快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河南省开放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如何更好融入“一带一路”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抢抓高水平开放新机遇。与会专家指出,河南地处欧亚大陆桥东端,是“一带一路”的东方重要节点,在这方面既得天时,又得地利,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正当其时。我们要抓住机遇,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专家表示,“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打好“四张牌”的其中一张牌,就这方面来讲,河南要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要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加快构建高效信息网络体系;三要加强通道支点建设,进一步提升开放平台的优势和功能;四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创新要素开放合作。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摩擦前景不明,对河南省对外开放形成较大压力。与会专家表示,河南要稳住已经取得的成绩,力争取得新突破,必须深耕“一带一路”市场,提高融入“一带一路”的水平,这是河南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关键。一要争取在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方面实现突破,尽快解决“四条丝路”建设中面对的各种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四条丝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优势;二要着力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积极培育本土外贸龙头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发达省份的经济合作;三要聚焦自身优势,以市场机制为导向,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如打造智能军工品牌、引领高端农业种子工程、推动中医文化国际化等;四要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项目的吸引力。
强化基础通道平台建设。与会专家表示,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必须强基础、联通道、融文化、优环境,为扩大高水平开放打下坚实基础。要高质量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五区”建设,促进“五区”联动和优势叠加;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开放型经济的活力和动力;要加快“四条丝路”建设,进一步推进优势互补、四路协同,打造全面、立体的开放“高速通道”;要做大做强枢纽经济,大力推进枢纽设施、枢纽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把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要发挥中原文化的独特优势,完善文化交流平台,创新文化交流方式,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合作,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与会专家指出,内陆开放高地必然是产业集聚高地。河南省要紧抓全球产业重新布局和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全方位开放体系的机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传统产业强筋壮骨、高新产业聚势蝶变、现代服务提质增量为重点,建设郑州大都市区和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成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南北呼应、共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区域和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奋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是超前谋划打造EWTO郑州总部。与会专家指出,EWTO(世界电子贸易组织)作为一种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新组织,可以促进、组织和协调发展国际电子商务贸易的新业态新模式。郑州打造EWTO全球总部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先天优势。二是构建中俄科技创新高地。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专家建议,河南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尽快建立中俄国际科技合作创新示范区,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在推动中俄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强力助推河南经济强省建设。
除此之外,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河南视察指导,对河南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作为全省制造业五大主导产业之首,河南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已跃入全国第一方阵。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后,记者采访了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章法、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杜娟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他们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要求,让装备制造业成为河南融入“一带一路”的靓丽名片。
王杜娟首先分享了一个喜讯,就在全国两会前夕,中铁装备制造的两台土压平衡盾构机成功通过验收,正式交付日本西松建设公司,用于新加坡地铁6号环线C882项目。这是中铁装备首次与日本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也是中铁装备助力新加坡交通建设的又一力作。
近几年,中铁装备的“朋友圈”不断扩大。“2014年,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来到中铁装备。5年来,我们始终以‘三个转变’为目标,取得了一些成绩。”王杜娟激动地一一列举,“2016年我们一次性出口以色列6台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2017年成功出口迪拜两台直径11.05米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2018年不仅出口卡塔尔和阿尔及利亚,还抢滩欧洲核心区,连续接到了丹麦和法国的订单。”
创新是中铁装备融入“一带一路”、铸造“大国重器”的法宝,也是中铁装备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秘诀。王杜娟透露,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盾构机直径为17.6米,中铁装备正在做技术储备,有信心做到直径20米。
中信重工是洛阳老工业基地的龙头企业。俞章法代表说,作为中央国有企业,我们应当发挥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不断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提供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维保的一站式服务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主动担当起共建“一带一路”的“先遣队”和“探险者”的责任。
2018年10月,中信重工成功中标首钢秘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年度维保项目。这是该企业在南美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服务项目,实现了中信重工在国际化发展之路上的新突破。
另外,河南的旅游业也是一大看点。
新时代的河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省份,一如既往地敞开大门、拥抱世界,主动参与、积极推动中国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旅行中,我们遇到新的人,见证新的文化,开阔眼界、打开思想,认识到多姿多彩的世界。”在“一带一路”旅游城市市长峰会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祝善忠说,“让我们从河南走进中国,走进‘一带一路’。”
行走丝路:旅游助力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近500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该区域国际旅游总量占全球的70%。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说:“旅游从来不是孤立的,本身就是空间的流动,从来都是国际化贸易的直接体现。近年来,河南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买全球卖全球正在成为现实。”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跟踪的中国旅游发展预测显示,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和社会工业综合贡献超过1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特别顾问安妮塔·曼迪蕊塔说:“河南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中国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等五处世界文化遗产,对世界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势必带来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情满丝路:旅游促进人文交流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伴随签证便利、开通直飞航班及航线增加,旅游已从“奢侈品”变成生活幸福感的“日常品”。
世界旅游联盟主席段强说,出国游不再只有“新马泰”和“欧美澳”,中东、西亚、北非等原来的小众、冷门目的地,正向更多中国游客敞开大门,“最明显的变化是,我在巴黎转机的时候,看到巴黎机场的标志信息都是用3种语言:英语、法语、中文。”
河南游客如同古丝绸之路上的贸易驼队,带出去的不只是消费,文化的输出同样亮眼。“你能想象吗,在法国巴黎、美国檀香山,少林功夫、陈氏太极甚至濮阳杂技,都有许多狂热的追随者。在练习场馆里,放着中国古典音乐,所有人随节拍进行习练,对古老的中原大地充满向往。”中科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齐晓波说。
掘金丝路:旅游投资空间广阔
旅游正在成为一种跨地域、无国界、无障碍的社会化、普遍化消费行为,这也意味着旅游投资的空间和前景无限。
斯里兰卡科隆坡市市长罗茜·塞纳纳亚克说:“中国人说,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联通将大幅提升旅游的可达性,从而带动被投资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
波兰卢布林省省长斯瓦沃米勒尔·索斯诺夫斯基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签署合作备忘录,简化人们往来的签证手续,将极大促进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我们刚刚就与河南省政府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书》。”
希腊伊拉克利翁市副市长吉安·格兰西尼说:“我们很希望开拓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邮轮巨头入华开辟更多母港和停靠港,迎接米字形高速铁路网上的河南游客。”
“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新时代的河南旅游正以其独特的综合优势,带给国内外游客高质量的出游体验。
根据 郑州日报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