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3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主持召开“国际客厅”建设专题会议,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树立开放发展的大坐标,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思维、更创新的方法,健全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国际客厅”和山东城市会客厅建设,突出重点、加强调度,推动全市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
会上,部分区市和部门汇报了青岛打造中日、中韩、中德、中以、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央企“国际客厅”和山东城市会客厅建设情况,与会同志进行深入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王清宪认真听取发言,不时就有关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国际客厅’就像一个开放的‘超级市场’,首要是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经贸的交流。”王清宪强调,有关区市和部门要按照“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企业、商会以及有意对接国际的中国地方政府、企业,提供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提供法律、审计、会计、签证、生活等全方位配套服务”的思路推进“国际客厅”建设,明晰各“国际客厅”的产业板块、合作对象、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国内外商协会作用,推动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青岛集聚,更好服务全省全国开放发展大局。要在省政府统筹领导下,加快山东城市会客厅建设,邀请省内各兄弟城市共同打造开放平台,齐心协力开创山东对外开放新局面。
王清宪指出,青岛与日韩地缘相近、人文相通,与日韩的经贸合作理应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要切实抓好山东代表团出访韩日议定事项落实,与打造中日、中韩“国际客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效率,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要强化市场化思维,在相关产业园区建设中明晰目标定位、运营模式、产业导入机制,通过个性化定制政策服务,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找到各方利益共同点,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合作水平。要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放大资源整合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让多方资源要素通过“国际客厅”在青岛互动耦合、实现价值倍增。
王清宪强调,只有想透说清才能干实,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升工作的专业化、精准化水平,搞清楚每项工作背后的内在逻辑,善于用专业的概念、推理、表达,分析专业问题、作出精准判断,形成科学的思路举措。要提升开放的素质、创新的能力,找准工作的“部位”和“穴位”,不断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
他说,当前,世界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为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专门发来贺信,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为全球跨国公司创造的机遇只会越来越多”。中国与欧盟同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深化双方互利合作,有利于两大经济体共同繁荣发展。
王清宪说,青岛是一座与欧洲有着深远历史渊源的美丽海滨城市。当前,我们正按照习近平主席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开放创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动长江以北地区更高水平开放。为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特殊作用,我们积极打造山东面向全国全球的“国际客厅”,加快建设中日、中韩、中德、中以、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客厅”。希望以欧洽会在青举办为契机,推动青岛与欧盟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联合共建中欧“国际客厅”,助力欧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拓展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广阔市场,努力在开放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孟凡利说,长期以来,青岛与欧洲、欧盟之间一直保持着科技、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密切联系。本届欧洽会围绕可持续发展、生物医药、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致力于相互间的开放合作、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必将进一步促进青岛与欧盟各地在科技创新、投资贸易、人文交流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推动中欧合作新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当前,青岛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住建设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热诚期待来自海内外的朋友,通过这次欧洽会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分享发展智慧,促成密切合作;欢迎更多经贸机构和企业与青岛携手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泽维尔·鲍威尔致说,青岛与欧盟在文化、商业贸易等方面交往密切,近年来,许多欧盟国家企业和项目在青岛落户。期待通过此次欧洽会促进中欧之间互联互通,形成合力,寻找合作机遇,推动中欧合作深入发展。
在去年的“国际会客厅”揭牌仪式上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宣言》,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暨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工业互联网产融平台正式揭牌,华为青岛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四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会上还印发了青岛市5G、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四个重点产业攻坚行动指南。
作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由市政府推动华为、腾讯、百度、科大讯飞、商汤等人工智能全球头部企业以及海尔、海信等青岛本土企业共15家企业,共同起草的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宣言发布,提出在三大方面携手合作,共同擘画人工智能产业蓝图,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在青岛成就伟大事业。
这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宣言,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属国内首次提出,旨在构建产业内部协同的新机制,形成符合人工智能“跨技术、跨行业”特点的新生态。宣言提出:
推动人工智能企业加强与青岛的全面战略合作,开展产业培育和孵化,建立集教育、培训、创业、风投、技术、产业化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围绕实体经济、社会民生、智慧城市等领域,在青岛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应用和商业模式。加强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开放,整合优质要素资源,共同打造“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新平台。
积极参与青岛“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船舶海工装备等7个重点领域,以及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高端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以平台思维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加快百户重点企业和百项应用场景赋能,沿循“以示范促应用、以应用促集成、以集成促产业发展”的路径,加速产业崛起、迭代赶超,创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青岛模式”。
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龙头企业与行业协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的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包容、多元、蓬勃的创新生态,在青岛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举办展示交易和会议论坛等活动。依托青岛人才、科技、金融、产业等政策优势,吸引更多人工智能新锐企业和领军人才来青投资兴业。
青岛以“3+1”领域为先导,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寻找突破口、探索新路径。3个重点产业:在智能轨道交通领域,探索推动人工智能在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运用,提高产业技术协同研发能力和增值服务;在智能家居领域,探索构建以孵化平台为核心的创新生态圈,产融结合孵化建设智能家居全产业链体系;在超高清视频领域,探索推动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深度融合,打造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产业集群。“1”个平台: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探索以智能制造为内核,构建工业互联网驱动的工业新生态。
“国际客厅”是青岛站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站上对外开放新高地,全力打造全省、沿黄流域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
走向世界的优秀企业从这里“出发”,抢搭中国快车的海外客商在这里“着陆”。一年间,200多场国际性盛会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人参会;两位数的外贸进出口增速始终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全省龙头的地位进一步夯实;前十个月实际使用外资43.1亿美元,规模全国第八,全省第一;截至今年10月,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全球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设立313个项目……
屡创新高的数字昭示着,青岛这间“国际客厅”已经在中国与世界交往的进程中,日益不可或缺。
站在“地球仪”前的全新定位
在全国开放大格局中,青岛始终走在前列。新的发展机遇,需要青岛有新的坐标,新的定位。
站在山东看,青岛要着力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真正昂起山东发展的龙头,为全省“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作出青岛贡献,彰显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责任担当。
站在全国看,青岛要着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与京津冀、沿黄流域、东北三省良性互动,为北方地区提升发展活力贡献青岛力量,彰显在国家战略大局中的责任担当。
站在全球看,青岛要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全力建设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彰显在对外开放大局中的责任担当。
正是基于在全新坐标系下清晰的 “位置感”,青岛力图通过“国际客厅”的打造,获得新的“支点”。
“国际客厅”是一个对外连接资源的全新平台。它致力于为有意向前来“做客”的各国企业、商会等打造一个集展示、推介、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并在场所、技术、贸易、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只要来到青岛,走进这间“国际客厅”,各国企业、商会就能方便、快捷地对接资源,融入中国开放发展的宏大棋局。
“国际客厅”更是一个对内输出国际资源的窗口。它有着服务全省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雄心和气魄。正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所言,“走到青岛就走进了胶东半岛、走进了山东,面对的不只是青岛这1.2万平方公里,而是胶东半岛的5万多平方公里、山东的15.8万平方公里;不只是青岛这1000万人口,而是3000多万乃至上亿人口。”
“国际客厅”选准“主宾”
在全球化的全新语境之下,人们说“世界是平的”,但实际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个性化和特色化正在成为决定国际竞争成败的“砝码”。
青岛要打造“国际客厅”,找准自身的独特禀赋,发掘自身的比较优势,才是收获事半功倍之效的终南捷径。正是基于这一清晰的研判,青岛在“国际客厅”的打造中,明确将日本、韩国、德国、以色列、上合组织国家选定为“国际客厅”的“主宾”,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中日、中韩、中德、中以、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客厅”。
为什么?因为“亲密”“熟悉”“感情深厚”。
作为青岛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德国在以制造业升级为代表的领域与青岛的发展进程中“共舞”步调十分一致。因此,中德“国际客厅”立足青岛,打造德国标准、技术、项目等聚集地;服务山东,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中国(山东)自贸试验示范区;辐射全国,形成“一带一路”城市桥头堡、长江以北德企聚集区。
作为青岛的“近邻”,中日“国际客厅”要借助青岛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功能,打造山东引进日本资源再创新的辐射中心、中日两国战略合作的承接载体,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突出科研和制造业合作。
青岛是最早同韩国开展经贸交流的中国城市之一,与韩国各界交流合作的领域在不断拓宽。中韩“国际客厅”以中韩城市发展联盟、中韩(青岛)产业合作联盟为抓手,推动城市文化、人员交流,开展中韩文化产业合作,搭建城市产品、技术、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以色列“国际客厅”可以发挥青岛-中以科技创新园的作用,成为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内容。
为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青岛积极发展国际多双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以示范区作为上合组织国家的平台,吸引产业、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要素在青岛聚合。上合“国际客厅”就是要打造中国面向上合国家的第一窗口。
“国际客厅”高朋满座硕果累累
随着“国际客厅”的打造,这座城市爆发出了惊人的吸引力。如同一个强力的磁场,国内外的资源蜂拥而入,在这间“客厅”里相遇、相识,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会展是最直观的指标。今年以来,青岛举办的大型会展超过300场,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是国际性盛会,在这座城市的记事簿上,每天都被标注上了会展的日程。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会长中村邦晴、微软公司资深副总裁柯睿杰、韩国希杰集团会长孙京植、德国博世集团董事长邓纳尔等等,都成为了“国际客厅”的常客。
青岛还与新、日、韩、德、英、美等6国举办了14场“六国双周”等极富特色的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展了青岛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仅仅翻开“六国双周”的“成绩单”就可以看到,装备制造、商贸流通、科技研发、医疗健康、第三方市场合作等龙头产业的合作热度不断升温;总额数亿美元的十余个合作意向动辄一次性签订。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随着中德“国际客厅”的打造,德国在青投资企业合同外资同比增长95.8%,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5.7%,总投资10.7亿欧元的10个项目集中签约。德国倍世BWT集团与海尔集团签约的合资生产净水器项目,德方投资1亿美元,再次刷新了德国在青投资最大项目的纪录。
对日本、韩国、以色列及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客厅”建设也都在加快推进。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青岛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37家,实际使用外资43.1亿美元,规模位列全国第八位,全省第一位。
青岛打造“国际客厅”,从来不是单向地吸纳,而是始终向兄弟城市敞开“国际客厅”的大门。安顺、陇南、临沂、菏泽等城市都在青岛成功举办展销展会活动,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通过青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其他兄弟城市。济南、烟台、潍坊、济宁、滨州、威海等城市,也通过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诸多平台在青岛展示风采。
根据 中国日报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