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希望与欢乐,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矛盾与烦恼。在过去,带娃的经验往往是由家里的上一辈传授给下一辈的,比如奶奶告诉妈妈,妈妈再告诉女儿。然而,在这样沿袭下来的育儿经验中,有些会让新手爸妈受益匪浅,但也有些经验会让他们错失最佳的育儿机会。快来看看以下6个常见的母乳喂养误区,你有没有踩雷吧。
误区一:母乳六个月以后就没有什么营养了,就要给孩子断奶了。
真相:正常情况下,新生儿从出生到六个月大,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就能得到成长所需的全部营养,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包括水。六个月以后,母乳营养成分仅能满足宝宝营养需求的二分之一,婴儿成长所需养分单纯依靠母乳已经不够,需要添加辅食。但母乳中的免疫物质没有减少,部分甚至还在增加,对宝宝依旧有持续的保护作用。六个月不是添加辅食的绝对底线,有些早产儿或者过敏体质的婴儿由于身体的原因,拒绝或不能接受辅食,因此需要完全依靠母乳喂养到八、九个月甚至更久,也同样能够健康成长,过去绝大多数的婴儿在一岁之前都是完全依靠母乳喂养的。
误区二:妈妈一开始来月经奶就变味了,就不能再喂孩子了。
真相:至今没有任何研究表明来月经后的母乳在质量上会产生变化,因此来月经的母亲可以继续哺乳,但要注意避免采用药物避孕,因为含有雌激素等的避孕药物将会降低乳汁分泌量。此外,如果母亲因返岗工作而做不到频繁挤奶,或宝宝开始进食其他添加物、从夜间吃奶变成整夜睡觉时,吸吮率将会降低,母亲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无论是否先行排卵,月经都有可能会来。
误区三:乳房不涨而且太小,还漏奶,肯定奶水不足。
真相:乳房不涨并不能说明奶少。妈妈和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喂养磨合,乳房分泌的奶量和宝宝的吃奶量之间就会达到供需平衡,宝宝吃多少,妈妈的乳房就知道该产多少奶,宝宝不吃奶时,妈妈也不会有涨奶等不舒服的感觉。孩子吃的奶与乳房涨不涨没有什么关系,和乳房的大小也没有关系。漏出去的奶量不多的情况下,宝宝吃的时候,妈妈的乳房还是会源源不断地提供母乳。这时没有必要给孩子添奶粉,如果这时沉不住气加了奶粉,妈妈的奶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要让奶多,根本解决办法就是让宝宝多吃、勤吸,总之就吃吃吃。
误区四:宝宝出生后头两天,奶没有完全下来,先不需要给孩子吃。
真相:宝宝刚出生时妈妈的初乳是很少的,这两天极少的一点点奶,恰恰是比金子还珍贵的“初乳”,也有人把它叫做“钻石乳”,足见其珍贵。因为初乳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极低,却含有大量活性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对宝宝有益的成分,是最该给孩子吃的。
此外,母亲的乳汁是保护宝宝不受病菌、病毒侵袭的天然屏障,尤其是初乳,这是为新生宝宝打的“第一道预防针”。而且新生儿越早吸吮母亲的乳头,越有益于乳汁的尽早分泌。国际母乳会推荐,在没有生理和病理障碍的前提下,孩子出生后几分钟之内就应该送到母亲身上开始吸吮。即便妈妈看不到或感觉不到有乳汁分泌,还是有极少的初乳进入宝宝的身体。大量的乳汁在产后三至四天之内出现,十天左右,乳汁会变为成熟乳,这个时候不要因为觉得宝宝饿就喂他奶粉,要做到按需哺乳,增加吃奶次数进而增加吃奶量。
要和各位新手妈妈强调的是,新生儿6周之内使用人工奶嘴十分容易引起乳头错觉,因为吸吮奶嘴和吸吮乳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也需要使用不同的技巧,所以孩子要么拒绝乳头,要么会因为衔乳姿势不正确,导致乳头皲裂,给妈妈带来痛苦。
误区五:看到妈妈的乳汁是灰色的,很清淡,说明奶太稀,喂不饱宝宝。
真相:清淡的奶是“前奶”,大部分是水分,是给宝宝解渴的,这就是为什么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不需要额外喝水的原因。宝宝越吃母乳越浓,到最后会分泌白白的象奶油一样的“后奶”,这是给宝宝解饿的。母乳会根据宝宝的成长情况,自动调节每一次的分泌,满足宝宝的需求。在炎热的夏季,母乳会自动变稀,供给宝宝更多的水分,所以即使在夏天,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不需要额外喝水。
误区六:吃奶粉的宝宝比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体重增长快,说明母乳有时不如奶粉好。
真相:人类婴儿体重增长较其他哺乳类缓慢,五至六个月大婴儿的体重仅为其出生体重的两倍,一岁时的体重也只达到了出生体重的3倍。所以,建议宝妈们给宝宝衡量体重增长要应用母乳喂养宝宝的生长曲线,用其他曲线则容易将宝宝的正常生长误判为生长缓慢。此外,吃奶粉的宝宝体重增长确实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快,但这样的宝宝容易被过度喂养且易产生肥胖,从而给以后的长期健康埋下隐患。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