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18日在山西太原市博物馆开展,1000余件文物直观展现了太原从远古到明清的发展脉络。其中每一段历史都值得回味。
旧石器时代,太原先民用石球、刮削器打猎割肉过日子;春秋时期,赵简子首筑晋阳城,拉开1500年辉煌;汉代,当地百姓繁育五畜、使用耕牛;北朝,这片土地东西交融、外国人往来频繁;隋唐,这里是大唐“陪都”;明清,朱元璋的子孙在此繁衍,给后世留下一连串地名、民俗。
太原市博物馆副馆长张舒爽介绍,展览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为“河流曲绕晋阳城”“黄云画角见并州”“并门雄镇军权重”“太原烽火照中原”“地贵自然芝草出”,通过展示文明起源、晋阳建城、霸府北都、千年府城、近代工业等内容,演绎城市史、城市与人、城市故事和城市精神。
18日,游客观看“锦绣太原历史文化展”。 张云 摄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此前一直没有系统展示城市演进的展览。上述展览可谓弥补了这一缺憾。
在展览第一部分“河流曲绕晋阳城”,出土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土堂村,距今约300万年至1万年的石球、刮削器虽略显粗犷,但也有明显加工痕迹。相隔不远,距今约10000年至4000年的彩陶盂、彩陶盆等器型纹饰考究,审美品位上了台阶。
在太原2500余年建城史上,晋阳古城史是浓墨重彩的一段。
展厅一侧的墙上,从东周、十六国、北魏,到隋唐、宋元、明清,前后延续约1500年的晋阳古城遗址文化堆积层直观展现在观众眼前。“从建筑基址到灰土坑,再到先民遗留的砖瓦、瓷片”,历史在这里从生冷数字变成发现现场。春秋赵简子、汉文帝刘恒、唐太宗李世民等风云人物从这里走下历史教科书。
张舒爽说,此次展出的1000余件文物均为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从史前三足瓮、土鼓,汉代简牍,到北朝鸡首壶、陶俑阵、玻璃杯,一直到明代晋王府使用的瓷碗,每一件文物都有一段故事。
北朝至隋唐,名城晋阳迎来又一次发展高峰,成为具有全局意义的大都市。
在“并门雄镇军权重”展览单元,出土自北朝娄睿墓的陶俑阵直逼人眼。展厅中段,多层台阶之上,数以百计的武士俑、骑马俑、女官俑、侍女俑各自站立。放眼望去,一个地下军团仿佛苏醒。
“娄睿墓发掘于1979年,墓主人是北朝鲜卑望族,出土文物达到800余件。现在展出的陶俑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太原市博物馆公众服务科讲解员甘露说,这些陶俑山西特色鲜明,他们面相浑圆、下颐丰满,鼻子、眼睛、嘴巴都集中在脸的中部,而且腹部比较圆鼓,腿细而短,这是由东魏向隋唐过渡时期的艺术风格。
山西在北朝时期是丝绸之路主线路。彼时,地处丝路重要节点,晋阳城并不寂寞。
“晋阳是当时北方军政中心,也是丝路东端最重要城市之一,这里胡商纷至、使节不断。”甘露说,当地出土的北朝胡人俑、玻璃杯,唐代黑人舞蹈俑等器物,说明太原在古代对外交流频繁。
展厅一侧,在一片鎏金铜器的簇拥下,出自北齐韩祖念墓的玻璃杯引人注目。
“北齐韩祖念墓出土了很多小件鎏金铜器。这些铜器小巧玲珑,质地优良,推测它们是用来存放香薰的。”甘露介绍说,这一墓地出土最珍贵的是玻璃杯,其杯壁呈现蜂窝形结构,工艺精巧,远望可见玻璃泛出的光泽。它是当时从西方进口来的一件顶级奢侈品。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其一子为晋王,由此开启一段太原往事。不过,世事变迁,晋王府遗存甚少。
在“太原烽火照中原”单元,一件明晚期青花瓷极为珍贵。
“这件瓷器有‘内膳所造’款识,说明它出自王府。”甘露说,据专家推测,这件瓷器大约是在明万历到崇祯年间,后出土于太原食品街,是为数不多的晋王府实物之一。
来源: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