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市围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广西构建的“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南宁渠道”越走越宽,释放出开放新活力。
近日,在隆安县的广西金福农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争分夺秒地将火龙果打包、装车,发往广州通过空运出口,三天后这批果将抵达荷兰。广西金福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秀清:“我们在邕州海关的帮助之下,拿到了(欧盟)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认证,打开我们销售渠道,销售的利润率大概翻一番。”
经邕州海关检疫合格后,这批火龙果以广西火龙果自主品牌的身份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邕州海关监管科科长梁朝军:“这次金福的‘伊蜜’(火龙果),是以广西的自主品牌申报出口的,实现广西火龙果自主品牌出口‘零’的突破。”
不仅火龙果,同属南宁特色农产品的武鸣沃柑也在国际市场闯荡出了一片天地。据统计,今年将有超100万吨武鸣沃柑陆续上市。鸣鸣果园是武鸣沃柑种植面积最大的企业,今年产量达2500万斤,企业通过建立数字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提升产品品质,成功打开海外市场。广西鸣鸣果园董事长纪素峰:“我们现在已经从北美、加拿大拓展,覆盖中东和迪拜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预计今年的出口应会达到1000吨以上。”
把特色水果卖到全世界是南宁外贸成绩单上亮眼的一笔。2020年,南宁市外经贸发展稳中向好,外资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这得益于近年来南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南宁渠道”加快升级。2020年,南宁市还正式印发实施《南宁市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方案》加快布局建设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农产品交易中心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推动物流集聚发展;同时,在促进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开放及营造良好环境上下足功夫,带动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商共建共享陆海新通道。广西新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莫华:“广西首府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区位优势突出,综合交通发达,拥有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独特条件和良好基因,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枢纽城市,可以说是一湾相挽十一国 ,良性互动东中西。”
南宁将通过打好“东盟牌”,服务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发展,打造面向东盟服务“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高地。
再近日举行的“共庆建党百年建设壮美广西”新闻发布会。南宁市市长孙大光在会上称,南宁发展的优势在区位,潜力在开放。南宁累计成功服务了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形成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交流沟通、会晤磋商的“南宁渠道”,南宁在服务国家内政外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孙大光介绍,南宁开放平台做深做实,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累计竣工项目39个;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222家;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今年内新设立企业1.13万家、增长341%,占广西三个片区同期增量的72%。
目前,南宁市以恒大、合众、天际等整车带动零部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快形成,以瑞声科技为龙头的智能终端产业链初具成效,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占广西比重一半以上。南南铝高端铝合金材料成功应用到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南宁工业实现从解放初“一根火柴一块肥皂”到现在“南宁地铁南宁造、南宁汽车南宁造、南宁产品上航天”的产业腾飞。
孙大光称,南宁深化与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实施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走出去”。202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986亿元人民币、五年年均增长22%,签约“三企入桂”项目203个、总投资3520亿元。今年1—5月,“行企助力转型升级”签约项目84个、总投资839.66亿元。
南宁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南宁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丁伟当天介绍,“十四五”期间,南宁市将持续提升“南宁渠道”功能,着力增强开放发展新活力,将充分发挥南宁独特优势,找准面向“一带一路”、着力开发东盟市场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东盟国家、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域的产业分工,构建以“大湾区—南宁—东盟”和“欧盟—川渝—南宁—东盟”为主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打造双循环产业链重要铆接点。
丁伟称,随着中国—东盟关系进入全方位发展新阶段、RCEP的正式签署,南宁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南宁将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东盟市场和东盟企业进入中国大陆的产业投资聚集地、贸易往来结算地、科技创新支撑地、生活服务保障地。
随着“南宁渠道”越走越开阔,南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大都市的步履更加坚实,不断开拓对外开放新局面,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对外开放风生水起 “南宁渠道”联通世界 南宁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是2015年的约2.7倍,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外贸百强城市;南宁拥有26个国际友城,逐渐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的“中转站”
南宁,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近海、近边、沿江。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省会城市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南宁坚持全方位开放发展有着先天优势。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广西发展“三大定位”,为广西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指明了方向。
如何抓住机遇、把握优势,挖掘开放红利?南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清晰安排——大力实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发展战略,突出平台支撑、交通支撑、产业支撑,提升“南宁渠道”影响力,在广西落实“三大定位”中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四个城市”,成为广西开放合作的先导。
目标清晰而明确:开放是南宁的根本出路。
多年来,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提出的“五个扎实”新要求,努力在全区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充分用好用活用足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用好机遇,勇于开拓,走活了开放发展这盘棋。
开放为南宁注入了经济活力:2016年至2020年,南宁市实际利用外资127716万美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56家。2015年至2019年,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外贸百强城市。南宁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5年的364.4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86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45.9亿元,同比增长28.6%,首府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开放为南宁带来了发展机遇: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重大对外开放平台落地建设,南宁国际友城增至26个,“南宁渠道”作用更加突出。
曾经的“路网末梢”成了今日的“开放前沿”,“南宁渠道”越走越宽阔,南宁的名气越来越响亮。
——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
核心区初见成效,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机构加快集聚,在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融资、跨境金融区块链等方面形成一批探索性成果。
——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向信息“丝绸之路”务实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智能制造、北斗导航及卫星技术应用等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引进了华为、浪潮等数字经济领军企业。
——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实效,全国首创集国际邮件、快件和跨境电商监管于一体的“三合一”通关模式,通关能力位于全国同类监管场所前列。
作为南宁对外开放中重要“窗口”,南宁片区正是通过不断释放改革的红利、开放的活力,激发了国内企业“出去闯”的热情与国外企业“来落户”的信心,为构建衔接“一带一路”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和创新发展的先行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多年来,南宁市积极完善跨境互联互通软硬件环境,加快构建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益最优的“大通道”,为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南宁市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十字布局、南通北联、西进东融的高速铁路客运骨干线路网形成,动车通达香港特别行政区、3个直辖市、15个省会城市;开行了中越、中欧班列,跨境运输规模进一步扩大,助力更多“广西制造”走出国门,致力打造跨境运输的“中国名片”。南宁市“织”出了一张新时代的立体交通网,以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首府开放动力不断汇集,合作之路持续畅通,不仅创造了新的区位优势,也铺就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线”。
开放、畅通的“南宁渠道”,正在不断拉近广西首府与世界的空间距离,助力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