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2|回复: 0

以科技为支撑 共建“一带一路”已成全球共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4 07: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蓝皮书:“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21)》(下称“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1.jpg


报告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造成全方位冲击,“一带一路”建设逆风前行,取得来之不易的积极进展,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中国率先控制疫情,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稳定作出巨大贡献,极大地增强了相关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和决心。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的稳定增长,也为国际社会对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为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合作注入了活力。

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

目前,中国连续11年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也是2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在全球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蓝皮书”说,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给共建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面旗帜。

2020年11月,普华永道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发布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已从中国倡议变成全球共识,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国际机构和企业的认同与支持,正成为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

疫情催生了诸多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增长点,例如,“健康丝绸之路”合作需求和意愿空前上升。世卫组织高度赞赏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抗疫合作、支持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和“绿色丝绸之路”。此外,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方兴未艾,绿色基建、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绿色金融等合作空间同样广阔。

中国 “一带一路” 产能合作前景良好

“蓝皮书”认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时期中国“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机遇大于挑战。

首先,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确立,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条件。“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将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并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国内外供应链产业链将更加“融链”而不是“断链”。这将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其次,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对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以及中日韩等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同年12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谈判如期完成,可为中欧在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提供新的机遇,尤其是为深化中国-中东欧合作提供助力。

此外,数字化浪潮的持续推进,将极大促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高质量发展,既减轻当前全球疫情的不利影响,也拓展数字经济、服务贸易合作领域,合作的新形式、新业态、新模式将日益增多。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前景广阔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国际共识。“蓝皮书”认为,中国已成为全球科技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相比,中国在诸多领域的科技领先优势明显,“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前景广阔。

“蓝皮书”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布局体系化。构建全方位政府间科技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间合作的重要内容;利用科技创新合作开辟一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

第二,加大国际化人才培育力度,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第一资源”。实施科学家交流推进计划,促进“一带一路”各国科学家的交流,扩大“一带一路”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和交流规模。

第三,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和服务力度,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生力军。要进一步为科技型企业“走出去”作好服务,加强对“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和地区相关风险信息的发布。

第四,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驱动力。科技创新合作是应对疫情、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应展现大国担当,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生物医药等未来重点领域的前瞻性科技合作,鼓励多国、多机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推动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的核心支撑力。

“大湾区”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广东是我国传统经济大省和外经贸大省,被国家赋予“一带一路”建设的交通枢纽、经贸合作中心、重要引擎三个定位。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蓝皮书”提出,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产业转移对接合作示范区,强化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同时注重重要平台的交流推介,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先行,进一步推进与共建国家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展开合作。

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其中很多国家工业体系还不完善,科技创新合作对于这些国家完善工业体系,发展国民经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创新之路”
  
丝绸之路自古既是贸易之路,也是文化科技融会贯通、碰撞发展之路。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样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发展落后的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变某些国家单一依靠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互信。可以说,科技交流合作是支撑“一带一路”倡议脱虚向实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和技术转移中心方面也取得很多成绩:中肯合作设立空管联合实验室,中俄共建极地技术与装备“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科院建成9个海外科教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中阿国际联合实验室,中阿联合建设无人智能系统自主控制国际联合实验室等,这些科研合作机构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应用研究,实现信息共享,产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科技园区建设同样是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方面,目前,已经与白俄罗斯、以色列、伊朗、蒙古、埃及、菲律宾、印尼等国家合作建立科技园。此外,在科技部通过组织“一带一路”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科研工作、举办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助力“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实践过程中,由于国家发展阶段不同、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科技体系差异化,对国际科技合作进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一些国家如缅甸、蒙古、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老挝、柬埔寨等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对科技合作态度表现积极。也有一部分国家对科技合作态度摇摆不定,一方面想获得双方科技合作带来的巨大收益,另一方面又十分警惕中国的发展对其带来的威胁。还有一些如日韩等科技比较发达的国家,对科技合作甚至持反对意见。综合来说,不同国家对科技合作的态度不同,中国既要积极推动与态度积极国家的合作,也要警惕来自反对国家的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传承多种多样,40多亿人口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宗教。巨大的文化差异很容易在科技交流合作中产生摩擦和误解。因此,在科技合作的过程中,中国要深刻理解并互相包容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冲撞。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在法律体系、投资贸易标准体系、语言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标准不一的问题,在科技体系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些会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一定的风险。例如,目前国际铁路标准为1435mm,而“一带一路”沿线大约只有60%的国家的铁轨为标准轨。轨道标准的不同,致使无法实现运输线路的畅通,大幅增加合作成本。
  
此外,不同国家科技体系也不尽相同。我国是政府主导型科技体制,政府在国家间科技合作中起主导作用,但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是以企业为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也是企业,政府只是起辅助作用。这些差异也会给国际科技合作带来一些困难。
  
“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发展思路
  
一是要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为准则,根据已经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从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双管齐下,国家层面制定政策措施,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使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有效衔接,让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到各种层次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上来。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科技领域开放程度,提高中国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格局中的影响力。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逐渐迈入国际科技创新的第一阵营,我国在科技人才数量、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量、论文被引用量、PCT专利申请数量等都已位于全球前列,另外我国的研发(R&D)投入也不断加大,2018年,我国研发投入达到19678亿元,GDP占比达到2.19%,位居世界第二位,已经超过欧盟最发达的15个国家平均水平2.1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4位,是前15名里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要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在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中发挥引领用,提高我国在“一带一路”科技格局中影响力。
  
三是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打造双赢机制,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以消费品换取能源矿产资源的合作模式进行调整,增加新的合作内容,让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都能互利双赢。
  
与传统的经贸合作模式相比,科技创新合作更能激发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科技合作的新模式,要求我们必须探讨合作的利益分享机制,把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利益诉求,从而推动沿线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这样的合作模式才会广受欢迎。
  
四是不仅要注重基础领域的合作,更要着眼长远,注重新兴前沿技术合作。如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
  
五是要多渠道加强科技人文交流。目前,有46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实现了学历互认,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超过一半。中国应进一步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中国留学的热情,减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毕业后在中国工作的限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中来。
  
科学无国界,中国将积极践行这一思想。通过创新资源的双向流动,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交往。一方面,让中国的科技企业走出去,了解这些“一带一路”国家的需求,把他们需要的技术落户当地。另一方面,也要了解这些“一带一路”国家的创新资源,把中国国内急需的技术引进,使其发挥最大效用,从而达到双赢和多赢的局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1 15: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