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面对来势汹汹的乳腺癌,我们该如何分辨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要如何预防?哪种体检方法最有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周星彤医生一起学习如何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喜欢”哪些人?
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
固有危险因素是与生俱来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女性高发)、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等。
可控危险因素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首次足月妊娠大于30岁或大龄不育、移民至乳腺癌更高发的国家、长期抽烟喝酒、高动物脂肪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睡眠不足、长期情绪不良等。某些药物和治疗也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如长期口服避孕药、围绝经期雌激素替代治疗超过五年、既往乳腺癌或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既往胸部放疗史等。
健康生活,提早预防
针对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我们可以尽早进行预防,总体做到“固有因素加强认知,可控因素加强干预”。
当家族中出现多位乳腺癌患者时,建议尽早开始乳腺定期检查,密切监测。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进一步降低个体风险。如: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健康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等高纤维食物,控制高脂、高糖、高热量食品摄入;避免熬夜,保持健康心理,舒缓压力;不抽烟,不酗酒;育龄女性可适当早结婚早生育,尽量延长哺乳时间,最好达到12个月以上。
这些措施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发病的风险。育龄女性尽量避免长期大量口服避孕药。更年期女性在准备激素替代治疗前,需提前评估风险收益比,口服激素治疗过程中,需定期检查乳腺。
定期检查,早诊早治
乳腺癌主要表现为无痛、质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有时可伴有局部皮肤的改变,如“酒窝征”(由局部皮肤牵拉、皱缩引起)、“橘皮样改变”(皮肤水肿引起)和可能的乳头溢液、乳头乳晕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乳腺位置表浅,因此可以通过自检发现部分病变。乳腺自检每月一次,育龄女性可在月经来潮后7—10天进行,绝经女性可在每月的固定日期检查。正常乳腺多有结节感,女性应熟悉自己乳腺平时的状况,出现任何新的变化,都要引起重视。如触摸到以前不存在的乳腺肿块、发现乳头溢出液体(黄色、红褐色、咖啡色等)等,都要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还有一些乳腺癌是自检看不到、摸不到的,建议成年女性要定期体检。中国人的乳房普遍体积较小,腺体比较致密,和西方国家女性的乳房有一定区别。
自2006年起,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就“适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乳腺癌筛查模式”进行了多项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超声筛查更适合中国女性。研究表明,40岁以上及35岁以上有高危因素的女性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乳房超声检查。超声报告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乳腺情况,制定个体化筛查及诊疗计划。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即便查出乳腺癌,只要早期发现并遵医嘱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非常高。
提高认知,避免误区
在积极做好乳腺癌早期预防的同时,我们也应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认识,避免陷入误区。
乳腺增生怎么办?
乳腺增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从专业角度来讲,乳腺增生并不是乳腺“疾病”,而是一种表现,主要反映为乳腺周期性的疼痛或周期性的包块,可以随着月经周期、心情以及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无需过多处理和担心。紧张、工作压力大等也可加重乳腺疼痛。而且这种所谓的乳腺增生,跟乳腺癌没有直接的联系,相应的疼痛也不是乳腺癌引起的,因此我们只需缓解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没有必要服用过多药物。
乳房摸到肿块,就是乳腺癌?
有乳房肿块并不一定就是乳腺癌,绝大多数乳房肿块都是良性的。因此,发现乳房肿块也不必太过担心,但需要尽快就医,听从专科医生的意见和建议。
老年人才得乳腺癌?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罹患乳腺癌风险。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人群集中在45—55岁女性,但近些年也有不断年轻化的倾向,45岁以下人群乳腺癌患病率逐年增加。所以年轻女性也要注意做好定期筛查,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男性不会得乳腺癌?
男性也会得乳腺癌,但相较女性而言发病率极低。
女性的一生,乳房会经历诸多变化,也面临各种患病风险。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建议所有女性健康生活,定期检查,遵循适合的乳腺筛查计划,从而远离乳腺癌,健康美丽你我她。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