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疫情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与疫情打擂、和时间赛跑,从全国各地驰援而来,浦东、青浦、崇明、松江等区多个气膜方舱实验室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快速提升上海的核酸检测能力,助力疫情防控。
三座气膜实验室在张江快速落成
气膜实验室是为了应对新冠疫情而研发的一种快速核酸检测平台,其具备快速安装、整体密封设计、运输轻便、应用地域广泛等多种优势,当出现疫情、需要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时,气膜实验室可随时搭建,快速参与抗“疫”战斗。
4月6日凌晨,在张江科学城的美特斯邦威园区,仅仅用了15个小时,几十万箱货物和大量重型机械设备顺利搬迁,数万平方米场地全部清理完毕。与此同时,受浙江医疗队参与援建的一座日核酸检测能力达10万管的气膜实验室搭建完成。这组气膜实验室由封闭式的帐篷组装而成,包括试剂制备区、核酸提取区和扩增分析区等作业空间,能实现核酸快速检验,每天最多能完成10万管、100万人份的核酸检测任务。
据浙江医疗队气膜实验室总指挥方国剑介绍,气膜实验室搭建完成后,浙江援沪医疗队的60多名技术人员和部分后勤保障人员当日入驻。“现在技术人员还在陆陆续续增加,前期检测量可以达到五六万管左右。”方国剑说。
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以下简称“张江医谷”),由7个负压硬气膜舱组成、日检测通量可达10万单管的华大基因气膜火眼实验室于4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在各方的努力下,该实验室从搭建、调试验收到最终投入使用,仅用时12小时。
除华大基因气膜火眼实验室外,华银康集团上海新冠核酸检测基地同样在张江医谷投入使用。该基地由华银康集团受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指派,快速协调资源和力量来紧急建设。基地内共建立了6组气膜方舱实验室,按照结构分布设有1个试剂准备区、1个标本前处理区、2个扩增分析区,2个标本处理区,内部配置自动点样仪、自动核酸提取仪等100多台全自动化设备,从试剂配置到报告出具,核酸标本检测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保障检测工作高效运行。
随着美特斯邦威园区打造的气膜实验室、华大和华银康的这两座新冠核酸检测基地相继在张江医谷启用,目前,张江医谷的日新冠核酸检测最大承载量将近45万管/日。张江科学城的核酸检测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搭建完成的一个个气膜移动实验室。张江供图
为疫情防控提供“硬核”保障
目前上海已经投入运营中的实验室均可达到日均10万管的检测通量,这些实验室全天24小时运作,加足马力标本“日清”,为上海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
河南援建的2个气膜实验室于4月8日在上海青浦区已启用。实验室占地面积 1600平方米,可满足260人团队运营,按10:1混采的方式,每日可完成核酸检测量超 110万人份。此外,由陕西省援建的2个移动方舱和1个箱式方舱也已安放到位,方舱内部主要分为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产物扩增区3个主要功能区域,可一站式完成核酸检测,3个方舱每天核酸检测能力共计4.5万管。
受陕西省援建的崇明气膜实验室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实验室现场负责人姚飞说,“4月6日晚上,实验室就接到首批1300管样本,7日承接了约25000管样本。”实验室高效率完成了检测,相关结果提交区卫健委均早于指定时限。
崇明气膜实验室已投产28台生物安全柜、26台核酸提取仪及60台套扩增仪,24小时检测通量达到5万管,完全可以满足崇明区60万人口的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实验室还配备一台移动核酸检测车,可以奔赴有紧急检测需求的区域执行检测任务,其检测能力达到单日1万管。此外,实验室产生的医疗废弃物经现场消杀后,交付区环保局专业人员处置,不会对周边产生影响。
在疫情防控的技术链条上,如果将核酸检测人员比作在抗疫前线与时间赛跑的“侦察兵”,这些气膜方舱实验室就是他们的“排雷”基地,是他们的后方保障。
崇明气膜实验室投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