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石家庄海关统计,5月河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34.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35%。其中,出口96.8亿元,增长31.6%;进口38亿元,增长44.5%。1-5月,累计进出口614.2亿元,增长31.8%。其中,出口448.2亿元,增长33.7%;进口166亿元,增长26.9%。
5月当月,河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对“一带一路”东南亚11国进出口高居首位。对“一带一路”东南亚11国进出口50.6亿元,增长17.5%;对“一带一路”西亚北非16国进出口27.2亿元,增长25.5%;对“一带一路”蒙俄及中亚等7国进出口24.9亿元,增长114.6%。
民营企业进出口居首位。民营企业进出口100.8亿元,增长32.2%;国有企业进出口21.2亿元,增长51.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8亿元,增长33%。
加工贸易进出口强势增长。一般贸易进出口115.8亿元,增长38.9%;保税物流进出口8.2亿元,增长22.1%;加工贸易进出口5.4亿元,增长97.9%。
主要出口产品为机电产品、钢材、服装及纺织纱线等。机电产品出口29.6亿元,增长17.5%;钢材出口19.8亿元,增长33.4%;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9.5亿元,增长414.8%;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出口7.7亿元,增长26.7%。
主要进口产品为资源型产品。金属矿及矿砂进口5.8亿元,下降11.4%;天然气进口5亿元,增长20.2倍;原油进口3.6亿元,增长7.8%;煤及褐煤进口1.4亿元,增长46.5%。
不止于此,进入新时代,曾经籍籍无名的“河北制造”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面对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负重前行的河北正用“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一系列实招打造“河北制造”的崭新名片。
据介绍,河北是产业大省,具备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装备制造、钢铁、石油化工是三大支柱产业,食品加工、医药、纺织、农业等是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在迅速崛起。
2015年11月,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我国的“高铁外交”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目前,我国时速350公里以上在用高速动车近半数产自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下称唐车)。目前唐车的产品已遍布5大洲的24个国家和地区,“唐山造”高速动车正凭借着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加速“走出去”。
“目前河北拥有河钢集团、冀中能源世界500强企业,长城汽车、华夏幸福、新奥燃气、晶龙集团、英利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河北省发改委副巡视员乔晓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省现有15万家制造业企业,形成了白沟箱包、清河羊绒、安平丝网车等79个百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集群。特别是钢铁、玻璃、光伏这些行业综合实力和技术装备水平较高,河北现在执行的是严于发达国家的能耗排放标准,装备技术、节能、环保指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据介绍,河北结合自身优势产能特点,引导和鼓励重点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兼并重组、股权交易等方式,在境外投资设厂、建立营销网络、开发资源、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工业园区等,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像新大东纺织越南纺织厂项目、华夏幸福印尼卡拉旺产业园、德龙钢铁印尼年产350吨钢铁等越来越多项目正涌现出来……带着“河北烙印”的地标性项目正在海外落地,它们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税收增长,还为当地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你问我海外哪个市场相对容易,我说哪个市场都不容易。但再难也要上,我们别无选择。”在今年年初“领跑中国,逐鹿全球”哈弗全球500万盛典暨全球战略发布会上,魏建军对媒体表示过去海外市场“征战”的艰难。
“针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势单力薄、抗风险能力差、缺乏信心等问题,河北积极出台相关指导文件,通过建立部省协同机制、央企合作机制、“政银企信”协调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服务企业,推动对外投资持续健康发展。”河北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河北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关于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也与河北签署了《关于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部省协同机制的合作框架协议》,对河北开展重大项目列入国家规划中予以推动;鼓励河北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央企海外合作项目,带动河北优势产能“走出去”。
同时,河北实施百展千企计划,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国际博览会,开展河北品牌“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系列贸促活动,利用省级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参加重点展会展位费予以资金扶持,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河北还创建了国际市场需求数据库,发布了50个重点国家(地区)进口数据分析报告、8大行业贸易分析报告、24个行业研究报告,鼓励企业在巩固美欧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同时,深度对接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河北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权奇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河北省发改委发布的《国际产能合作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境外投资企业近千家,投资总额超过240亿美元,中方投资额达到205亿美元。合作区域已遍布6大洲近8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涉及钢铁、建材、装备制造、新能源、纺织服装等20多个行业。
就在今年5月30日,高邑县石家庄国际陆港。
汽笛长鸣,一列满载汽车零部件、山地自行车、背包等物品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站台,一路朝着终点站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进发。
这是今年石家庄国际陆港开行的第67趟中欧班列,装有100个标准集装箱,经满洲里出境,将一大批“河北制造”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万里丝路,驼铃声远,舟楫相望。在逆全球化“寒风”下,素有“钢铁驼队”之称的中欧班列,以去年全年运行突破100列的成绩,跑出了合作共赢的加速度,拓展了我省对外经贸发展的新空间,展现出“一带一路”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透过历史的望远镜,能更深刻地看清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经济基本处于封闭半封闭的计划经济时期,对外经济以出口贸易为主,形式单一,总量很小。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对外经济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为经济发展搭建了一座连接五洲四海的新桥梁。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1978年到2000年,全省进出口总值从3亿美元提高到52.3亿美元,年均增长13.9%。进入新世纪后,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全省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对外贸易迅猛增长,进出口总值从2001年的57.4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84.2亿美元,年均增长31.2%。出口商品结构也从最初的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到代表较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河北走出了一条在开放中推动自身发展的道路。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发愤图强、砥砺前行,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脚步越走越坚定,一篇篇精彩的开放华章书写在燕赵大地上。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开辟了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开放合作的新天地,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作为“一带一路”在环渤海地区的重要交汇点,我省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中欧中亚班列快速发展;东盟多式联运班列已实现稳定运行;远洋、航空线路四通八达。陆海空全方位的联通为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进一步打通了通道,构建起对外开放新格局。
丝路兴,天下通。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河北着力拓展“一带一路”朋友圈,与沿线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往来合作关系,推动经贸文化和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
5月23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100辆宽轨客车项目签约仪式,在孟加拉国达卡市和中国唐山市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中车唐山公司此次为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设计制造100辆宽轨客车,共有5种车型,将在未来2年内陆续交付孟加拉。
目前,我省对外贸易伙伴涉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1342.3亿元,增长5.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我省重要的外贸新兴市场。
优势产能加速海外布局——
继去年2月21日1号高炉点火后,日前,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在印尼的德信钢铁项目2号线高炉、转炉、轧钢全流程生产线建成达产。双线达产后,日产量达到1.1万吨至1.2万吨,粗钢年产能将达到350万吨。
一座钢厂幸福一座城市,“时代楷模”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将河钢塞钢打造成为中国—中东欧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标志性工程;“河北的汽车”落户俄罗斯,长城汽车图拉州工厂是我国汽车品牌在海外首个全工艺落户的整车制造厂,展示了河北制造“走出去”的新高度……
依托“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我省优势产能加速“走出去”。从钢铁、水泥等传统产品出口,到在国外设厂、建设园区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从单纯开展工程项目建设,到提供设计、建设、运营等系统性解决方案,我省企业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河北方阵”不断壮大。
截至2020年,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备案对外投资企业290家,中方对外投资额126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农林牧渔业等国民经济主要行业。我省“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加速由夯基垒台、立柱架梁阶段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面推进阶段转变。
疫情改变了世界贸易传统生态,带动了海外居民消费向线上大幅转移。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为“一带一路”贸易畅通提供了新动力。
加快与沿线国家开展跨境电商合作,我省高度重视“丝路电商”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引进培育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加快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建设。目前,全省拥有23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18个跨境电子商务园区、40个公共海外仓、10个境外品牌展示中心,跨境电商集群优势已经显现。
大道终致远,海阔纳百川。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我省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精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加快互联互通建设,巩固提升中欧中亚班列发展成效,拓展面向主要货源、客源地的国际航线、班轮和班列,保持国际物流链畅通,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打造全方位互联互通新格局。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