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新闻分析:欧债危机2012年四大风险
新华社记者
在主权债务危机和银行业危机的交互作用下,欧元区多数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2012年发展前景难言乐观。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欧债危机蕴含四大风险,即经济二次探底、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欧元区“缩编”或解体,以及银行业深陷危局。
风险一:经济二次探底
去年底,国际机构纷纷调低欧洲经济增速预测。欧洲中央银行预测,欧元区经济2012年增速将在负0.4%到1%之间,低于此前预期的1.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预测,欧元区经济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将连续出现环比负增长,陷入轻度衰退。
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卡洛·帕多安认为,如果欧元区内发生重大具有负面影响的事件,比如流动性缺乏、法国评级被降等,有可能造成欧债危机全面蔓延,并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这样就有可能在2012年造成严重衰退,影响甚至可能延续至2013年。
标准普尔公司欧洲地区首席经济学家让-米歇尔·西克斯也持悲观态度。他认为,欧元区陷入深度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40%,而且经济有可能连续四个季度下滑,而不是两个季度。
去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也频频发出警告,欧债危机引发的不稳定性因素正影响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和引领最近十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她还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在今年1月底下调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风险二:主权信用评级被降
去年10月份以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纷纷警告,欧元区经济形势严峻,欧元区多数国家难保现有评级。舆论普遍认为,法国受冲击的可能性最大,难保3A评级。法国是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它的评级被降将标志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
法国一旦失去3A评级将引起连锁反应。首先,法国政府融资成本上升;其次,欧洲金融稳定工具的信用评级也将被下调;第三,银行和企业信用评级也有可能被下调。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国家和企业将陷入融资困难但政府无钱救助的尴尬处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说,欧元区今年最为紧迫的挑战是如何在国债收益率居高不下、融资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偿付即将到期的巨额债务。国际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欧元区约有1.1万亿欧元(约合1.4万亿美元)的债务到期,仅第一季度就要偿还2500亿至3000亿欧元(约合3228亿至3874亿美元)。
风险三:欧元区“缩编”或解体
希腊债务危机依然揪心,仍有可能左右欧债危机发展走向。德国《明镜周刊》1月7日报道,IMF对希腊有效、持续减少债务的能力越来越表示怀疑。该杂志援引IMF一份简报说,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可供选择不多,或者希腊政府加大整顿财政力度,或者私人投资者接受更大减记力度,或者欧元区加大救助力度。预计希腊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下滑5.5%,而赤字占GDP的比例却有可能高达10%。
英国渣打银行首席执行官彼得·桑兹1月1日在接受英国《星期日电讯报》采访时说,2012年欧元区前景非常困难,一个或多个成员国退出欧元区的风险越来越大。即使只是希腊退出欧元区,也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甚至冲击全球经济。
意大利裕信银行在最新招股说明书中说,欧债危机有可能恶化,导致一个或多个欧元区成员国重新使用本国货币。荷兰国际集团投资管理公司主管保罗·弗劳瓦弗尔说,欧元区解体可能性增加,预计更多企业将在招股说明书中添加这一风险。
英国《每日电讯报》此前报道说,英国财政部正在制定欧元区解体后的应急计划。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报道说,有欧洲银行已着手为欧元区解体做准备。知情人士透露,至少有两家跨国银行已安装后备技术系统,为希腊、葡萄牙和意大利重新使用旧货币做交易准备。
风险四:银行业深陷危局
由于欧洲商业银行持有大量欧洲国家债券,欧债危机升级蔓延,势必影响欧洲银行业的稳定。数据显示,2012年欧洲银行业将有7200亿欧元(约合9293亿美元)的债券到期,其中第一季度就需要偿还2500亿欧元(约合3228亿美元)。
由于欧债危机和银行业危机交互作用,2011年欧洲银行业的融资难度已明显加大。国际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发布的数据显示,欧洲银行业2011年到期的债券规模总共为6540亿美元,但仅发售4130亿美元债券。而在以往五六年里,每年债券融资额度均为当年到期债券的1.6倍左右。
去年12月22日,欧洲央行向523家欧元区银行提供了总计约4890亿欧元(约合6257亿美元)贷款,向无法从公开市场上获得融资的银行抛出“救生索”。但由于市场缺乏信心,银行风险厌恶情绪增强,反而将闲置资金存回欧洲央行,导致欧洲央行隔夜存款规模连创新高。
此外,欧洲领导人还同意提前实施银行监管新标准。为在2012年7月前将核心资本充足率提升至9%以上,欧洲商业银行纷纷出售资产,收紧银根,这将造成信贷紧缩。如果陷入衰退的实体经济难以得到信贷支持,则有可能使欧洲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完)(综合新华社驻巴黎记者李明、驻布鲁塞尔记者崇大海、驻柏林记者胡小兵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