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太原12月19日电(记者刘翔霄)山西皇城相府每年都要迎来大批游客。人们来到这里,不仅可对皇帝老师的旧宅一探究竟,很多游客更乐意在皇城村的“家庭客栈”住上一宿——听闻鸡鸣狗吠,漫步乡间小道,别有一番滋味。
“一窝蜂”一词曾被用来形容中国人的旅游热潮。而当下,像皇城村一样,为了迎合中国人“慢节奏”的旅游需求,一些地方正在开辟越来越多的生态休闲项目。
在著名的“国际慢城”江苏省高淳县,据当地旅游部门统计,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到高淳旅游观光的人超过93万人,超过2008年全年的旅游人数,更远远超出了高淳全县42万人口总和。
而在“地上文物大省”山西,据旅游部门最新统计,5年以前这里的大部分旅游产品还都是文物观光类型,眼下生态休闲等新兴旅游产品所占比例已经接近一半。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山西省社科院旅游研究所所长李永宠认为,这是中国人生活越来越富裕的体现,是中国人旅游心态走向成熟的标志,也反映出人们的旅游方式更为多元化。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走马观花’,到现在更加注重生态休闲,旅游正在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李永宠说。
专家分析,最初人们旅游是出于好看猎奇,金钱和时间更为充足后,则会更加追求环境的舒适、精神的休闲,在大自然中调整身心。
这种心态的改变很多中国人深有体会。56岁的山西曲沃县居民张奇桂说:“八九十年代都是趁外出开会时顺路旅游。1986年冬天去了趟杭州,会后仅一天时间参观,我们一行人走马观花,一天内跑了六个景点,晚上脚底板疼得连觉也睡不着。”
现在,张奇桂的家门口也开辟了农业生态旅游区。前不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媒体热播后,张全家将下一个旅游地选在了西安农村,从那里开始品尝最原始的中国民间美食。(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