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明报
中日两国钓鱼岛争端持续升温,战争已呈现一触即发之势。据媒体报道,中国驱逐舰在1月19日和30日,在东海海域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对抗时,曾使用导弹发射火控雷达,瞄准日本护卫舰和战斗直升机。军事专家认为,这样的警告方式非常严重,也会泄漏己方机密,当时可能发生了某些特殊情况,且获高层同意采取上述非常措施。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于2月5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中国驱逐舰在1月19日和30日,在东海海域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对抗时,中方两度使用导弹照射雷达瞄准日本“夕立”号护卫舰和战斗直升机,并至少一次使用火控雷达。
《明报》引述了澳门国际军事学会会长黄东的分析,称除了用武器瞄准对方,火控雷达锁定是最接近战争行为的做法。这种手法较为少用,至少在公开新闻中很久都未听闻发生过这种事,在国与国的机舰交会中,不会随便动用火控雷达来锁定对方,一方面,锁定对方的下一步就是开火,比较容易导致“擦枪走火”等危险事态,警告程度相当高;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会暴露自身雷达的频率波段,“等于在漆黑的地方打开了手电筒,表示自己瞄准了对手,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在哪里,通常在和平时代,这属于军事机密的范畴,是不会随便暴露出来的。”
黄东分析,事件发生时可能有一些异乎寻常的状况,如日方不听中方警告长时间徘徊、日方本身做了一些威胁性的动作等,迫使中方无奈下采取这一措施。这类手段除非得到上级批准,一般不会随便使用,因此背后可能获高层同意及制定相应预案措施。采取这一动作之后,中方亦需重新调整战舰上火控雷达的频率,以避免可能的损失。
火控雷达其实包含了两个系统:雷达扫描系统和火力控制系统。火控雷达是通过雷达实现预警扫描搜索,获取防区雷达信息,然后火控系统会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将目标进行分类,给出威胁系数,高级的火控系统会给出武器攻击的选择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