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中国都市居民的“默声”烦恼
黄玥 任沁沁 刘刚
一个冒号“:”加一个括弧“(”代表什么?
对于经营着一家网店的周先飞来说,这是撇嘴的意思,意味着对方不接受他的报价。这是大多数中国都市年轻人都熟识的一个符号组合,经常出现在网络聊天和手机短信中。
每逢这种情况,周先飞会回以同样的符号,意思是“我很遗憾”。
网络和手机是周先飞与外界沟通最多的工具,他每天藉此完成数十笔订单交易。
即时通讯和互联网的兴起,改变着中国都市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的生活方式。公交车和地铁上,他们用IPAD看书、用MP5听音乐、用手机QQ聊天、或者埋头发着短信……
“朋友迟到,我可以用短信狠狠地批评他。”西南政法大学的“80后”女孩茹和说,因为面对面时她不忍心那么“严厉”。
这种不出声的交流被称为“默声”,年轻人们这样形容“默声”的特点:跟邻桌同事商量事情不必小声嘀咕唯恐惊扰领导,而换用了MSN;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问候,不再用昂贵的长途电话,改成了从网上下载短信;工作汇报不必浪费公司纸张油墨、不必担心老板脸色,一封邮件统统搞定,交流从此变得静悄悄的……
静悄悄中,很多传统的美好渐渐流逝。比如情义,“人际交流显得不那么重要。”茹和说,她更希望和朋友当面谈谈“迟到”的话题。
又比如生活的乐趣,“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的7、8个小时,其余时间都是手机、电脑做伴,有些单调乏味。”周先飞说。
“每天除了上课,剩下的时间就是上网,寝室4个人常常各干各的,都懒得张口说话。”在西南大学研究生欧泳如眼里,曾经经历的高中、大学时代的热闹美好的影像逐渐模糊,越发清晰的是机械穿梭于课堂、寝室、食堂的三点一线式校园生活。
“缺乏运动、沉迷电脑、宅在寝室、查资料、写论文在网上一气呵成……”欧泳如这样描述自己“贫乏”“沉默”的生活。
交流和沟通方式的改变,不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在一家外企咨询公司工作的常帅,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网上查资料、发邮件联系客户、做风险评估分析报告。“一到上班时间每个人都埋头‘潜伏’在电脑前,办公室安静得只剩下敲打键盘的声音。”常帅感叹网络世界热闹纷呈,现实环境却寂静到可怕。
社会专家指出,现在一些工作和娱乐都不必展开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只要借助网络、手机等外在工具就可以完成,电子化、信息化的沟通方式使人和社会缺少交流。
长期使用电脑和手机,人们逐渐对电子设备产生依赖,“网络电脑依赖症”应运而生。
“倘若没有电脑,店铺的交易无法进行,工作、生活全乱了。”常帅清楚记得,一次短暂的停电让他无所适从,触摸键盘才可以让他心安。
不仅如此,对于中小学生,电脑、手机逐渐成为新型“字典”。“遇到不会写的字,儿子就在电脑上用拼音打出来,不会去翻字典。”王女士念小学的儿子同样无法摆脱对电视、电脑的依赖。
人们每天发出无数条短信,但越来越多人却提笔忘了怎么写字;大家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现实的交往;人们从单位集体宿舍搬进商业小区,邻居之间少了以往的“热络”……“都市冷漠症”悄然显现。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都市冷漠症”源自社会生活压力,人们日益焦躁,缺乏安全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更多关注自我,而不是外在的他人和社会。“情感的缺失导致社会出现信任危机。”
对此,中国社会正在采取多项措施。2011年秋季北京国际长走大会,让“宅”一族们纷纷关掉电脑,呼吸户外新鲜空气;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邻居节”,为邻里之间搭建互相认识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重温守望相助的邻里文化。
“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不能忽视了现实情感的交流。”夏学銮说,无论时代怎样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能带来最真实的感觉,有人情味的社会才是美好的社会。“人类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而不要被它所牵制”。(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