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5|回复: 0

中国经济一直入不敷出 可能引发全球震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21: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IBTimes中文网
  

中国的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多年来一直入不敷出。同时中央银行的金融体系正充斥着宽松货币,有关这振奋人心的时代可能接近尾声的窃窃议论引起金融市场的震荡。

许多经济学家说,如果一些方面不做出改变,我们可能会在距上一次金融危机仅五年之后,遭遇另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这言论太陈词滥调以至于容易让人置之不理。经济学家和其他金融责骂者总是批评美国先管好自己。

但这跟美国无关。

开始引起很多人注意的是,相同的问题不仅在世界最大经济体上演,也发生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

是的,东亚发电机的最新经济“奇迹”--一个国家十年来每年发布的年度GDP增长都将近10%,很可能会站在自己的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这一危机只有一群相当孤独的所谓的中国熊多年在呼吁。

如今他们拥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公司。传奇投资者、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最近写了一个专栏,他认为中国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经济)不确定性”。索罗斯说,北京的增长模式“已经失去动力。”为了强调他的悲观,他写道:“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几年美国的金融状况有一些可怕的相似之处。”

问题是,在所有方面他都是对的。中国自1978年对外开放以来的增长弧度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从那时起进行了以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为基础,由中国最高领导人推动的经济改革。

但在2008年末,中国经济增长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当美国经济崩溃,发达国家迅速陷入衰退时,中国领导人惊慌失措。因为极度担心失业问题和可能导致的潜在动荡,特别是更为繁荣、依赖出口的东南部地区,于是中国开始大幅地在其经济上投钱。

这个国家已正构建大规模基础设施--高速铁路、地铁系统、桥梁--数量也翻了一倍。据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估计,整个经济系统的总债务从2008年GDP的125%上升到去年年底的218%。

在短短五年间,信贷从9万亿美元增加到24万亿美元,扩大了15万亿美元。正如Silvercrest资产管理投资公司董事、曾在清华大学任教的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指出,这15万亿美元是整个美国商业银行业的规模。

信贷热潮有其预期的效果。中国不仅避免了全球经济衰退,它自己也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不像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曾哀叹:“很多准备就绪的工作(他试图通过政府开支创造新工作)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蓄势待发。”在中国,基础设施工作蓄势待发,没有管理规章或麻烦的环境研究的妨碍。

危机得以或者看起来得以避免了,不少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相信大肆炒作的“中国奇迹”,吹嘘中国如何创建了一个优于任何西方国家的新的增长模式。19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启示是一清二楚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担心--索罗斯及其他人士明确表达了--是与日本非常相似。日本在1990年代初,债务驱动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的经济一直不景气。中国是在走相同的路吗?

在众说纷纭中,程致宇指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迹象,表明答案或许是肯定的。他认为,两次中国银行间贷款市场突然意外加息(一次在去年6月,一次仅仅在两周前),暗示中国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基础“正在崩溃”。

程致宇和其他人士都认为,它们反映出当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试图收紧资金流动性时(即便是轻微的),中国金融市场随之产生的恐慌。中国的银行对不断扩大的信贷供应如此上瘾,某种程度上主要是为了延缓不被承认的不良贷款的付款(日本的又一次阴影及其1990年代的“僵尸”借款人),以至于他们恐慌并在银行间市场寻求短期资金,推动利率的增长。

在这两次事件中,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介入,向市场注入巨额资金,来缓和人们的紧张,并使利率降低。程致宇说:“中国的领导人正驾驶着一辆失控的火车,他们不太知道如何让它停止。”

乐观些的分析师指出,债务总量相对于GDP而言没到无法承受的水平--至少目前还没到。

惠誉驻北京分析师朱夏莲(Charlene Chu)指出,中国具有这样的特性,“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能够管理更高的杠杆率。” 跟其他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官方对借款人和贷款人拥有更大的控制力,且有一个坚实的政策记录,以及一个(大部分)由国内资助的金融部门和封闭的资本账户,意味着在问题最初产生迹象时,中国不容易遇到“热钱”外逃,这曾在1990年代末在诸如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韩国等国家发生,引发了“亚洲危机”。

这一切都是事实,但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中国不控制信贷,经济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即使中国设法规避索罗斯最近提出的2008年那样的危机,朱夏莲认为,至少由于更大的资源直接被用于偿债,不断膨胀的债务负担将限制经济活动的开展。

换句话说,中国奇迹的日子正走向终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4 00: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