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特稿:思念与坚守——海外游子新春祈愿
新华社记者
春节是全球华夏儿女共同欢庆的节日,团圆则是它的永恒主题。然而,一年又一年,总会有些脚步踏遍世界的海外游子,因为要坚守岗位,因为要履行职责,无法赶回家中与亲朋好友过一个喜庆圆满的春节。不过,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年味儿,纵使远隔千山万水,为家人和祖国祈福平安也是这群舍弃小家、成全大家的普通人的共同心愿。
异国新春,不一样的年味儿
在海外过春节,或许没有锣鼓喧天的热闹,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但中国人欢聚在一起,总能有欢乐气氛,总能有年味儿。
80后外交官张磊去年4月刚派到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常驻,这是他第一次远离家人独自在巴基斯坦过节。虽然过年没有家人陪在身边,但今年张磊和使馆的大家庭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迎接马年到来。“这样大家都能感受到在使馆就像在家一样,”他说。
同样是80后的李云鹏是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随员,2012年刚参加工作的他也是首次驻外。由于阿富汗安全形势趋紧,春节假期小李只能呆在使馆里。不过,使馆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包饺子、游艺活动、乒乓球、台球比赛等,让大家热热闹闹过个年。
而在伊拉克,临近新春佳节,中曼集团伊拉克分公司5支钻井队的120多名职工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维护着正常生产。他们相约:当除夕之夜的钟声敲响时,各钻井班组将齐鸣1分钟汽笛,共同迎接新春到来。
姚开铧今年已是第二年在伊拉克油田上过春节了。30岁的姚开铧是中曼集团伊拉克项目部22队的带班队长。这里过年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节日期间加了几个菜,一顿丰盛菜肴就算是年夜饭了。姚开铧说,由于是连续生产,平时他们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过年期间也不例外。
在项目工地上,看不到五光十色的焰火,也没有喜庆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陪伴着他们的只有隆隆的钻机声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父母妻儿,心中的时时牵挂
在海外过春节,即便没能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心也与家人在一起。
对于远在黎巴嫩南部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第12批工兵分队官兵而言,春节期间心里满满的是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
“看,这是我的小宝宝!”第一次参加维和的排爆组上士赵林,指着刚出生女儿的照片,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赵林出征那天,妻子董薇正好临产,等他到达黎巴嫩,女儿已呱呱坠地,自己却未能看上一眼。
赵林今年服役期满,年底准备退伍,他不想让自己的军旅生涯留下遗憾,所以主动申请出国维和。“出国前已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可到了这边还是忍不住想他们,”赵林动情地说,并祈祝妻子和女儿春节“开开心心,平平安安!”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你!”视频里面,女儿的呼唤,让第3次参加维和的扫雷参谋张波鼻子阵阵发酸。出征那天,女儿紧紧抱住他的腿,怎么也不肯放手。如今出国已快半个月,张波无时无刻不在想她。
在张波看来,女儿过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我最担心的就是过春节我不在家里,她会非常想我,”谈起这些,这个在雷场上历经生死考验的“钢铁汉子”眼里蓄满了泪水。
即将踏入“五十知天命”的伍安强是中国葛洲坝集团伊拉克瓦西特省苏维拉市污水处理项目部的机械队长,由于项目施工需要,他跟项目部大部分员工一样,今年无法回家过春节,就连大年三十也要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值守。
老伍是湖北丹江口人,他说,最怀念的是在老家过年时,和4个兄弟姐妹以及各自家庭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团圆的场景。老伍已9个多月没见过爱人和儿子了,他最想对他的老婆说:“保重身体!万事如意!家里你费心了!”
坚守岗位,无怨无悔的选择
在海外过春节,虽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有使命职责在身的人们毅然选择坚守。
第5次参加维和的排爆组长阿罗天喜,已连续6年没能回家过春节。2008年春节期间,母亲因病离开人世,远在黎巴嫩的他对着家的方向,重重叩了3个响头,来不及过多悲伤,又继续奋战在工作岗位。2012年,阿罗天喜第4次参加维和时,唯一一个仅比自己大两岁的哥哥,又被一场车祸夺去生命。前不久,阿罗天喜又接到亲人电话,告知父亲生病住院。
此时此刻,阿罗天喜多想在家陪一陪病床上的老父亲,但人在海外,愿望无法实现。阿罗天喜只好把痛苦深埋在心底,用全身心工作来忘却痛苦。他专门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为父亲送上新年祝福,希望他好好养病。接到儿子的电话,那头的父亲显得有些激动,再三叮嘱阿罗天喜:“不要挂念家里,要好好干工作,努力为国争光!”
在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工作的李云鹏告诉记者:“虽然思念家乡的父母亲人,但总要有人坚守在工作岗位。”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工作的小张也说:“驻外工作有其特殊性,今年过年不能回家团聚,但自己能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为祖国外交事业添砖加瓦,为中巴关系发展贡献微薄力量,内心很是欣慰。”
“越是关键时候,越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质,”第12批赴黎维和分队队长唐兵如是说。的确,每一个身处异国他乡坚守岗位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也都有一份家国情怀。他们还有一个共同愿望,那就是: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更加幸福安康!(完)(执笔记者:海洋;参与记者:张淑惠、梁有昶、刘顺、王玉、赵乙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