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毒打孩童,教师骂脏话索礼,直至近期儿童性侵案频发,仅9月份以来就曝出多起引起全国关注的重大案件,教师成为主要犯罪人群之一。 多则新闻让许多人倍感愤怒的同时又让人胆战心惊。老师怎会如此“疯狂地失控”?校园师源性侵案频发究竟是哪个环节失守?校园里的儿童,我们该如何保护他们的安全?
师德滑坡 恶性事件频现
湖南湘乡潭市镇某小学教师曾某因涉嫌多次猥亵女生 ,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二十七班的班主任冯群超骂脏话索要节礼,川美教师王某因为对两名女学生的失范行为被处罚,一件件校园恶性事件的频发,让人愤怒更让人痛心疾首。师德的滑坡,是全社会心灵上的雾霾。事实上,关于一个群体的道德规范,我们不怕出现个别败类,怕的是败类成为风气。
教育阵地频频失守 教育阵地为何频频失守?防护链条如何断裂? 源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道德考察缺失。偏远地区的乡村中小学教职员工招聘困难,很多学校见人就要,导致部分任教老师在个人修养、法制意识等方面都有欠缺。 防范:中南大学社会学研究者李斌认为,家庭教育性教育普遍缺失,农村更甚。“家长很少主动告诉孩子,老师如果做出令你不舒服的行为,你可以说不。” 监管:学校监管机制缺失,存在盲点。在少年儿童性侵案中,加害人多以校长、教师等身份作掩护,以补课、谈话、罚站、改作业等理由为幌子,以诱骗、胁迫手段作案。而在大量农村学校,教学楼并未配备摄像监控和管理人员,导致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处置:封建观念无形中“掩护”了罪恶。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的调查显示,性侵案8成为熟人作案,最长的过了20年才被揭发。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妇儿心理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曾在4年中受理儿童性侵犯个案29起,其中“私了”不成才转公力救助的有7起,为孩子名声及今后生活不愿控告的有9起。 如何为孩子筑起“护栏”? 加强监管是防范犯罪发生的关键。李斌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尤其要重视开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和考察,对于有问题的教师要及时清退。“法律是最后一个手段,是事发之后的惩处。在此之前,从观念教育到监督管理,前两道防线必须筑好。” 出台有关师德的相关规范十分必要。但同时,我们不仅需要划出类似的法规“红线”,还需要明确日常行为的边界和规范。例如对学生“连说带哄”交流的界限在哪里?教师的何种行为可认为是越界和不正当的?该承担怎样的后果?希望有更充分的讨论,更明确的共识,让“狼老师”彻底失去藏身之地。清扫师德败坏的雾霾,我们不能等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