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科技部
2014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2014年2月26日考察北京工作时重要讲话、2014年8月18日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力度,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充分肯定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取得的成效,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中关村为全国创新驱动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兴起的历史机遇,通过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创造新的增长点,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2014年1-10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19.0%(预计全年企业总收入超过3.5亿元,同比增长17%);实缴税费1468.1亿元,同比增长29.2%;实现利润总额1931.6亿元,同比增长36.9%;实现人均收入149.5万元,同比增长14.2%。万元增加值能耗0.08吨标煤,约是同期北京市水平的1/5五分之一,全国水平的1/10十分之一。
二、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着眼于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深化落实国家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政策试点,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中关村试点政策推向全国。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充分肯定在中关村先行先试的金融、财税、人才激励、科研经费等促进科技创新一系列政策取得的积极成效,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将6项政策在全国范围推广实施,将4项政策推广至所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绵阳科技城。同时决定在中关村开展鼓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支持设立适应科技企业特点和需求的保税仓库等新的政策试点。
(二)深化实施“1+6”、“新四条”相关政策试点。深化实施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全国20家中央级事业单位被确定为试点单位,中关村有11家。进一步深化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实施新的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
(三)新承担一批国家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在国家部委支持下,新承担了一批先行先试政策试点。包括:为外籍人才90天内完成“绿卡”审批的特殊政策,成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局),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创新试点,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试点,进境动植物生物材料检验检疫改革试点,建设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率先开展全国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运用保险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推广应用,新一期的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支持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一轮商事制度改革措施。
(四)深入开展市级改革政策创新。深入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着眼于破除高校和科研机构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简称“京校十条”)和《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试行)》(简称“京科九条”)及其实施细则出台实施,同时在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推广应用、促进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服务业发展、设立创业孵化集聚区、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生物医药企业特殊物品出入境审批等方面,在中关村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三、经济结构优化凸显新特征
围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目标要求,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促进产业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发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和现代服务业试点,出台支持集成电路、大数据、软件和互联网、智能硬件、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等产业新兴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组建3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成立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等十余家产业联盟。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领军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局面。
2014年1-10月,中关村重点发展的下一代互联网等6大优势产业集群和集成电路等4大潜力产业集群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1.75万亿元,占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的比重达67.9%,其中,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总收入5242.9亿元、同比增长39.4%。现代服务业总收入1.64万亿元,占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的63.8%。
目前,中关村高端产业引领发展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互联网和大数据促进各行业特别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前沿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不断催生新兴产业。创造了新需求,增加了新价值。三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产业占据“微笑曲线”两端。
四、加快形成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支持培育车库咖啡、36氪、创新工场等一大批创新型孵化器发展,逐步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创新型孵化器已达27家,2014年新增入孵企业5972家。培育产业技术联盟110余家、行业协会组织60余家。实施中关村“创业中国”引领工程,金种子工程等创业支持计划,发挥创新型孵化器平台功能,支持高校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创业,支持初创期企业快速成长。全力推进“一城三街”(即中关村软件城、创业孵化一条街、科技金融一条街、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一条街)建设,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良好环境。
2014年中关村创业活动空前活跃,新创办企业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预计全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突破1万家。高校成为创业者的大本营。形成了“90后”创业者、“创业系”、“连续创业者”三支创业大军;大三学生创业形成的“中关村21岁现象”引发社会关注。天使投资人、创新型孵化器及创客组织共同构成中关村创业新生态。
五、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以协同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聚焦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经济区等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 深入津冀8个地市(区)和千余家中关村企业开展创新资源、合作需求调研,初步编制中关村服务京津冀区域创新合作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天津滨海与中关村科技园共建方案。
发挥产业联盟和行业领军企业的作用,谋划打造以“中关村数据研发服务—张家口、承德数据存储—天津数据装备制造”为主线的“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即在北京建设云计算创业孵化机构,在张北布局云中心与云服务平台,在天津布局工业设计、3D打印与智能制造产业。
探索以“公司+基金”的方式,搭建市场化的运营服务平台,引导创新资源高效流动和新兴产业合作布局。支持中关村企业在宝坻、石家庄、保定、秦皇岛等地区共建园区或特色产业基地。据不完全统计,中关村企业已在河北设立分支机构超过1000家,在天津设立分支机构超过500家。
六、全面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有关部委支持下,深化金融政策创新,落实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各项任务。 推出“展翼计划”、“零信贷”、“普惠保”等专项金融服务产品,设立中关村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和中关村小微企业债务性融资机构风险补贴支持资金,开展中关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商业承兑汇票融资试点。建设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平台,为100余家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平台服务300余万次;中关村数海大数据交易平台开始运营,数据调用突破20亿次;构建中关村百千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吸纳带动社会资金向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会员达到4900家,累计提供各类信用产品1.9万余份;中关村担保公司累计为企业提供约1200亿元担保融资、融资放大15倍。
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中资银行向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发放贷款2838.8亿元,同比增长100.9%。目前已有19家银行在中关村设立了近50家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民间机构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积极推进。截至2014年底,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252家,IPO融资总额累计超过2200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中关村地区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和披露的投资金额均占全国40%以上。
七、加快推进人才特区建设
按照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部署,落实全部13项特殊政策,进一步研究提出《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的若干措施》,正报请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审议。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重点支持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东、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等专家及团队研发转化前沿技术。不断加强人才服务,拓宽中关村企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政策适用范围,深入推进“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建设,新提供人才公租房1.3万余套。目前,示范区聚集留学归国人员逾1.8万人,外籍从业人员逾9000人,“千人计划”入选者874名、占全国1/5。
八、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
坚持全球视野,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面向全球发掘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脑干胶质瘤突变基因、摩擦电纳米发电机、三维感知、嵌入式FPGA芯片等大批前沿技术项目,加速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纳米纤维膜材料、量子通信等科技创新成果在中关村转化落地。
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百度设立了硅谷“深度学习研究院”,引进国际人工智能领域权威学者吴恩达担任首席科学家,并大力拓展海外搜索引擎市场;联想成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收购了IBM的x86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手机业务;京东和新浪微博等公司在美国上市,境外上市公司达95家;小米引进原谷歌全球副总裁雨果?巴拉担任国际化业务副总裁,在10余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产品,预计全年海内外营业收入突破700亿元。目前,中关村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560多家,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44项,在全球4G通信、移动互联网、高端显示等领域逐步掌握话语权。
九、下一步工作思路
2015年中关村示范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探索全面创新改革,谋划“十三五”发展大计,努力推动示范区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敢于担当,坚持在全球坐标系中找定位。坚持全球视野,在全球坐标系中找定位,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积极抢占全球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前沿阵地,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落实好承办国际科技园区协会(IASP)2015年会等工作,扩大国际科技合作。
(二)敢为天下先,当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田。配合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改革顶层设计,积极承担国家支持中关村新一轮的试点政策,探索在中关村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点。落实国务院同意在中关村开展的新的试点政策。
(三)把握时代特征,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重大机遇,聚焦高端产业发展,持续引领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潮流,通过前沿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发挥中关村的产业优势,实施“互联网跨界融合引领工程”。
(四)以重大试点工程为抓手,优化创业生态系统。实施中关村“创业中国”引领工程,推动创业服务新业态快速发展。发挥创新型孵化器的示范引领作用,支持高校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创业,鼓励和支持领军企业搭建创业孵化开放平台,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加快打造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创业中心。完善人才特区试点政策。加快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
(五)以协同创新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出台实施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共建方案。推动成立开发建设主体和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基金。推进“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建设。编制实施《中关村示范区服务京津冀区域创新合作行动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