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第五届圆明园论坛暨首都青年教师发展论坛17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一带一路”中的人民币国际化、中亚区域发展策略等议题进行研讨。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林民旺认为,印度在南亚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不容忽视,且已经加入亚投行。他建议,中国应尝试宽松的多边机制推动印度加入“一带一路”建设。
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驻沙特阿拉伯大使吴思科表示,“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在新时期的发扬和传承。印度在古代丝绸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中国要争取印度的合作、参与;同时也要客观看待印度的心态,“中国要有包容性、开放性,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才能走得更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徐飞彪认为,“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要求解开人民币国际化的内、外部约束,倒逼国内金融改革。
他指出,中国需要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稳步推进改革调整,创新外交与合作机制化解与域内各国摩擦,更要“运用东方智慧拓展新型大国关系”。
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宋立洪指出,“一带一路”强调开放、包容,这个倡议是借用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也是能够在世界上得到很多国家积极反响的重要原因。
他称,“一带一路”把欧洲经济圈联系起来,整个亚欧大陆都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一体化,无疑对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储殷认为,“一带一路”中,中国已经在中老铁路、中亚天然气D线二期工程等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中亚地区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谈投资和开发问题”。
前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姚培生也谈到中亚地区的重要性。他认为,若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纠纷不能解决,将对“一带一路”产生负面影响。目前“中亚的安全是可控的”,“但对未来要作好应对准备”。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金波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需要进一步细化与沿线国家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进而采取差异性的策略予以应对;要区分沿线不同国家的内部制度,将市场细分和受众分析做到位。
他认为,亚洲区域合作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要创造性地推动经济合作,“在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中,东盟参与合作的意愿依然非常重要,中国有必要继续深化和扩大与东盟国家的优势合作”。(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