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7|回复: 0

新常态下论调控:该出手时就出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8 00: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经济日报
   
t012973bc077481ecdc.jpg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平稳开局。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符合发展的规律和人们的预期,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妥实施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日益显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经济发展就可以袖手旁观,宏观调控可有可无。从国际经验来看,当经济处于去杠杆、去产能的阶段,容易出现消费低迷、投资停滞、信贷收缩,如果宏观调控此时完全作壁上观,经济增速将面临超预期下滑的风险。一旦增速滑出合理区间,落至潜在增速以下,不仅经济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还会影响公众的信心和预期。而如果公众对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受到打击,会继续放缓消费和投资的节奏,并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形成恶性循环。要打破这种循环,就必须用好政府“这只手”,财政政策也好,货币政策也好,该出手时就出手,及时纠正市场的失误,有效激发市场的活力,稳住信心和预期。
  当前经济运行处于敏感阶段,宏观调控处于关键时期,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改革和发展的信心;又决不可掉以轻心,忽视经济失速的危险。古人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宏观调控要有效发挥作用,时机很关键,力度很重要。从一季度情况看,一些主要指标回落幅度超出预期,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坚持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眼“双目标”,立足“双结合”,打造“双引擎”,进一步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及时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更加积极,在适当提高赤字的同时,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货币政策则要松紧适度,防止把稳健误读为紧缩,坚持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促进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该出手时要出手,如何出手有讲究。面对复杂的局面,做好宏观调控必须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出发,不断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防止把宏观调控的具体手段概念化、标签化、政治化。一是要抓紧落实和完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措施。在稳定宏观政策取向、落实已出台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切实做好财政政策加力增效、货币政策松紧有度,防止经济运行惯性下滑。二是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注重发挥三大需求的协同拉动作用,加快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化解过剩产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在调整和创新中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三是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协调性。加强财政、金融、价格、产业、投资、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把握好政策力度和出台时机,防止政策信号相互矛盾、效果相互抵消。四是注重供需双向调节、分类施策指导。既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又要高度重视抓好供给管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面临的突出矛盾,实施差别化的政策,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突破制约发展的难点问题。
  宏观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困难很多,形势复杂,宏观调控每落一子都要慎之又慎,但需求和供给兼顾的方向不能改变:既要使短期需求保持在合理水平,避免经济增速惯性下滑,也要和改革相配合,进行供给管理,提升潜在增长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既稳住信心,又提供宽松适宜的环境,微观的创业创新才会更有活力,宏观的转型升级才会更加顺利。  本报记者 张 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3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