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6|回复: 0

中医诊疗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4 21: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说到中医的诊疗原理,我们就要追溯到最早的中医专著。《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蕴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医学著作。又称《内经》。现分为《素问》、《灵枢》两书。《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汉书•艺文志》记载医家经典十一家今仅存《黄帝内经》一家,原因待考。其中失传的包括黄帝外经。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七经”来看,当时与《黄帝内经》并存的,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


我个人觉得《黄帝内经》在解释这个病理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大环境解释并治疗疾病,有点哲学的意味。所以《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以生理病理来看,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阴精”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现象,就会生病。就诊断治疗来说,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 从以上所说来看,中医是离不开阴阳来说理的。《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二字。 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这是生克变化规律,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等等广泛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理论体系,指导着医学与临床实践。如木克土,联系五脏,肝属木,脾属土,那么肝就可以抑制脾,治脾往往肝脾治,因而有“扶土抑木”的原则。再如,肝色属青,味属酸,如有面色发青,喜食酸味等见症,一般可诊断肝经受病。象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总的说来无论在诊病、辩证、治疗、用药等各方面,都离不开五行学说的。


《内经》认为,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衰亡,都根基于运动,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而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动静的辩证转化决定了万物的生长化收藏。


《内经》认为,运动普遍存在于天地间的万物与人类之中。万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节律。个体生命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人体的气血依昼夜十二时辰,从手太阴肺经到足厥阴肝经进行着如环无端的循环运动。疾病有着沿五脏、六经传变及“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运动规律。


《内经》并不是一般地谈变易运动,而是结合医学特点发挥出一套气化学说。气化是气机活动变化的简称。气化一词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其文曰:“各从其气化也。”


《周易》运动变化产生万物的思想,为《内经》气化学说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泰卦,乾下坤上,象征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是气机理论的滥觞。


《内经》认为,无论自然界还是人体都存在升降出入的气机循环运动。《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认为升降出入是万物存在的条件。


中药治病的方法大概可归为两类——扶正与祛邪。内伤疾病多用扶正法,外感疾病多用祛邪法。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进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因为每一种病的诱发因素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各类不同的病,治疗病理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病的治疗医理。

糖尿病

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消渴篇对“三多”症状亦有记载。消渴症的成病机理主要是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消渴是由肺、胃、肾三脏热的阴亏,水谷转输失常所致的疾病。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二者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病变脏腑在肺、脾、肾三者之中可各有偏重,互相影响。上焦肺燥阴虚,津液失于输布,则胃失濡润,肾乏滋助;中焦胃热炽盛,灼伤津液,则上灼肺津,下耗肾阴;下焦肾阴不足,上炎肺胃,致使肺燥、胃热、肾虚三焦同病。早期阴虚火旺,中期伤气出现气阴两虚,晚期阴损及阳导致阴阳双亏。由于阳虚或气虚不能帅血而行,加之阴虚火旺煎灼津液,病程中可出现血瘀征象。肾阴不足,肝失濡养,目无所养,可导致目干目涩,视物昏花,甚至失明。营阴被灼,内结郁热,壅毒成脓,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成痰,痰阻经络或蒙蔽心窍而为中风偏瘫。肾阴不足,阴损及阳,脾肾阳衰,水湿泛滥,成为水肿。阴液极度耗损,导致阴竭阳亡,而见神识不清,皮肤干燥,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等危候。


对此,中医给出的治疗方案是:
一、        辨证论治
(1)阴虚燥热:
治法:养阴清热。
方药:消渴方加味。方中重用花粉以生津止渴;配以黄连清心降火;生地,藕汁,人乳汁,百合养阴润燥增液;姜汁佐以和胃防苦寒伤胃。
如口干甚者加麦冬,葛根各10g;津伤便秘者加决明子30g;燥热便结加大黄3~6g。
(2)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饮加味。方中人参补益元气,生津止渴;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津生液。
若乏力、自汗、气短较重者加生黄芪30g;多食善饥者加玉竹10~15g;口渴甚者加花粉30g。
(3)阴阳两虚:
治法:温阳育阴。
方药:金匮肾气丸。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引火归元;六味地黄滋养肾阴,阴中求阳,协调阴阳。
若夜尿多或尿如脂膏者加益智仁、茧丝子、生白果各10~15g;少尿或浮肿者加生黄芪30g、白术10g、防己10~20g;五更泻者加补骨脂10~15g、吴萸10g、肉豆蔻10g;阳痿早泄加仙灵脾10~15g、仙茅10~15g。
(4)血瘀兼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方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如血瘀证轻者可用上方加丹参,益母草各30g;血瘀证重者则加水蛭 10g、全蝎3~5g。
(5)阴阳欲绝(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 治法:救阴回阳
方药:生脉散加味。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回阳救逆;麦冬、五味子敛阴生津,清热止渴。
若脉微欲绝者加附子10~15g以回阳救逆;若燥热炽盛内陷心包,内闭外脱者可酌情应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热开窍。
二、验方:
(1)黑豆汤:黑豆(炒)调天花粉等份为未,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30~50粒,一日两次,治肾虚消渴。(2)玉壶丸:瓜萎根、人参等份为末,水丸如梧子大,每服30丸,麦冬汤下,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3)干冬瓜瓤: 30g,水煎服,治消渴心烦。(4)生芦根粥《中国药膳》:鲜芦根30g、粳米50g,以水1500ml煎芦根,取汁1000mL煮粥食之。(5)瓜蒌根冬瓜汤《中国药膳》:瓜萎根,冬爪,炖汤饮用。(6)猪胰汤《中国药膳》:猪胰子加苡米30g、黄芪60g、怀山药120g、水煎服。

三、气功:
气功可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能够调节阴阳以达平衡。一般分动功和静功两大类。糖尿病常用静功如①吐纳法:即有意识的呼吸训练,包括胸式和腹式呼吸。②意守法:即把意念集中到身体某一部位,达到入静,舒适的境界的练功法。③放松法:有意识地让身体逐步自然放松的练功法。练功时,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双目轻闭,排除杂念,舌抵上鄂。
气功流派较多,多有专著介绍。练功时最好在有经验的气功师指导下练习,以免出现偏差。


胃病

 据《药物与人》介绍,胃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学上称之为“胃脘痛”,胃脘的部位是指上腹部,一般俗称为心窝部,胃脘痛即指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疾病,现代医学所诊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出现类似症状者,都在此范畴,因胃脘痛的病因及症状各有不同,故治疗用药也有所区别。  胃痛的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胃痛属实者,治以祛邪为主,根据寒凝、食停、气滞、郁热、血瘀、湿热之不同,分别用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诸法;属虚者,治以扶正为主,根据虚寒、阴虚之异,分别用温中益气、养阴益胃之法。虚实并见者,则扶正祛邪之法兼而用之。

辨证论治:
1.寒邪犯胃证:胃脘疼痛暴作,恶寒喜暖,呕吐清水痰涎,得温熨则痛减,遇寒则痛甚,口和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良附丸加吴茱萸、木香、苏叶等。
2.胃热炽盛证:胃脘灼热疼痛,身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清胃泄火、行气止痛。清胃散加减。
3.肝胃热盛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泻肝清胃、行气止痛。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
4.肝胃不和证: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不畅而作痛,舌苔多薄白,脉沉弦。疏肝理气、和中缓急。柴胡疏肝散加减。
5.湿热中阻证:胃脘疼痛,身热不扬,身体困重,口苦而腻,纳呆,大便溏薄,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湿。行气止痛。清中汤加减。
6.食滞胃肠证: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消食导滞。保和丸加减。
7.瘀阻胃络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如针刺,食后痛甚,或见吐血便黑,舌质紫暗,脉涩。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膈下逐瘀汤加减。
8.胃阴虚证:胃痛隐隐或灼痛,嘈杂似饥,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滋阴益胃、通络止痛。益胃汤加白芍、百合等。
9.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时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温补脾胃。黄芪建中汤加良附丸。

对症处理:
1.常用中成药:九气拈痛丸、香砂养胃丸、胃肠安丸、陈香路白露、元胡止痛片、胃苏冲剂等。
2.常用止痛中药:金铃子、玄胡、白芍、乌贼骨、良姜、青木香等,可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选用。
3.针灸疗法:取穴常用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中脘、上脘、下脘、关元、神阙等穴,针刺或艾灸。
4.按摩疗法:脘腹部中脘、气海、神阙、天枢,背俞穴如肝俞、脾俞、胃俞,以及足三里等按摩,节律中等,轻重适度。或用超声波、红外线、热敷等理疗。
5.西医治疗:可选用胃舒平、胃得乐、乐得胃、甲氰咪胍等抗酸或抑酸药;普鲁苯辛、胃疡平、胃复康、安胃灵、东莨菪碱等解痉剂。



(根据互联网材料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4 10: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