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6|回复: 1

董桥传真信五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6 08: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桥传真信五通

董桥传真信五通

       董桥冠之为才子,一点不为过。他自幼修习古诗词,习练书法,会弹钢琴,读书广博,见多识广,到如今都开花结果了,成了两岸三地著名的散文家。这样说还是有点窄了,应该说是华文区最著名的作家。他的书卖得很好,更有甚者,那些喜欢他的书又有藏书爱好的人,更是以高价求得他的签名本。有人组织他的签名本去大陆网上拍卖,编号1的那本多以四五千元拍出。很巧这位“董迷”,我认识,在香港新亚书店的拍卖上,看到存世甚少的《在马克思的胡须丛中和胡须丛外》(非签名本),就被香港一位藏书人以五千多元购去。连那本没签名的《小风景》现在也卖出八百元了。所幸我有他整套的散文集子,或题签或题赠。他的散文集最初两本由香港出版,后来的几本由台湾出版,再后全归了牛津,最初的那几本其它出版社出的书也由牛津编辑整理再版了。

  有了电脑之后,传真机没落了。二十多年前传真机可是编辑的利器,传稿及与作者通信都既方便又快捷。可惜的是那些信很难留下来,一般看完就丢,留下的很少。留下的,字迹都退化变白而看不清了。近日翻抽屉,竟然翻出董桥五通传真信。或许压得很实,字并未全退白,还看得清。今录下也是珍贵的史料了。

  二O O三年,董桥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我任文学杂志《文学世纪》主编。当编辑的总想拉到名家的好稿,于是有了下面这些“传真信”。与董桥初识时,他从英国回来出任《明报月刊》总编辑,我在第三度复刊的《良友画报》任执行主编。由于《明报月刊》的经理哈公,是认识的福建同乡,他曾介绍我的一篇写书法刻印家的文章给董桥发表,我们相约在铜锣湾的一间印度尼西亚餐厅吃饭,从而认识而成了朋友。那是1985年,转眼间己是三十多年的事了。

  他实在太忙,对文章又执着不随便落笔,所以他曾许愿“万一忽然可以有点闲情,一定给你绣几句细活”,当然是泡汤了。

  古剑兄:

  示拜悉,谢谢。

  报馆编务、业务部都要理,我每星期写三篇专栏已经够吃力了,其它文章不太可能兼顾了。你知道我不随便写,要随便写,一天写三篇都没问题。当然,万一忽然可以有点闲情,一定给你绣几句细活。

  《从前》还有得写,将来退休再说了。牛津在弄插图本的《小风景》,夏天也许会出,出了一定送你一本。都是我收藏的字画,那是我工作之余的生活乐趣了。

  写施老的《晚香》影印给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于 2015-11-30 04: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1 2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