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性改革为明年经济工作定调开道
伴随“十三五”来临,明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入了又一个重要窗口期,稳增长、促就业、增收入、扩内需依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现供需两端的新平衡,实施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务必同时发力,尤以供给侧改革务求获得重大进展。
为期4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昨天闭幕,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梳理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强调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会议确立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行将过去的2015年,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喜忧参半:一方面,经济新业态、新内需、新增长动能不断涌现,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就业状况和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提升,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对外开放持续推进,筑就了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另一方面,多数行业产能过剩,经济通缩日趋明显,企业尤其是实体经济类和传统服务经济类企业经营普遍困难,财政增速持续衰减,资本市场震荡过大过频,银行坏账不断积累,金融风险日益凸显,社会各界对宏观经济的阶段性前景产生了各种疑惑和不安。就此,今年的成绩应当予以肯定,对眼下及未来两三年的困难,必须充分估计和正视。
明年是“十三五”起步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针对当下国际国内日益复杂、困顿的经济运行态势,针对当下社会各界担心中国经济、失稳、失速,会议对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了创新性理论概括,对明年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作了前瞻性和系统性政策安排,奠定了社会各界看好明年经济发展继续行稳致远的心理预期。
伴随“十三五”来临,明年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入了又一个重要窗口期,稳增长、促就业、增收入、扩内需依然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题词,实现供需两端的新平衡,实施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务必同时发力,尤以供给侧改革务求获得重大进展。
为顺利实现明年经济发展目标,在削减过剩产能、房地产去库存、金融去杠杆化、降企业运营成本、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短板等五大领域,结构性改革要有整体性、全局性的突破。在中央政策基调十分明了的情形下,市场、企业、社会、政府能否就此合力而为、向相而行,尤其是地方各级政府能否不打折扣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略,显得尤为关键。
眼下,过剩产能主要沉淀在地方,削减过剩产能,不可避免会影响地方就业和税收,地方所实际承受的压力和面临的“疼痛”远大于中央。房地产去库存,鼓励农村居民尤其是已在城市(镇)长期工作的农民工买房,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其最大的难度就在于,本不宽裕的地方财政能否为农村居民进城买房“牺牲”部分税收。金融去杠杆化,与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遏制地方政府发债冲动、推进企业债务重组、消化银行坏账、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范各类互联网金融创新等,客观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抵触”和“彼此对冲”,尤其是灵活加稳健的货币政策之拿捏,其分寸把握十分不易,如果引导与监管跟不上,新增货币投放有可能进一步“流”错地方,以更大规模进入资本市场作短期投机,导致实体经济进一步“失血”而市场流动性过分充裕,致使货币需求与实际流向的进一步脱节和背离。
再至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尤其是从事实体经济运作企业的运营成本,继续减轻实体制造企业和传统服务企业所承担的各类税负费负,加大专项财政补贴力度等,都成为必须的政策选项,但这些都需要地方财政投入更多真金白银,这无疑会令已跌入个位数增长的地方财政更显捉襟见肘。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短板,最大的现实挑战在于扶贫攻坚如何做到定向、定点以确保精准,地方政府为此投入的实际财力、物力,都将直接影响扶贫攻坚的真实效果。
此外,会议再次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本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对政府自身改革、自我限权、主动让利于企业和社会,都形成了更大的考验与挑战。有鉴于此,明年以削减过剩产能为首的五大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虽已有量身定制的“五大政策支柱”予以配套确保,但实际效果将取决于任务与政策如何层层落实。
尽管明年经济工作依然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但作总体判断,机遇和前景更为可期。如果全国上下鼓足信心,挑战可破,困难可克,到明年年底,宏观经济运行趋稳趋好的态势当更为清晰。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