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雾霾频现 从可控的能做的事入手
入冬以来,东北、华北乃至黄淮地区都遭受了雾霾袭扰,各地红色预警此起彼伏,空气质量俨然成了人们的心肺之患。
雾霾来势汹汹,范围巨大,与超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相关。从统计数据上看,2015年可谓近十几年来厄尔尼诺作用最强的一年。自去年11月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风速平均约为1.9米/秒,较常年同期偏低5%;空气相对湿度显著增加,较常年同期高21%,污染物颗粒吸湿增长,导致能见度降低。按理说,正常的逆温层应该在1000-1500米左右的高度,但北京去年甚至出现过最低200米左右的情况。静稳空气如大盖子般罩在城市上空,污染物吹不走也不能向空中垂直扩散,在同等排放强度下,PM2.5浓度上升也就难以避免。
从目前来看,北京面临的不仅是雾霾治理这项长期任务,还有在强厄尔尼诺环境下的冬季采暖季如何最大限度保证空气质量这项攻坚任务。相较平常,冬季供暖燃煤是绝对的排放增量,不可避免。数据显示,冬季燃煤对京津冀PM2.5的贡献率在1/3以上。而就北京来说,巨大的机动车保有量本就是排放的主要来源,在PM2.5浓度积累阶段,其二次转化更会进一步加重污染程度。高排放长期积累,再加之不利污染物扩散的地理条件,雾霾就会频繁到来,这些都让北京的治霾工作变得更加艰巨而复杂。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法,改善空气质量不能只靠“借东风”。超强厄尔尼诺之下,天不帮忙,就需要人更大的努力。地理禀赋天然生成,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短期无法改变,供暖燃煤也只能逐步做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都是“不可控”硬约束。而要在短期之内提升“气质”,就必须在其他可控的方面做文章。
雾霾频现,归根结底是排放过多。反过来说,减少了排放,就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根据本市2014年发布的源解析结果,北京全年PM2.5来源中本地污染排放贡献率占64%至72%,其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贡献”最大。在近些年的治霾实践中,我们也恰恰是努力从这几方面着手应对。在去年12月初的严重污染过程中,北京两次发布红色预警,限行限产停工举措效果明显。这充分说明,只要把可控变量把握好,就能够对空气污染起到良好的削峰效果。
冬季还未结束,供暖还在继续。在超强厄尔尼诺之下,让我们从可控的、能做的事入手,每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自觉约束个人过度排放行为,以积少成多、齐心协力的坚持,定能换得蓝天白云长驻京城。
来源: 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