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古style年礼回潮“二次元”人类年礼都送什么
南怀瑾老先生曾给姚仁喜的夫人任女士写《小言》提到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亦正处于不古不今,不中不外的转变之中,大家莫衷一是。不过好在,虽然凑着洋人的节日的热闹,可也没有抛下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归属。复古年礼潮的回归,正是我们对传统的回寻与致敬,越来越多的“旧”事物在被多年冷落后,摇身一变,以“新”的面貌被呈现、被解读。年轻人开始重复祖辈讲求的“规矩”,但又不局限在“规矩”中固步自封。一盒小小的年礼,我们看到新时代的创意在旧传承上的化学反应,无论是包装的巧思或是内容的不拘一格,都试图在“盘活”故纸堆中的物事。
“二次元”人类年礼都送什么
在影视书籍等文艺作品中,我们常能看到有关春节送礼的场景,或热闹温馨,或别具心意,可以从中看出,不同的人际关系决定着年礼的内容。
《红楼梦》 看大户人家是怎么送年礼的
贾府的压岁钱
“用一百五十三两碎金子铸了二百二十个小锞子,有梅花式的,有海棠式的,还有笔锭如意、八宝连春等不同样式。”
黑山村乌庄头送的年礼
“大鹿30只、獐子50只、狍子50只、暹猪20个、汤猪20个、龙猪20个、家风羊20个、鲟鳇鱼2个、各色杂鱼200斤、熊掌20对、鹿筋20斤、鹿舌50条、榛松桃杏穰各2口袋、银霜炭上等选用1000斤、御田胭脂米2石、碧糯50斛……折合银子有二千五百两之多。”
北静王送来的字联与荷包
“人回:北府水王爷送了字联、荷包来了。贾珍听说,忙命贾蓉出去款待, 只说我不在家。”
《琅琊榜》看宫廷内是怎么送年礼的
皇帝赐年菜鸽子蛋
旧时宫廷过年的一些习俗,包括皇上休朝,也包括赐年菜,也就是在大年夜时奖励给一些有功劳的臣子们一道菜,显皇家重视。皇帝说穆王府多赐一道鸽子蛋,高湛传旨给蒙挚的时候说了,今年年菜13道送到12个府邸。
静妃送点心盒子给梅长苏
兰心蕙质的静妃十分擅长制作各种小点心,比如太师饼、杏仁酥等。自从发现梅长苏就是林殊后,她隔三差五地让靖王捎带点心盒子过去。当然点心盒子里从来不放榛子酥,因为林殊对榛子酥过敏。静妃娘娘的一片苦心,成为小飞流过年时最爱吃的点心。
张爱玲《创世纪》 看民国青年男女是怎么送年礼的
“他今天索性送了个蛋糕来,大请客。格林白格太太吃了倒是说好,原来他费了一番心,打听他们总是那家买点心的,特为去定的……蛋糕里夹着一层层红的果酱,冷而甜……旧历年,他又送礼。送女朋友东西,仿佛是圣诞节或是阳历年比较适当,可是他们认识的时候已经在阳历年之后了。潆珠把那一盒细麻纱绢,一盒丝袜,一盒糖,全部退了回去。 耀球第二天又把礼物带了来,逼着她收下,她又给他送了回去。末了还是拿了他的。”
鲁迅《故乡》看贫寒人家是怎么送年礼的
小说中的“我”在春节期间回故乡,遇到了少年时的玩伴闰土。闰土给老爷带来了一点土特产作为年礼:“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下午,“我”让闰土把老屋里能用的东西挑走,“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这也算是回礼了。
节气与风俗是相辅相成的
十二月一到,就要准备过年了。
过年的准备工作很多,小孩最高兴的是采购年货,有自家用的,也有作礼品的。一般的年货总不外乎桂圆、荔枝、核桃、枣子、雪枣、寸金糖(一种外面拌上芝麻、内有糖粉的管状糖食,约一寸长,色金黄,故名“寸金糖”,吃起来香脆甜蜜,是杭州特产)、长生果、酱鸭、咸肉、火腿、海蛰头、皮蛋、干贝、发菜、醉蟹、糟鸡、糟鸭等等。街上到处是忙碌的人们,挑的挑、提的提,将年礼送这家、那家的,礼来人往,好不热闹。
十二月廿三下午要送灶司菩萨。那时家家灶上都有一尊灶司菩萨。灶司菩萨是监视家中一切事项的菩萨,每年年底要回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他负责的一家的善恶诸事,所以没有人敢得罪灶司菩萨。那天下午,先在灶司菩萨前供上几十盆菜点。还烧一顶纸花轿,送灶司菩萨上天。到除夕,再供他一次,接他回来。送灶时的供品中必有一种小的糖圆子,叫“亮眼汤圆”。大概叫灶司菩萨吃了眼睛看得清楚些,不要讲错。供完灶司菩萨以后,全家大小也都要吃几粒,以求明目。供灶的点心中还有一种什锦糖叫“灶糖”。据说灶司菩萨吃了,嘴巴就被糖封住。到了天上,玉皇大帝问他那家人家一年如何,他就只会说“灶糖、灶糖”(即“照常、照常”的谐音)了。可见中国人自古就知道怎么开后门、贿赂干部。不但对人可以这样,而且也能依法炮制用来对付菩萨!
在《清嘉录》中也有关于送灶的记录,但在吴地是廿四日送灶。也有以糖黏牙的事,但称这种糖为“糖元宝”。还“以米粉裹豆沙馅为饵,名‘谢灶团’”。而且,还要请僧尼来主持送灶仪式。念经拜祭之后,要将主人姓名填上去,以便让玉皇大帝知道是哪家的灶神来汇报了。然后烧纸做的车马、轿子,再在灰烬中拣出未烧尽者,纳还灶中,谓之“接元宝”。还要把稻草切成一寸长短,和之以青豆,撒在屋顶,叫“马料豆”。撒剩的马料豆吃了据说也可明目。这些风俗已与我小时很不相同了。
年廿六半夜要请财神。整个的猪头、鸡、鸭、鱼、肉供满一桌。供到半夜,放花炮送财神。这些拜祭之事都是男人的事,女人不用参加。但是那晚合家都要吃鸡汤年糕,喝酒、吃菜,到半夜一两点才睡。这时,离新年越来越接近了。庆祝活动越来越密,小孩也就越来越兴奋起来。
二十九日开始,要供祖宗的画像了。这些画像叫做“神像”。我们房里请的老师平时住在我家。我们招待老师住的是一个三开间的厅堂。十二月半,老师回家度年假去了,账房先生和工人就将那个厅堂收拾一番,把神像挂起。我们家自从迁到杭州已有八代,所以祖宗神像挂起来有满满的一厅。每个像前都供香烛、食品。各房负责轮值一年。轮到我们一房时,我看见母亲把糕点、粽子、桂圆、荔枝、花生堆得高高的一盆盆,也很想试试。但我母亲总不许我动手。直到我十三四岁时,母亲才开始让我学做这些事了。后来,每年这些事都归我来做,也算是个帮手了。
到了大年夜,在供桌上放上鸡、鸭、鱼、肉、水果、糕点,然后各房男女老小都要来厅上拜祭。但拜祭时男女不见面。男的拜了两遍之后,退避到别的房间,女的才出来拜。等男的拜了三次就烧锡箔送祖。于是,吃年夜饭。
仆人们是在年廿九吃年夜饭的,吃十个菜,叫“十碗头”。吃年夜饭也叫“分岁”。主人家是在大年三十分岁的。菜点很多,我已记不起具体有什么了。只记得桌旁一个茶几上放有一个蒸笼,里面有蒸熟的、用稻草一张张隔开的春卷皮子。吃时内夹春笋、肉丝、韭芽黄。还有油炒的黄豆芽、萝卜条和雪菜,叫“如意菜”,因为黄豆芽形状像如意也。甜食则总有“藕脯”,就是用红糖、红枣、老菱肉、白果煮的甜菜。过年,藕是必吃的,因为藕中有很多孔洞,叫“路路通”,象征一年万事通顺也。年夜饭当然也有鱼,但是总是最后拿上来,不吃的,象征“年年有余”。
吃了年夜饭又要等候新年的到来,叫“守岁”。《清嘉录》曰:“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风俗。杜甫有诗曰:“守岁阿戎家”;东坡也有诗曰:“欲唤阿咸来守岁,林乌枥马斗喧哗”,皆是也。守岁时,大人们在谈笑,小孩们可以自由玩耍,气氛特别欢乐。但是往往不到半夜,孩子却已经支撑不住而睡去了,醒来则早已换了一年,大了一岁!
有些过年的风俗习惯,现在即使在中国也已消失,不要说我已生活在南半球,不再可能会有这些庆祝活动了。现在回想这些事,都成了过眼烟云,真使人感叹万千!
在洒金红纸中的年礼祝福
贴门神、供灶神、张对联,是风俗,更是朴素的劳动人民对来年的祝福。
年画不只是审美更是祝福
南怀瑾老先生曾给姚仁喜的夫人任女士写《小言》提到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亦正处于不古不今,不中不外的转变之中,大家莫是一衷。不过好在,虽然凑着洋人节日的热闹,可也没有抛下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归属。当然这其中也有些天人合一的意思;而另外一部分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仪式感。
小寒忙买办,大寒忙过年。一旦进入小寒,就是腊月了。从小寒开始就要为“新年”的仪式感做足准备。富贵之家可以锦上添花,贫苦人家亦会蓬荜生辉,买买买总是皆大欢喜的。琉璃、铁丝、油彩、转沙、碰丝、走马、风筝、剪毛、口琴、纸牌、升官图、江米人、太平鼓、响葫芦、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买办一切,为之忙年。——沈太侔《春明采风志》
春联很能体现家门的文化素养,挑春联时一定要多念几遍,读起来悦耳、上口、舒服为佳。另外春联切忌“合掌”,“合掌”就是指语义重复,浪费笔墨。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即为“合掌”。贴对联,首先要学会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门福必须是正福,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倒贴福字主要在两种地方:一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用“福至” 来抵消“福去”,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门神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贴门神要注意两张门上的人物脸是相对的,不要贴反了。老式建筑的大门都是对开的两扇门,门神正好一边贴一张,现在的住房如果是单扇门,两张门神只能贴在同一扇门上,粘贴时要注意位置的美观大方。门神皆甲胄执戈,悬弧佩剑,或谓为神荼、郁垒,或谓为秦琼、敬德,其实皆非也。但谓之门神可矣。夫门为五祀之首,并非邪神,都人神之而不祀之,失其旨矣。——《燕京岁时记》
灶神的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或是“护宅天尊”。相传他是上天派到每一户人家,专司记录每一家的善恶行为,并且于农历的腊月二十四日要离开人间,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所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灶”,今年在公历2月1日。旧时要用稻草扎一草马作为灶王爷的交通工具,还将糖瓜用火融化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只限于男子罗拜灶王爷,女子打扫炉灶即可。
莲和鱼都是流传极广的装饰形象,如《连年有余》图。它由莲花与鲤鱼组成,借莲与“连”、鱼与“余”的谐音,表达人们生活优裕、财富有余的愿望。客厅挂鱼画招财,广东习俗以“水”为财,而鱼又有着年年有余、连年有余的吉祥喻意,所以连年有余图最适宜挂到客厅或办公室的北方或者东方。
五路财神分别为赵公明及其四位义兄弟或部将。除了中路为武财神赵公明外,其余四路为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受到了五行观念的影响,认为天地广阔,财宝当然也要区分处理。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财神像一定要挂在吉方位置,如财位上可以。不宜挂到凶的方位上,否则不会添财进禄,反而不利。首先要做到不向厕所、不向房门、不向饭桌。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