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新能源汽车市场最火的一件事是什么?是特斯拉的model 3上市。截至到目前,Model3的全球预定量已经突破40万辆,远超公司预期。分析认为,特斯拉Model3以其优异的性能、先进的无人驾驶功能(Autopilot)以及直销的销售模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在众多车型中脱颖而出,销量有望继续攀升,并有望继续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这款车型上市最让人震撼的是什么?是超低的价格。特斯拉汽车公司在加州的拉斯维加斯设计中心举行了旗下第 4 款电动汽车Model 3 的发布会,并宣布该车的市场销售价格为 35000 美元起售,这个价格按照当前汇率大约折合人民币 22.77 万元的起售价格。这个价格比市场原来预期的价格还有令人震撼。一款已经在豪华纯电动车市场上获得不俗业绩的特斯拉公司,怎么可能在市场上要卖出这么低的价格呢?
需要知道的是,中国市场上中国自主品牌的电动车的价格都是在二三十万元人民币以上。只是因为有中央与地方两级的财政补贴,才使得价格回落到10多万。
因此,假如排除掉补贴因素的话,中国自主品牌与特斯拉又如何能够竞争取胜呢?中国自主品牌最大的优势显然就是价格,但是特斯拉却把产品价格拉低了很多。考虑到特斯拉的品牌与中国人有些“外国的月亮更圆”的因素,一旦特斯拉卖到中国市场,那将是一个怎么样的场景呢?
为什么中国的电动车的价格就要比特斯拉的产品价格贵许多呢?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但是,两个方面的解释都不利于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个方面,中国自主品牌在成本控制方面比较没有经验,导致了前期研发、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最终使得产品价格很难有更多的下调空间。如果是这样的因素的话,这说明中国自主品牌的技术与管理居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第二个方面,可能是中国自主品牌定价考虑的因素不仅仅有市场消费者与成本方面的,也有政策方面的。目前,中国对于电动车的销售给予大量的补贴。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本来是希望能够帮助汽车企业消化前期过大的成本,以使得产品价格不至于太高,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显然,一些汽车企业利用政策不是作为扩大市场,而可能是将补贴就作为盈利或者回本的重要通道。也就是说,汽车企业可能会因为补贴因素的存在,制定脱离市场实际的价格,其目的不仅仅是要获得订单,更是要获得补贴。
这可能就是造成中国电动车价格在市场上过高的因素之一吧。但是,如果都是中国汽车企业自己在市场上销售竞争,可能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假如外资品牌一旦在中国市场推开电动车产品的生产销售,之前一直把许多注意力放到补贴政策上的汽车企业,又如何能够与外资品牌展开竞争呢?
电动车产业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在电动车市场上,中国自主品牌的差距要远远小于传统燃油汽车领域。而外资品牌在电动车市场也没有太多的积累与沉淀。相对来说,电动车产业是中国自主品牌相对容易突破的领域。
而从政府推行的各项政策以及当前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电动车领域也是给了中国自主品牌太多的便利。
比如,中国市场相对的封闭性。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完全以中国自主品牌为主,外资品牌相对自主品牌处于绝对的弱势。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前20位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中,只有特斯拉一款车型位列其中,另有启辰为合资自主品牌,腾势为合资公司品牌,其它17款都是中国自主品牌。
另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超越美国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从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的总体产销规模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巨大。
第三,中国政府的各项政策都非常有利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产品、设施的各种支持政策,也包括目前财政补贴并没有对外资品牌开放的情况。
可以说,中国的市场与政策为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从2009年到现在,中国自主品牌独大的局面仍然在持续。
即使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上有产品研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但是中国政府的支持与有利的政策环境,中国汽车品牌应该有更多的机会从来调整自己、提高自己。
然而,2016年伊始,外资品牌布局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动作越来越大,大众汽车已经宣布了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其中核心的不仅仅是引入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数量,最为关键的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实施国产化的程度,仍然与传统燃油汽车一般无二。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也开始正式宣布要在中国市场推出新能源汽车的规划:未来五年内,通用汽车及合资企业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0余款新能源车型,涵盖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以及宝骏品牌。其中一些产品将在今年推出。
可以说,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从传统燃油车市场向新能源汽车市场转移,当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引入到中国汽车市场的时候,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最佳时期将成为过去。这个最佳时期应该是从2009年开始,一直到2020年结束。目前,未来5年将是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需要抓住最后的五年时期为自己争取到最佳的竞争基础。
显然,如果一味地依赖政策,甚至把政策作为发展的唯一凭仗,中国自主品牌将可能最终失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崛起甚至超越外资品牌的机会。
中国汽车企业目前必须抛开政策因素,积极面对市场需要,集中精力制定包括价格、产品等方面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在最后的5年有利时期中成长起来,并与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形成抗衡。也只有这样,中国自主品牌才能拥有最终的崛起机会。
根据中国网、小拉车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