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人,都被微信绑架了”。我是在2015年最后一期“互联网+餐饮”主题的新芽U-Time上见到分享投资管理合伙人崔欣欣的,他被邀请过来做分享嘉宾。签完到,我让他扫一下二维码,加入当天活动的群聊。结束后,往活动室走的路上,他说了这句话。
他是1972年生人,头发有点花白,不知道是不是发色的关系,看上去,倒有一股优雅的劲儿。稍有嘈杂的环境中,这个天秤座从容、认真,亲和地回答着我的每一个提问。他自己提起的左右摇摆、选择困难症的星座特质竟是一点影子都不见。
在网上几乎查不到分享投资接受媒体的正式采访报道,务实低调是这个团队的特质。但是他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分享投资”已经开始运营,差不多每周都有一篇分享投资团队的原创文章发出,“信息瀑布流的时代,你再不说话就不存在了”。
2007年,白文涛在卖掉自己创办的手机软件公司之后,和中欧商学院校友、有着咨询管理经验的前同事崔欣欣相对而坐。再创业做什么?“是合伙办一个咨询公司?还是搞投资,办基金?” 崔欣欣对 36 氪回忆起分享投资创立的初衷,“办咨询公司,和创业公司仅仅是劳务关系;搞投资,办基金才能真正和企业共同成长。”
于是,靠着一腔热情,没有投行背景,但管理、行业经验丰富的两个人从 1 亿人民币基金做起,创办了分享投资,初期以跟投为主,积累经验。三年后,前沃尔玛中国财务总监,彼时负责迈瑞(国内最大医疗设备公司)创始人徐航私人投资的黄反之加盟团队,分享开始走上了快车道。
经过初期阶段的探索后,2011年,分享将关注的重点转向传统领域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随后又更深一步,分别成立基金聚焦于医疗健康和互联网创新两个领域,并和上市公司合作募集专项基金。
如今,三个合伙人中,白文涛负责平台搭建,推动 “裂变式创新” 项目,黄反之负责医疗基金,崔欣欣掌管互联基金及日常行政。
2013年,分享成立医疗健康创业投资基金,一期募集 3 个亿,目前已进入二期募集期,预计数额将达到 8 到 10 个亿。2014年 初,分享又成立了互联创新基金,一期在 2 个亿左右,到 2015年年 中已经投完,二期募集了 8 个亿。2015年,分享与三一重工合作,成立明照资本,结合三一产业背景优势,投资工业 4.0 裂变式创新项目,规模在 3 个亿左右。
至此,分享管理的基金规模已近 40 亿人民币,按市场价估算,“分享早期的基金年化收益率约在 20%至 30%区间”,随着去年互联创新基金的火热,“年化可达 50%”。
而就基金 LP 构成来看,除与三一合作的基金是单一产业资本 LP 外,医疗、互联创新主基金的 LP 来源广泛,既有上市公司如森马服饰、欧普照明、九阳股份,又有部分成功创业者如俞敏洪(新东方)、徐航(迈瑞)、姚欣(PPTV)、庞升东(51.com)等。在发行二期基金后,不少机构如易方达基金、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盛景嘉成母基金等也纷纷入场,使得分享 LP 构成中机构投资人比重逐步加大。
目前分享绝大多数项目都投在 A 轮、Pre-A 轮甚至天使轮阶段,众所周知, 早期项目投资难度非常大,但打开分享投资的企业名录,发现很多熟悉的名字:有 A 股成功上市的完美环球、美年大健康、赛福天,有新三板的耀客传媒、海优新材、柠檬网联、灵犀金融、南达新农业,有诸多在细分领域显示出领先优势的明星企业,例如医疗健康领域的张强医生、华大基因、泛生子、捷诺飞、迈普生物、碳云智能,互联网创新领域的房多多、盛景网联、疯狂老师、南方银谷、黄太吉、伏牛堂;泛娱乐与社群新媒体领域的美柚、凯叔讲故事、映美传媒、微金科技等。
多年以后,面对分享已经布局的企业名单表,崔欣欣一定会回想起 2010年 读到一份中国消费者报告的那个下午。
彼时的分享投资,一不限定行业,二不讲究阶段轮次,瞄准投出下一个 BAT 的梦想,踽踽独行。在一次又一次撞了南墙之后,面对明确提出消费升级理念的中国消费者报告,崔欣欣及他背后的分享投资团队与其说是找到了答案,不如说是找到了共鸣:“今天的消费升级和十年前的消费升级不同,此时以及未来十年的消费升级随着消费主流群体,消费习惯、消费人群以及企业环境的变化,会重新定义企业和商业模式的边界。”
正如沈南鹏08年 在抢完赛道之后悟到要挖掘 “产业拼图” 一样,分享也找到了自己专注的投资理念。“新物种,我们要投新物种”,瞄着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新项目,2011年 后的分享开始了新的探险,而 “新物种” 投资本身也意味着投资阶段偏向早期。
在互联网投资的蛮荒年代,分享便投中了彼时在中国还是 “新物种” 的企业培训服务公司盛景网联。2011年,中小企业培训迎来窗口期,而企业培训服务在中国大陆尚未有独大者,盛景网联抓住时机,在获得分享及其他基金共计 9000 万人民币的 A 轮融资后,逐渐成长为掌握数万中小企业的流量入口的领先级企业服务平台,培育了诸多上市企业,自己也成为新三板的明星。分享投资在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从盛景学员中也挖掘到不少项目,一举两得。
在吃到甜头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 “新物种” 理念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分享随后阶段的投资中,以南方银谷为例,作为上海、广州、深圳三地地铁的 Wi-Fi 独家运营商,目前南方银谷已经 “占据地铁 wifi 市场 75%的份额”。在 36 氪发稿前,三变科技公告称拟以 28 亿人民币的价格全资收购南方银谷,而分享投资投资该标的时,其估值仅有八千万,尽管后来卖出一小部分股份收回了成本,但是分享投资 “地铁互联网场景” 这一 “新物种”,收获满满。
然而,这种投资理念在分享发展壮大之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新” 有了,可是这么多 “新”,又该如何抉择?
13年7月,房产营销服务平台 “房多多” A 轮投资建议书摆在了分享投资投委会的桌上,投还是不投?要说新,这个项目的确符合 “新物种” 的理念;但近两千万人民币不是小数,在房多多模式不够清晰,失败的风险很大的背景下,投委会顾虑重重。要不是三位合伙人的坚持,这个案子可能就会像Yahoo错过Facebook一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嗟叹。
这一刻的分享开始明白,如果不划分出具体的、定位相对早期项目的基金,主基金投委会很难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 “新物种” 下定决心。
分享最终选择医疗健康、互联创新两个方向的原因很简单——医疗市场空间巨大,机会很多,而分享又找来了曾在强生、诺华、Cook 等多家知名跨国公司担任高管的苏震波等一批业内行家,并与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千人计划南方创业服务中心展开了合作,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而互联创新基金的诞生,更是顺应移动互联网崛起浪潮的产物。
作为分享医疗创新基金的负责人,财务出身的黄反之在 36 氪电话采访中快人快语,凌厉直接,一如他投出的医疗项目一样,稳准狠。分享布局 “生物科技 14%、制药 18%、医疗器械 45%、医疗健康服务 13%、移动医疗 10%”,黄反之就像一个计算机一样,稍加心算,就给 36 氪提供了这样的投资比例。
医疗基金最新的一个项目,“新” 的不能再 “新”,那便是 2016年 中国最火、华大基因 CEO 王俊离职创业的碳云智能,“过去这两年全人类产生的数据,相当于人类两千年的数据,以基因测序为例,一个人做一次基因测序的话会产生 4 个 TB 的数据,碳云智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变成能够让患者、医生、药物研发机构、保险公司看得懂的可视化结果。” 在华大期间就接触过王俊的分享投资,很自然地在碳云新的投资方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我们投了数千万,对分享医疗基金来说,占比已经很高了。”而在碳云这笔 A 轮融资过后,其估值已经达到十亿美金 ,此时据他们成立,不过半年而已。
和黄反之聚焦医疗健康前沿科技不同,掌管互联创新基金的崔欣欣更像一个投资哲学家。
当谈到当下最火热的 “新物种”:泛娱乐新媒体时,崔欣欣说,“由新媒体演进出的 ‘新物种’ 有一个共同点,‘自带流量’,并且受到所有内容型平台的欢迎、优待,甚至成为各大平台争夺的目标。” 自 15年 下半年以来,分享已经投了 7 个泛娱乐新媒体项目:凯叔讲故事、微金科技(旗下有政商参阅、EMBA、投资家等公众号)、三人禾传媒、女神来这儿、乱码传媒、菁蜜传媒、映美传媒都被分享揽入怀中。以微金科技为例,作为订阅量广大的政经类自媒体矩阵,他们充分利用用户群粘性大的特点,从资讯出发逐步聚拢社群,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创新,像 EMBA 公众号已经开始把经典 EMBA 的课程分解成为所有人都能够接触到的语音付费项目,做起了在线教育。
“应用互联网思维,重塑细分领域产业价值链”,这是互联基金正在关注的领域,而重塑本身便是 “新物种” 理念的延伸。
“未来的餐饮业,是以富士康工厂式的标准化供应链为土壤、电商交易与快捷方便的配送为河流,在此基础之上生长出来的,食品与餐饮服务的品牌森林。” 对于伏牛堂张天一、黄太吉赫畅来说,分享投资这番未来餐饮业的想象,很大程度上契合了自己经营企业的理念。
而分享提倡 “精益创业” 理念,看重企业动态调整能力和做 MVP 的验证方式,对于一个追求可能性的企业来说,也十分宝贵。在分享投资 A、B 两轮数千万人民币的支持下,被冠以 “互联网餐饮” 帽子的黄太吉,在争议声中从 1.0 演进到 3.0,现在,他们做起了外卖快餐;而伏牛堂则在两轮融资中拿到了千万级人民币,做起了方便食品,“可能成为下一代的康师傅或者统一”。
如果对餐饮业未来的描绘是分享投资 “新物种” 理念的一种可能性构想的话,那么 “精益创业” 理念更相当于分享作为投资机构新兵一直走到今天的创业心得。
当我们回过头来梳理分享投资发展壮大的脉络时,不难发现,关于 “精益创业”,他们的体会可能是最深的:初期没方向,动态调整为做新物种;新物种太多,动态调整为做医疗和互联创新;而之所以开辟新基金,是因为 “房多多” 这样的明星项目作为 MVP 得到了验证……
难怪崔欣欣依然谦逊地定位公司为 “VC 领域的创业者”。而他们的作风,也确实像一家创业公司:
崔欣欣说,对于员工,他们重视激励,给项目所有参与人员分享 carry;对于投资的企业,他们鼓励其在 “大方向专注的基础上动态调整”,专心做创业企业的 “小股东”,而一旦企业需要帮助,他们又会即时出手,例如帮助促成医疗电商贝登、远程医疗扁鹊飞救与迈瑞、保险公司的深度战略合作。
对于基金架构与投后管理,他们推出了 “享投就投” 俱乐部模式,挑选风险相对低的较成熟项目,邀请能给项目带来帮助的普通个人投资者参与跟投;而在接受 36 氪采访时,崔欣欣还透露,未来可能会推出类似 “投资人成长营” 的项目,帮助投资经理创业。
根据中商情报网、投资界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