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各方广泛赞誉,这种通过合作追求互惠的理念和做法,充分展现了中国助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国担当。“一带一路”倡议推出3年来,我国已经和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不仅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指明了方向,也造福了沿线各国人民,还为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成长拓展了新空间,创造了新机遇——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一带一路”建设为参会各国热议。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土耳其、新加坡、老挝、沙特等各国政要纷纷表示出对接合作的强烈愿望。
“一带一路”倡议推出3年来,我国已经和“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一带一路”建设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累计已达51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与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25万份,累计合同额2790亿美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员许召元表示,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我国与东盟、中亚等沿线地区的投资额仍保持较高水平和较快增速,显示出“一带一路”倡议对各领域企业的战略引领作用,既实现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利益共享,也大大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契机。
从市场主体看,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增速较快,而国有企业因资金雄厚、资源集聚、技术过硬等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相对占比更高。
以高铁为代表的高端交通设备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样本。3年来,我国高铁企业成功打入俄罗斯、东南亚市场,并与中东欧、中东等地区积极接洽。中国中车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新签订单1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除获得肯尼亚、泰国、印度及巴基斯坦等传统市场订单外,中车产品还成功进入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此外,电力企业凭借核心技术、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目前,我国电网企业已在菲律宾、新加坡、印尼、越南、柬埔寨等多个国家投资运营,投资领域涉及火电、水电、风电、核电、输变电等。
海尔、格力、美的等中国大型家电企业在孟加拉、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建厂,产品不仅满足当地的消费需求,还不断辐射至周边国家。海螺集团、广东科达集团、双鸭山东方墙材集团等中国建材企业通过提供成套设备的一条龙服务和工程总承包,在“一带一路”沿线建立众多技术一流、有竞争力的水泥、玻璃等现代化工厂。
“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形式日趋多元化、复合化和园区化。”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项目咨询研究员杨悦珉表示,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投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直接投资、工程承包转向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境外产业园区建设势头良好。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机遇,也使“走出去”理念和模式不断创新。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涉及的语言有近50种,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中,仍有38种官方语种在我国尚未开设相关教育课程。杨悦珉表示,这说明我们在多语言复合型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缺口,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用当地人听得懂的语言和逻辑,传递真诚、切实的利益诉求和合作意愿,是亟需加强的课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的一项调研显示,由于资信和运营前景不明朗,一些企业在境外投资取得的土地、房产、矿权、股权、设备等资产权益难以转化为贷款抵押物,海外融资较为困难。虽然“内保外贷”形式一定程度上帮助“走出去”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但中小企业因为资质和风险评估方面处于劣势,难以获益。
杨悦珉表示,应对风险,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要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体现和社会责任的承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不同,企业走出去要懂得分享发展理念,善于与当地企业开展平等合作。
风险虽存,但未来发展机遇更大,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企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中,跨境电商的发展优势不断显现,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出更多合作发展的新机会。
随着“中国—东盟‘互联网+’”战略的积极推进,我国跨境电商以合作方式进入东盟各国,其中广西美丽湾电商平台已与越南等国家建立合作关系;阿里巴巴旗下跨境出口电商平台速卖通按流量计算,已成为俄罗斯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去年该平台的下单量超过1000万;重庆大龙网已在俄罗斯、波兰、加拿大和越南等亚欧北美主要市场,启动多家网贸馆,初步搭建起跨境电商本土化服务网络,为出口商品融入海外本土市场提供跳板,并延展出品牌、法务、售后等本土化服务。
“在日前召开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坚持内外统筹,加强政企统筹,鼓励国内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经营,也欢迎沿线国家企业到我国投资兴业,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指明了方向。”许召元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在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成长拓展了新空间,中国企业应把握机会谋求更大发展。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与同年10月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组成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3年来,“一带一路”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掀起了沿线国家务实合作的新高潮,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专家指出,“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的重大创新,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也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战略的提出与完善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回顾了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贡献,进而提出在当代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习近平说: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外交的新提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一带一路”自从提出之后,很快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在党中央的重大会议、国家重要政策文件和领导人外事活动中多次提及。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2014年11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专门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呼吁各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随后,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一带一路”的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
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其中有专门一章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一带一路”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战略任务。
2016年6月,习近平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演讲时指出,3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在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了未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领域:我们要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着力深化医疗卫生合作,加强在传染病疫情通报、疾病防控、医疗救援、传统医药领域互利合作,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着力深化人才培养合作,中方倡议成立“一带一路”职业技术合作联盟,培养培训各类专业人才,携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着力深化安保合作,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推动构建具有亚洲特色的安全治理模式,携手打造“和平丝绸之路”。
创造新型合作模式
“‘一带一路’是继承和发扬古丝绸之路精神,结合时代背景和世界大势,所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合作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一带一路’创造了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模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贾秀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贾秀东指出,过去我们开展合作多是项目性的,如今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合作更具有系统性,合作领域也更加广泛。“‘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创新点在于,它非常注重与沿线国家进行战略对接。不仅满足中国进一步开放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深刻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发展需要,这是‘一带一路’受到各国普遍欢迎的根本原因。”
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经济战略、欧盟“容克计划”、印尼“全球海洋支点”等实现了战略对接。截至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中国已同3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同17个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了46个境外合作区。
“不同于对抗、零和那种陈旧思维,‘一带一路’建设倡导合作共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与霸权主义主导下的所谓“合作”有着本质区别:前者具有公正性,而后者具有不公正性;前者具有平等性,而后者具有歧视性;前者具有包容性,而后者具有排他性;前者具有持续性、长久性,而后者是暂时的、不可持续的。
贾秀东分析称,“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因此能够取得巨大成功。”
不少专家都谈到,“一带一路”深刻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比如‘亲诚惠容’、命运共同体、正确义利观等等,这些新思想新理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都有具体的实践和体现。”贾秀东对记者说。
不断激发创新实践
“一带一路”不仅是战略上的创新,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不断激发出各方面的创新实践。其中,金融创新颇具亮点。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即是“一带一路”金融创新的代表。
2014年12月,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通过以股权为主的多种市场化方式,为“一带一路”框架内的经贸合作和双边多边互联互通提供投融资支持,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015年12月,由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宣告成立。它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也是由发展中国家倡议成立而吸收发达国家加入的高标准的国际金融机构,主要目的是为“一带一路”有关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合作。
“通过设立亚投行,动员更多资金支持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将为亚洲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也有利于形成周边国家与中国经济的良性互动。”王义桅表示,“与此同时,亚投行还服务于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亚投行成员国以发展中成员国为主体,同时包括一批发达成员国。这一独特优势使其能够成为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桥梁与纽带,推动世界实现均衡发展。”
为了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3年来,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国家开发银行通过发放跨境人民币贷款、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开发跨境支付信息系统等方式,助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促进区域货币融通;发挥“投贷债租证”综合优势,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以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务。
中国农业银行积极推进中亚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优选毗邻中亚国家同业银行建立直接清算关系,进一步打通中亚小币种汇兑路径,致力于解决新疆边贸企业出口中亚国家面临的货币兑换难、成本高及兑换速度慢等问题。
“一带一路”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新的机遇,激励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不断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机会在于创新思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企业应秉承‘一国一策’‘一城一策’或者‘一市一策’,适应具体国情、结合民族特色,不能照搬中国既有的商业模式。”
王健林举例说,万达去印度投资,前5年都按照国内成熟的商业模式进行,但一个项目都没落实。后来,结合印度城市土地紧张的现实和当地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现状,万达在市郊搞大型新开发区,对电、水、污水处理、通讯等基础设施重新规划,最终赢得了印方的首肯。
“‘一带一路’连接四海,企业家要看到机会,要看到与众不同的机会,为企业成长增添新的活力。”王健林说。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能引起相关国家的强烈兴趣,关键在于它为世界各国开辟了合作新路,努力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王义桅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还将助力沿线国家实现现代化,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退,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缺乏有效动力,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明确提出破除洲际和次区域之间的藩篱,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的新愿景,顺应了发展中国家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的诉求,使全球治理结构朝着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中国智慧,是推动沿线国家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深化区域合作的中国方案,是我们对优化全球经济治理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顾学明评价道。
据悉,“一带一路”包含60多个沿线国家,覆盖44亿人口,占全球的63%;经济规模达2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3。“一带一路”合作所产生的辐射效应,必将超越某一国家、某一区域,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造成深刻影响。
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为联合国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重要贡献。“‘一带一路’的核心精神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吴红波说,“除此之外,‘一带一路’倡议当中的五个合作领域,与联合国制定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面时所指出的那样,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助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俄罗斯《导报》刊文指出,“一带一路”构想展现了中国对全球治理新理念的思考。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一带一路”之道就是去探寻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想的融通、中国智慧与世界智慧的结合。
根据 经济日报网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