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8|回复: 0

中南渔业合作项目成果喜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3 01: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1103091315395.jpg

  项目交接倒计时99天,吴卫军清晨驱车200公里至布隆方丹,在当地华人超市买了些豆腐和中国蔬菜,准备晚餐给项目上的9位兄弟“加菜”。扎根于南非最贫困地区之一哈瑞普(Gariep),项目上来得最久、年纪最轻的宋西平,在这一待就是四年。新婚的爱人在约600公里外的约翰内斯堡工作,也是一年前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的举办地。在此之前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为中南渔业合作项目制定了框架。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14个援非洲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中国—南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即其中之一。2007年2月中国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南非时,中南政府签署《经济技术合作联合意向声明》,具体落实关于该中心的合作细节,这也是中国政府在农业领域与南非合作的第一个项目。

  中心毗邻南非最大蓄水库哈瑞普大坝(Gariep Dam),以渔业合作为主导,怀有向南非乃至南部非洲国家推广淡水鱼养殖及食用的美好愿景。自2009年10月项目破土动工以来,这片满眼沙石、荒草丛生的深山腹地,相继完成排水渠改造及拓宽、电气安装改造、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建设、相关设备设施许可申请,建成遗传选育、饲料营养、鱼病防控等三个实验室,逐步蜕变为一座集教学培训、实验研究、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渔业技术示范中心。

  中心被划分为苗种繁育区、养殖示范区、饲料加工区、办公培训区,其育苗车间占地100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万尾罗非鱼(Tilapia)、非洲鲶鱼(Catfish)及其他淡水苗种的养殖和繁育。

t01dcfe4a53338a728c.jpg

  然而南非淡水渔业发展缓慢,国民消费食用淡水鱼产品的格局还远未形成,中心在该国乃至南部非洲推广淡水鱼养殖的计划始终举步维艰。与此同时,于南非市场“初成气候”的罗非鱼在当地属于入侵物种,中心所在的自由州省对于引入罗非鱼又有着严格的环保法律制约,需进行相关环境评估和生物安全改造。由于涉及跨政府部门协调,中心还迟迟未能引入罗非鱼用以技术示范和推广。

  项目经理吴卫军向记者介绍,比起罗非鱼,传统淡水鱼如鲶鱼、鲤鱼是最简单基础、易于培育的鱼种,“容易上手,培育成本不高,当地政府也会有部分扶持”。中心目前通过这些鱼种实施技术推广,将为当地农户免费提供鱼苗。当地省政府将通过内购,并与省教育厅、监狱进行合作,为中小学生营养补充、免费午餐计划供应食用淡水鱼。

  哈瑞普区农业局局长沙尔克维克(Serf Van Schalkwyk)称淡水鱼为“低价蛋白质”。“作为南非最贫困地区之一,向居民推广淡水鱼食用能有效解决温饱问题。”他说,“淡水鱼养殖确实吸引了不少居民,哈瑞普区目前已有30%居民养成食用淡水鱼的习惯。在宣传推广方面,依然有大量工作要做,也是渔业合作项目在下一阶段的工作重心之一。”

  南非发展淡水鱼养殖可追溯到1960年代末,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起多个设施健全的鱼苗孵化场,为公共及私有项目培育鱼苗。但1980年代以来,南非水产养殖发展滞缓,渔业产品在当地市场受挫。时至今日,南非现存13个政府渔场中,仅有三个维持正常运行,但产量和效率比起初建时已大打折扣。绝大多数渔场处于封存状态,虽保有基本设施,但已不再生产。

  据南非罗德斯大学(Rhodes University)鱼类及渔业科学院2010年为南非农林渔业部2010年提供调研报告分析,上述现象归因于以下三点:缺乏政府规划及扶持;缺乏鱼类基础知识、养殖方法、市场推广方面培训;鱼类储藏方法不规范、不科学。

  南非周边多个国家如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都已相继发展起相当规模的淡水渔场,当地居民也逐渐养成食用淡水鱼的习惯。南非自然也“不甘落后”——政府规划在自由州省内建立六个农业示范园,打造基础配套生产链,为当地农户自主进行淡水鱼养殖提供便利。中南渔业合作恰逢其时,中心近日落成的饲料加工厂,以每小时500公斤的产量生产各类鱼饲料,为当地养殖淡水鱼提供动力。中心内的成鱼加工厂,为农户加工鱼产品进行销售,助力淡水鱼产品进入市场。

  据吴卫军介绍,中心建立了各技术示范板块,涵盖鱼种繁育技术、室内和池塘养殖技术、鱼菜共养技术等。项目近三年来累计繁育各鱼种鱼苗150万余尾,证明中国技术在当地的可行性。其中,中心专家技术团队实现了在冬季进行非洲鲶鱼的人工和半人工繁育,打破了中心向农户供应鱼苗的时节性。

t01e499e948e3c2297e.jpg

  与此同时,中心为当地提供免费鱼苗,通过“科技入户”给予农户现场技术支持。三年来,中心结合中国先进淡水鱼养殖技术的发展经验和南非当地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开设南非水产技术官员及农户培训班15期,累计培训280余人;协助中国驻南非大使馆组织赴华培训、参加水产技术研讨会的南非官员达30余名;开设淡水渔业水产知识普及班和中心开放日活动,累计吸引中小学生500余人前来参观;接纳南非农业部、自由省农业厅、自由省Glen农学院等单位派驻中心实习技术人员和实习生达50余人次。

  沙尔克维克向记者透露,当地政府有意联合高校,将中心项目培训与学历挂钩、纳入认证,在学员毕业时授予学业证书,“将中心作为高校的培训、实践基地”。

  今年初,南非农林渔业部和自由州省农业厅向中心派驻6名水产技术人员,协助中方技术团队工作,逐步接管中心的技术运营。首个三年技术合作期即将于明年1月告一段落,依照合同,根据南方需求,中方或继续派出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运营管理费用列入南非政府财政预算。

  “我们已向南非方面提议继续进行下一个技术合作期,进一步完善培训和技术推广方面的短板。”吴卫军说,“南非方面也有同样的合作意向,目前在走行政流程。”

  据沙尔克维克估计,中心每年运营经费约为600万兰特(约合44万美元),而基于南非经济发展滞缓,政府在财政预算上还需多番评估。

  对此,中方已计划在本技术合作期结束后,植入由中方出资的两年培训期,在等待南非冗长的审批程序同时,中方专家团队还能在当地继续进行他们的培训工作。

  延伸阅读

  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面积122 万平方公里,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绕,海岸线长3000公里,12海里内领海和200海里内经济专属区面积达101.7万平方公里。印度洋与大西洋于东经20度在南非的厄加勒斯角交汇,两个大洋的季节性涌升流造就了南非海域独特的海洋环境和丰富的渔业资源,使南非海域成为世界主要渔场之一。在南非沿海富饶的渔场中,既有大西洋、印度洋的鱼种,又有太平洋的鱼种;既有冷水性鱼种,又有暖温性鱼种,种群数量也相当可观。具有商业性捕捞的鱼种有沙丁鱼、鳀鱼、竹策鱼、马鲛鱼、鲍鱼、鲱鱼、金枪鱼、鱿鱼、鳕鱼和龙虾等数十种。南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辽阔的沿海疆域、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为发展海洋渔业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已成为南半球5 个主要渔业国之一,渔业直接从业人员达2.9万人,年产量100 万吨左右,年产值3 亿多美元。

  其中海洋渔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其产量(包括海水养殖)占总产量的99% 以上,淡水渔业产量不足1%。尽管南非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优越的海洋捕捞条件,海洋渔业在其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南非在发展海洋渔业的进程中,并没有忽视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与此相反,南非政府长期以来坚持实行了“利用与保护并重、捕捞与养殖并举”的海洋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总方针,保持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南非政府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主要做法:一是实行捕捞配额管理。近十余年来,南非政府采取了严格的捕捞配额管理,海洋渔业年捕获量一直限制在100万吨以内,避免了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掠夺性过度捕捞。二是注重底层渔业和深海渔业。在海洋捕捞中,深海拖网捕捞的鳕鱼占深海拖网捕捞的65%,而近海拖网捕捞只占全国总捕获量的6%,保护了较为脆弱的近海渔业资源。三是鼓励发展多种捕捞方式。主要有围网(深海鱼类)、底部或浅表层拖网(底部鱼类和虾)、箍网和笼捕(龙虾)、手绳钓(各种绳钓鱼类)、延绳钓和金枪鱼钓、鱿鱼钓、海滩网、树桩网(鲻鱼和其他一些沿海洄游鱼)和潜水捕捞(鲍鱼)等,均衡开发利用多种渔业资源。四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

  近几年海水养殖呈强劲的发展势头,2003 年,鲍鱼、对虾、贻贝、鲻鱼和海藻等养殖产量由不足1000吨发展到4383吨,在有效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依靠发展养殖业来满足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对海产品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南非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取得的成功,得益于南非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

  1、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动态调查评估。南非海岸带和海洋渔业的主要管理机构是环境事务与旅游部的海洋和沿海管理司,负责对海洋资源的研究、开发和管理,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以及管理海洋资源的调查研究船队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该部设立了海洋水生资源咨询论坛,对渔业资源定期开展调查与评估,按照增加透明度与公众参与的原则,根据调查评估结论就捕捞总量、资源管理、法规制定以及海洋水生资源基金的使用等提出建议。通过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科学评估,环境事务与旅游部每年发布各品种鱼类当年最合适的捕捞量,既考虑渔民的近期利益,又兼顾鱼类种群的休养生息和可持续发展。

  2、强化对捕捞业的监督和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有效管理,更好地为渔业服务,南非政府对1998年制定的“海洋水生资源法”进行了修订,并对捕捞分配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环境事务与旅游部于2002年成立了专门的捕捞配额分配机构,并于2005年5 月实施了对海洋捕捞品种的长期配额权(8-15年)取代了原有的一年期配额权,同时建立了适当的配额收费机制。改革后的新机制对各品种的捕捞船只规格、捕捞方式和捕捞区域等均

  做出了详细而严格的规定,同时通过监督机构加强行业监管,对从事商业或休闲渔业的捕捞和海水养殖企业、养殖户一律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对违法者最高处以70 万美元的罚款,并没收其捕捞和运输设施。此外,新规定还严格限制外国渔船进入南非海域捕捞,目前只允许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金枪鱼捕捞船有限度地进入南非海域作业。

  3、加强对海岸带的管理。南非近十年来实施了海岸带综合管理,旨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沿海生态环境。政府要求沿海使用者、决策者和其他有关人员妥善维护和管理海岸带及其资源。国家环境与旅游部下属的国家沿海管理委员会2000年4 月颁布了《海岸带建设管理》白皮书,系统规定了海岸带建设管理的机构、法律、政策制定、行动计划、实施监测、评价修改等,对涉及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沿海贫困人口的迁移、沿海非法建筑物的第一,必须千方百计普及和提高公众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南非政府对资源与环境保护高度重视并严格管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向公众普及资源与环境保护常识,培养公众良好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习惯。如在开普敦的海岸带,随处可见有关海洋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知识普及和法律法规宣传,诸如宣传栏、警示牌、劝导标语、免费发放宣传小册子等。同时,公众普遍显示出在这方面有着良好的意识和高度的自觉性。例如,一些海洋动物在港区内可以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而不受任何惊吓、伤害;休闲垂钓的人们钓到不合规格的鱼虾贝类,自动将其放归海中。

  4、加强对海水养殖业的扶持。南非政府认识到发展海水养殖业不仅对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消除贫困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十多年来不断加强对海水养殖业的扶持。一是根据发展海水养殖业的需要,在沿海不同地区设置了海水养殖试验点,并配备了相应的生态实验室,试验点的生态实验室布局合理,设施条件如场地、水质处理、水质分析、监控系统、信息采集以及饵料培养等辅助设施均比较完善;二是建立了良好的海水养殖服务体系,包括制订各养殖品种的技术规范,建设苗种繁育设施,推广成熟的海水养殖技术和科学配方的配合饲料,建立病灾害防治体系等。三是定点建设自然保护区作为天然的海洋牧场,不同海洋牧场确定不同的放流品种,每年向海洋牧场投放人工繁育的苗种,以加快自然资源的增殖,其中尤以向西海岸海洋牧场投放的鲍鱼苗成效最为显著;四是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共同开展海水养殖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例如政府有关部门与养鲍业主协会联合建立了赤潮灾害监测服务处,加强对海水养殖的环境影响监测,防止发生对养殖业可能带来毁灭性打击的赤潮等灾害。

  根据人民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02: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