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9|回复: 0

乡村旅游成为拓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6 2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3e42596fb20415eaff76e19bc65b7b7.jpg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美丽的田园风光,唤起了多少人儿时的回忆,承载着多少游子的乡愁。伴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兴起,一个个原本闭塞落后的乡村,对外面的世界敞开了大门。越来越多城里人走进农村,越来越多农村人的腰包鼓了起来。

  “乌黑的汉茶,乌黑的茶垛,高过青衣江边绿色的山坡……”一曲优美的《汉之茶》唱出四川雅安悠久的茶文化。曾经背夫高歌、马蹄铃响的茶马古道如今已换了天地:游客穿梭,生态旅游区罗布,农庄、酒店、餐馆遍地开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正在蜀西之地兴起。

  雅安名山区中峰乡牛碾坪的万亩生态观光茶园,修建了观光道路、餐饮区、儿童娱乐区,游客可以看到蒙顶山等多种茶叶品种的喷灌种植,还能体验采茶的乐趣。51岁的茶农王凤芝告诉记者,茶园变成景区后,喷灌设施装上了,田间道路硬化了,采茶运茶方便多了。仅今年“五一”期间,牛碾坪观光茶园就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50万元。

  在雅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上,类似牛碾坪生态观光茶园的例子不在少数。雅安市市长兰开驰介绍,雅安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的思路,建设了生态茶叶、生态蔬果、生态果药3条产业经济走廊;打造了100个精品旅游村寨、100个幸福美丽新村、100个农村新型社区和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点。

  “田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新业态促进了传统农业的提档升级,在各地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从业人员790万,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

  与其他旅游产品不同,乡村旅游最吸引人的,就是乡村特有的“土气”。千城一面的城市,快速消失的村庄,使许多人感到乡情难觅,乡愁难寻。城里游客去乡村旅游,希望能回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体验到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景象。

05a20e9f56d74396a7a521782cd27ee5.jpg

  赣南古村、山西大院、陕西袁家村……许多地方结合当地的历史传统、自然风貌,重建传统“乡魂”。在农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园、休闲农庄等形式基础上,创新形式多样、特色各异的产业发展新途径。

  政府也出台了各项措施鼓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农业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4部门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对“十三五”时期行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求。财政部和农业部安排12亿元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示范项目,以及发改委和农业部等部门实施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百千万”工程中,均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重点支持内容。可以想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未来将是整个旅游市场中的一块大蛋糕。

  经过几年实践探索,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了在政府统一规划引导下,以农民为主体,社会资本热情参与的局面,成为人才、资金、管理、信息等要素加速回流农村的重要通道,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分工分业更加精细。

  在广西,农民与投资商合作经营、农民股份集资参与利益分享;在浙江丽水,民宅两权分离、资产入股、受益共享机制开始试行,既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又提高了农民的工资性、财产性和家庭经营收入,农民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中得到了更多实惠。

  重庆綦江区万隆村不少村民近两年收入颇丰。“这里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来自周边和外省的游客络绎不绝。”走进万隆村李公坝,从一条隧道穿山而入,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小桥流水人家,薰衣草次第开花。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人大副主席赵娅梅介绍,李公坝原是个天坑,长期以来“藏在深闺人未识”。直至近年綦江区政府对其进行开发,这个“世外桃源”才得以和世人见面。

  家乡变成景区,不少外出打工的人开始陆续回乡创业。今年40岁的阳华忠,前几年在重庆市从事摩配行业,石壕镇发展乡村旅游后,他回乡搞起了蜜蜂养殖,还经营起一家玖莲农家乐,去年家庭收入近8万元。赵娅梅说,目前万隆村已发展花坝糯玉米3000亩,方竹笋、脆红李、花坝山羊等农产品也形成一定规模,通过引导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促进人均增收8000余元。

  农民利用闲置房屋和生产资料开展旅游经营,改变了千百年来依靠农业生产的单一发展模式,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还能促进脱贫增收。据统计,全国12.8万贫困村至少50%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又可以带动70%的贫困户脱贫。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强调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特别是强调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到2020年,全国每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2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扶持60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实现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

  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热潮的兴起,各地乡村旅游点的数量激增,问题也随之显露:旅游产品趋同,景点单一,出现千村一面;村庄地域面积较小,粗制滥造,难以满足游客内心诉求;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关部门管理不到位,不可避免出现恶性竞争,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刚开始还觉得挺新鲜,可去多了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到哪里都差不多。”对于乡村旅游,长沙市民童文谦残存的印象并不怎么美好。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传承、农民素质提升,都与之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两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文件中,强调要加强规划引导,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不少地方在筹划乡村旅游转型。比如,湖北积极推进“互联网+”与美丽休闲乡村融合,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应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改造传统的乡村休闲旅游业,让古老的传统村落、特色的民俗风情、悠久的人文故事、现代的美丽新村走向全媒体时代的广阔天地。

  有些乡村通过引进现代旅游企业,特别是国际知名管理企业,改变了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状态,从无序开发跃入现代化管理。像阳朔的悦榕集团、瑞盛国际,九寨沟中查沟的希尔顿集团等。

  从本质上看,发展乡村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进行新农村建设,同时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规划统领,引导有序发展,对各个乡村给予合适的定位,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是未来乡村旅游升级的方向所在。

  近日,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记者专访了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

  记者:目前国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如何?

  陈晓华:随着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增多和升级,以及城乡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休闲旅游经济呈现巨大的市场潜力,出现以农民为主体,社会资本热情参与的局面,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各地积极探索与农民互惠共赢的产业发展和利益分享机制,农民不仅仅是流转土地或做打工仔,有的已通过土地、庭院、设施等资产入股的形式,以股东身份从产业发展中分享收益。不少地方还催生了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协会、专业合作社、休闲农业联盟等新型经营主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

  许多地方结合当地的特色,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探索形成了高淳国际慢城、陕西袁家村、北京农业嘉年华、陕西泾渭茯茶特色小镇等形式多样、特色各异的新类型,开辟了产业发展的新途径。让市民享受青山绿水带来的视觉愉悦,感受田园和农耕生活,充分享受返璞归真的喜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各地的实践证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一些地方农区变成了景区、田园变成了公园、民房变成了客房、劳动变成了运动、产品变成了商品,农村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了,农民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也活跃起来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农村的朝阳产业。

  记者:未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在哪?

  陈晓华: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历了萌芽、起步,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总的来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正在发生三大变化,一是从农民的副业变成了农村的新业态,二是从市民的临时安排变成经常性的生活方式,三是从农业部门的一般性工作变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从今后一个时期看,产业发展势头仍很强劲,可以说处于发展黄金期。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就会形成休闲度假的消费需求,休闲消费能力显著增强,并呈多元化趋势。2015年我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未来20年,我国人均GDP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居民人均年休闲旅游将超过5次,全国休闲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80亿人次,呈爆发式增长。特别是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优化调整,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以及2.5天弹性休假制度的实施,休闲度假会从少数人的奢侈品,发展成为大众化、经常性的生活消费方式,休闲观光大众化、家庭旅游普遍化必将拉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中央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这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将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一轮发展的强大支撑。

  记者:目前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还存在哪些问题?

  陈晓华:机遇与挑战同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思想准备不足、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整体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与爆发式增长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越是面对火爆的市场、高涨的积极性,越是要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长远发展出发,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有序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真正把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农业产业特色体现出来,努力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成农民就业增收的新增长极。

  “十三五”时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从中受益。力争到2020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成为拓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根据经济日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9 00: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