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世界银行在马来西亚发布了《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上调了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依据便是中国持续而深入的国企改革。相关信息显示,过去5年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国企改革,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体量庞大且大多身处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国企不仅在改革上实现了扎实推进,而且呈现出发展思路和经营方式的更新。专家指出,尽管中国的国企改革依然在路上,但过去5年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表明,国企改革正在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并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强大力量。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10项改革试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经验、超过2/3的中央企业引入社会资本……在稍早前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对5年来中国国企改革的历程进行了细致总结。
据肖亚庆介绍,中共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的直接效果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体制机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涉及面占到68%以上;地方国有企业有92%建立了董事会,许多国企还压缩了总部人员。二是布局结构优化。十八大以来,共有34家央企进行了重组,省级监管企业有136家开展了重组,使国企资产更加优化、资本更加集中、方向更加明确。三是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
“过去的5年,是这些年来进步最快、成效最显著的5年,市场化改革最深化的5年。”肖亚庆表示,中央企业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将以市场化为导向和牵引,促使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小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5年来,中国在国企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使得国企经营机制不断优化,国资运营效率不断提高,不仅效益逐年提升,而且国有企业提供“准公共服务”的职能也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下工夫调结构转方式,瘦身健体取得实效
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曾是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顽疾”。
今年上半年,央企“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工作继续发力,截至6月末法人户数同比减少11%,八成多企业管理层级减至3-5级;严格成本管控,1至6月份,央企百元收入负担的成本费用降低0.1元。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实现三年“压减”20%的目标,越往后难度越大,为鼓励企业加快推进,国资委将在每年经营业绩考核中对此项工作专门进行考核。
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继续发挥带动作用。
例如,去产能方面,上半年央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提前完成全年任务;降杠杆方面,通过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强化资本约束,多数企业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目前已有12家央企与有关银行签订了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
来自国资委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6.5%,比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剔除所属金融子企业,央企实体经济平均资产负债率62.8%,资产负债结构保持平稳。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首发,“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穹顶吊装成功,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今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势头强劲,发展潜力有效释放,主导的一大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自主创新重大成果陆续涌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国际竞争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当前中央企业在双创上持续发力、密集布局:从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到构建创新发展基金系、争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无不彰显了“国家队”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的雄心壮志。
今年5月16日,总规模达1500亿元人民币的“中央企业国创投资引导基金”在北京创立,未来将主要投向军民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另外一支“中央企业国开创新投资基金”也将于近期成立。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此前表示,由投资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基金、企业创新基金三个层次组成的中央企业创新发展基金系正在快速形成,这对促进中央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带动全社会创新创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中央企业已搭建各类高水平“双创”平台518个,其中包括互联网双创平台、产业孵化平台等,切实推动央企转型升级,也带动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
出资人机构不得干预企业经营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基础性改革,也为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创造条件。
《意见》要求,国有企业在完成公司制改革的同时,要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严格规范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权责。其中,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出资人机构依法行使股东会职权。对国有全资公司、国有控股企业,出资人机构主要依据股权份额通过参加股东会议、审核需由股东决定的事项、与其他股东协商作出决议等方式履行职责,除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不得干预企业自主经营活动。
李锦说,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不是追求形式上由“××厂”变成“××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而是要在运行机制上实打实地改变。从这个角度看,走好“最后一公里”并不轻松。考察中央企业,尚未改制的8%中,既有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集团,又有一些经营比较困难、历史包袱沉重的二、三级企业。这些老国企,历史遗留下来的债权债务、人员安置等问题不少。
落实职权,董事会不当“花瓶”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有规范的董事会。《意见》提出,到2020年,国有独资、全资公司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外部董事派出制度,完成外派监事会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董事长和职业经理人,培育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勇于担当的董事、监事队伍。
据了解,国资委自成立后就着手研究在国有独资公司中建立董事会。2004年,宝钢集团率先试点。到去年底,建设规范董事会的中央企业达到85家,外部董事人才库增加到389人,专职外部董事增加到26人。
尽管普遍建立起董事会,但是国有企业权责不清、约束不够、缺乏制衡等问题还较为突出,一些董事会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此次《意见》对“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提出了清晰详尽的要求。譬如,针对一些国企董事会如同“花瓶”的问题,明确提出“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国有独资公司要依法落实和维护董事会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授予董事会更多权利。再如,针对部分董事会议事不够规范透明的问题,《意见》指出“董事会要严格实行集体审议、独立表决、个人负责的决策制度,平等充分发表意见,一人一票表决,建立规范透明的重大事项信息公开和对外披露制度,保障董事会会议记录和提案资料的完整性,建立董事会决议跟踪落实以及后评估制度,做好与其他治理主体的联系沟通”。此外,针对社会上反映的“董事不懂事”现象,《意见》要求,“加强董事队伍建设。开展董事任前和任期培训,做好董事派出和任期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制度,严格资格认定和考试考察程序,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扩大专职外部董事队伍,选聘一批现职国有企业负责人转任专职外部董事,定期报告外部董事履职情况”。
党组(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意见》最大的亮点是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意见》指出,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积极探索有效实现形式”。
“双结合”如何实现?《意见》指明了基本路径,即: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党组(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组(党委);党组(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般由一人担任,推进中央企业党组(党委)专职副书记进入董事会。李锦说,这意味着今后国有企业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将是常态。据了解,到去年12月,建立董事会的83家中央企业中,已有70家实现“一肩挑”,其他央企也在推进中。
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李锦认为,《意见》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发出了清晰的信号,即在国企改革中,不论是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本身,还是推进混合所有制等其他改革,党的领导是前提,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开始直面深层矛盾
兴利除弊稳扎稳打,持续改革久久为功。5年来,国企改革不断指向“深水区”,其实践更是使人充满了希望。
例如,在解决同一行业内国企“走出去”时容易出现恶性竞争这一问题上,中国采取了重组整合、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优化了资源配置、减少了重复建设、精简了组织机构、扩大了优势互补、提升了综合实力。据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介绍,2017年有48家中国央企入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央企的行业带动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5年来国资监管部门也在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监督闭环、盯紧重点环节、强化责任追究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可靠。“这两年,国资委把对海外经营的监督作为重点,采取多种方式系统地加强了对国有企业海外经营的监督并采取了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说。
“对企业而言,控制成本与拓展市场决定着经营成败。与其他企业一样,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实际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经营管理者容易因为政绩需要、人情关系甚至自身利益进行盲目扩张,忽视成本与风险。这在国内,容易造成‘摊大饼’以及人浮于事;在海外,就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可喜的是,如今中国在国企改革过程中直面深层次问题的措施正越来越多。”刘小川说。
带动经济转型升级
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移动通讯、大飞机……在最近热播的纪录片《辉煌中国》当中,中国5年来不少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的背后,都闪耀着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身影。
5年来,中央企业研发经费累计投入1.7万亿元,相当于全国研发经费的1/4;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24项,占同类奖项总数1/3。与此同时,中央企业还搭建了各类“双创”平台518个,有效汇集社会创新资源、人才资源以及基金,带动了创新与就业。
“育新”成果很多,“去旧”同样给力。肖亚庆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和更深层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去产能方面,中央企业在2016年和今年1—8月份均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在降杠杆方面,中国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按行业确定负债警戒线,促进央企资产负债率稳中略降;在降成本方面,央企布局明显改善,一年来压减的户数达6395户。
刘小川指出,在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广大国企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社会资本通常不愿意过多投入回报周期长的基础性研发,而国企则正好可以在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发挥引领性作用;另一方面,国企实力较强,创新试错承受力较高,可以为其他企业探索转型经验。因此,只要将这5年的改革势头延续下去,进一步理顺国企定位、优化国企治理,就可以让国企更多地助力中国经济。”刘小川认为。
从“管企业”迈向“管资本”
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国资监管也在变革中转型。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明确了国资委“管资本”的重点职能,厘清了国资监管的权责边界。
业内认为,这份文件标志着国资监管机构从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迈出了历史性、实质性的关键一步。
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放权”成为关键词。
国资委建立和完善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精简工作事项43项,其中取消监管事项26项、下放9项、授权监管8项,涉及企业规划投资、产权管理、薪酬分配、改革重组、财务管理等领域。
国有资产是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守护好、防流失。
近年来,国资委对内设机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并不断强化当期和事中监督,形成发现、调查、处理问题的监督工作闭环;积极推动出资人监督、外派监事会监督与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协同配合,形成监督合力。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累计向22家中央企业委派了总会计师。派出89个检查组对境外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013年至2016年,央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平均为107%。
成效初显,任重道远。当前,各项改革措施正在加快落地,国资国企改革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必须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深化改革,追求实效,为国资国企发展注入更加充沛的动能。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