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36|回复: 0

一个现代中国金融体系将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1 23: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10872986588272.jpg

  近日,《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7)》、《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2017)》新书发布会暨金融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监管机构、银行、金融科技公司、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证券、保险、投融资机构等400余位嘉宾及行业专家学者莅临参会。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金融业正在大步迈入金融科技时代,金融创新迎来新的起点。如何更好的发挥金融科技的正能量,打造新时代创新与监管、技术进步与风险防范的新型关系,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本届新书发布会暨金融科技发展高峰论坛以“加强金融监管,重塑金融科技”为主题,围绕“解读金融监管新政策、诠释金融科技新内涵、总结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等内容展开。

  在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新书发布会上,《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7)》和《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2017)》两本年度蓝皮书发布。《金融科技蓝皮书: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7)》指出,互联网金融监管不断加强,在监管、成本与技术的共同推动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掀开了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2017)》指出,从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资产证券化是推动金融市场深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日趋常态化,基础资产类型持续丰富,参与主体更加多样,流动性明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日益增强,已经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书发布会后的金融科技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及行业专家学者针对“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与实践”、“共享直销银行助力中小微银行转型”、“企业级金融云平台为金融科技实现开箱即用”、“引领数字化,共建开放金融”等主题做了精彩。北京区块链协会会长朱烨东博士表示,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呈现十大发展趋势,强调金融科技应回归科技本质,为金融机构赋能,服务于金融,并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应用市场。

  “中国金融将进入规范有效多样性资产管理的新时代。”12日,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在2017首届亚太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做出上述表示。他强调,亚金协愿为资管行业跨境合作贡献力量。

  当前,中国横跨银行、信托、基金、债券、期货、保险等机构的大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增长,2016年末管理资产规模已超过百万亿元,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内最具活力和成长潜力的板块。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发起举办的首届(2017)亚太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旨在构建跨境资产管理领域的高水平合作交流平台。

  杨再平在会上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多元化、跨境资产配置需求将日益增长。

  一项针对中国私人财富领域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到2017年底或将达到187万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或将达188万亿人民币。还有调研数据表明,高净值人士中拥有境外配置的人群占比由2011年的约19%上升至2017年的约56%。

  “而将剩余资金转化为有效投资,正是金融的天职。”杨再平进一步指出,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实施,中国金融将进入规范有效多样性资产管理的新时代,只有规范发展,资产管理领域才能继续稳健运行,从而成为转化剩余资金为有效投资的金融正能量。

  “在此过程中,中国资管业者正需要倾听国际同行的真知灼见,需要借鉴国际金融界的宝贵经验与智慧。”他表示,亚金协愿为资管行业跨境合作贡献力量,除搭建高端思想交流平台外,亚金协还将设立专家智库和多个务实的专业委员会,为包括金融资产管理业在内的国际金融界最佳实践经验与思想的交流以及相关金融业务的合作与发展做出贡献。

  今年7月成立的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立足亚洲、开放包容,秉承“联通合作 共治共享”的宗旨,致力于搭建区域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区域金融机构交流和金融资源整合,促进会员间优势借鉴、资源互补,共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一方面,当前传统金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资产荒;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有大量的融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金融资源供需之间产生的较大错配裂口,导致出现货币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拆借和交叉代持,而进入不了实体经济的现象。金融科技在解决金融空转的问题上,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资产荒也好,金融空转也好,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都是因为信用的缺失。由于信用缺失,金融机构不敢投资、无法定价,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淘宝、天猫、蚂蚁金服等,本质上解决的都是传统交易中的信用问题。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信用能力,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需要介质来向其他人传达。“蚂蚁们”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让个人沉睡在数据中的隐形信用转化为可以被社会认知的标准化信用,让信用成为财富,给信用赋能,产生正向价值,也就是信用的资本化、价值化。

  其次, 需要加深对"信用"这一概念的理解。信用,有信就要用。现在社会中的各种“套路”,都源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完善。让负信用的人获益,对正信用的定价就会扭曲。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主要依靠银行创造和识别信用。银行创造信用主要依靠政府背书,识别信用的能力也主要限于抵押和担保,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抵押式信用就会出现问题。比如那些缺乏抵押资产的中小企业很难产生自己的信用,这样就得不到传统金融的服务。金融科技却能够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智能算法等技术,产生新的信用来替代缺失的抵押信用,解决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缺失问题。

  最后,金融脱实向虚的原罪并不在于资本和货币,而是金融体系出现了大量提供超额利润的套利机会。钱进不了实体的直接原因是相对于金融领域,实体经济赚钱不容易、风险大。资本是逐利的,如果实体经济能产生合意的资产回报,根本不会产生这个问题。当前资产配置有两大趋势,一是全球化,资金投放在海外;二是另类化,超越传统的投资和资产配置模式,投放于对冲基金、艺术品等,两者都没有进入国内的实体经济。

  分析这个问题,不能回避一个现象,就是中国金融领域有太多的套利空间和投机机会。背后的逻辑,又是金融领域各种管制导致的,如股票的一二级市场套利、利率汇率双轨制套利、影子银行的资本监管套利等。更严重的是,资本市场可以帮助这些套利资金进行资本化套现。金融科技在这种非均衡套利经济中则扮演了“终结者”的角色。技术进步可以倒逼制度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加速套利来消灭套利,让金融领域的风险定价回归一价定律,即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满足社会一般利润率,金融领域的资本回报率与实体经济投资相比不再具有较大的优势和诱惑力;二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创造信用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政策层解决套利产生的底层体制原因,从制度的基础层面真正促进金融的深化和市场化,而不仅仅是规模的粗放增长和边界的无序扩张。

  从以上意义来看,第四次技术革命,正是加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契机。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在这一定位基础上,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

  在中国社科院城环所副研究员王业强看来,所谓长效机制,包含需求侧、供给侧两个方面,“需求侧角度,就是通过限价限售等一系列政策,抑制投资性需求;供给侧角度,就是要实行彻底的住房制度改革”。2015年国务院批转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曾提出,要研究提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此后,这一改革就较少见诸中央文件。

  “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规模、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衍生了住房保障不充分、房价攀升等问题”,王业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提住房制度改革,表明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王业强进一步指出,依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新定位,我国相关税收、法律制度也需要跟进调整,因而关注度颇高的房地产税也属于长效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该税种在技术层面已经没有阻碍,相信相关部门是在选择恰当时机予以推进”。

  在会议召开的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还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据了解,目前以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慧物流等为代表的此种经济模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增量和驱动力。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996-2014年我国信息经济年均增速高达23.79%,远远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而去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更是首次超过三成。

  “除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外,实际上所有使用互联网技术的产业都可算做数字经济”,首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表示,这包含第一产业中引入互联网销售平台的农村电商;第二产业中利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模式壮大的人工智能、IT产业等。

  在前不久闭幕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直言,过去数年中国着力培育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经培育形成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型业态,更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在共享共建中的获得感。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和基石,我认为现代金融体系主要有3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现代金融体系是高度市场化的,金融资源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来配置。金融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在全社会金融资产结构中,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比重不断提升。证券化金融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意味着金融体系将从原来的以融资为主要功能逐步过渡到融资和财富管理并重的时代,这是现代金融体系功能演变的基本趋势。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财富管理的功能非常弱,证券化金融资产的规模和比重都相对较小。所以,要通过市场力量,通过金融脱媒(金融非中介化)的力量提升中国金融的功能,使金融从相对单一的融资功能过渡到融资与财富管理的并重。

  第二,现代金融体系一定是高科技的金融体系,科技对金融的渗透将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更加明显。如果没有高科技的植入,全球将永远停留在传统阶段,例如取款必须要拿着身份证到银行去核查,金融服务会受到时空的约束。而今天取款转款只需按一下手机就可以了,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科技已经或正在改变中国金融的业态,改变金融的基因,甚至改变传统金融理论的分析架构。例如,金融风险虽然与以前在表象上相似,但实际上DNA发生了变化。当然,不能认为科技融入金融后风险就增大了,新金融也不可能回到传统金融。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就是科技。

  第三,现代金融体系一定是开放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金融是全球金融体系中最具有增长功能的一级,中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中国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2009年5月,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与中国经济和金融环境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意味着届时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一定实现了。去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权重为10.92%,超越英镑、日元,位列第三位,但是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真正的市场份额没有这么高的比例,未来我们一定有信心超过这一比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外国资本可以在遵守中国法律的前提下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开放的、发达的、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后的重要回流机制,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中国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第三个必备要素。

  一个现代中国金融体系,将对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根据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经济日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6 20: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