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7|回复: 0

发展新时代的中欧关系需要有积极态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1 2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jeaH-fyrcsrw3259855.jpg

  近来,英国很活跃。

  英国与欧盟的“脱欧”谈判目前即将开始第二阶段,聚焦英国“脱欧过渡期”以及英欧未来关系。尽管双方对于未来贸易关系的预期存在偏差,但英国始终强调,无论“脱欧”与否,欧盟都是英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特雷莎·梅多次强调想要与欧洲建立“长久的良好关系”,英国财政大臣哈蒙德日前也公开表示:“我们与欧盟存在非常重要的贸易合作关系,我们的优先任务就是继续维持这一关系。”

  美国是英国在欧盟之外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取消访英行程,各界对于英美“特殊关系”产生了诸多猜测。不过,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两国领导人似乎有意为英美关系“正名”。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两位领导人举行了15分钟的会晤,特朗普声称美英关系紧张是“虚假的传言”,他和特雷莎·梅之间的“关系真的非常好”。特雷莎·梅也回应道,两国“肩并肩的特殊关系”仍会持续。会后,两位领导人均表态称,此次谈话将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大幅增长”。

  “总体来说,目前英国外交处在比较艰难的时期。”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赵柯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称。

  《日本经济新闻》称,英国正在经历“脱欧”谈判的阵痛。

  “脱欧”给英国经济带来了持续的负面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英国2018年GDP增速将仅为1.5%,落后于欧元区的增速1.9%。而且,由于英国与欧盟未来的贸易关系尚不明确,伦敦的“金融之都”地位受到了挑战。据彭博社报道,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正弃伦敦而去,在法兰克福建立新的总部。

  “在与欧盟的‘脱欧’谈判方面,英国不断让步,被动地接受欧盟开出的条件。”赵柯说,英欧关系中,英国对欧盟的依赖大于欧盟对于英国的依赖,这会为英国的外交布局造成难题。

  接下来“脱欧”谈判依然困难重重。欧盟不希望“脱欧”后的英国再享有欧盟单一市场的福利。欧盟首席谈判官巴尼耶表示,欧盟不可能为了英国单独寻求全新的贸易便利化框架。作为英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欧盟的这一态度显然会为英国日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阻碍。

  赵柯说:“另一方面,英国寄希望于‘脱欧’后加强和美国的‘特殊关系’,但是由于自身对美国的战略价值下降,很明显遭到了美国的冷落。此外,在‘脱欧’谈判结束之前,英国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谈判也会受到诸多限制。”

  《卫报》分析也认为,尽管美国表现得热衷与英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但在特朗普“美国优先”思想和保护主义措施之下,英美之间能否达成贸易协定还很难说。

  随着备受瞩目的英国脱欧问题逐渐进入实质性阶段,欧洲政治经济格局也将发生重大变革。众多经济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碰撞,将可能导致欧盟全新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我们称其为后欧盟时代。更多欧盟国的脱欧声音以及英国脱欧后对于欧洲经济形态的影响,将导致欧洲各国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和变化。而可以预见的是,爱尔兰的变化,将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爱尔兰将成为境外资本进入欧洲的重要通道。爱尔兰政府也在世界范围内不遗余力地塑造这一国家形象,爱尔兰官方也已经开始频繁以“新欧洲金融中心”自诩。需要说明的是,爱尔兰这个国家非常善于操作多边关系,这使得爱尔兰能够得到来自欧盟和英国甚至来自欧盟外国家的多方支持(当然这也依赖于爱尔兰和英国之间的一些历史渊源)。欧债之后,爱尔兰能够第一个从欧洲纾困机制当中脱离出来,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英国脱欧后,爱尔兰将非常有可能取代英国的位置,事实上,在英国公投脱欧之前,英国国内即有像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等企业的欧洲公司,将其在英国的公司迁往爱尔兰。

  另外一个方面,爱尔兰政府也在积极的推进这一思路,作为目前欧盟国家中唯一使用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在吸引国际资本、人才、项目方面本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爱尔兰政府将这一优势进一步放大,优厚的税收政策、和宽松的环境使得一大批诸如苹果、微软等大企业的欧洲总部基地落户爱尔兰。这无疑对于日渐复苏的爱尔兰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机会,爱尔兰的投资前景毋庸置疑。甚至应该这样说,如果希望在欧洲进行投资,以目前情况来看,爱尔兰是首选。那么众多的投资机会中,我们究竟应该选取哪些作为我们的目标呢?

  社会经济发展会促使大量人才涌入。爱尔兰的社会安置能力本就捉襟见肘,这也是在最近的几年里,国内对于爱尔兰养老院和福利房等投资项目趋之若鹜的原因。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经济发展思路,对爱尔兰的接收能力形成考验,对于大量人才的安置配套将成为爱尔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可以预见,房地产项目或者供给型房地产的投资将成为爱尔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投资热点。而这其中最具投资潜力的就是学生公寓项目,这类项目在境外投资项目中,并不鲜见,在英国,前一段时间对于学生公寓的投资热度众所周知。然而,爱尔兰的学生公寓项目,却有着更为坚实的需求基础。首先,是英国脱欧带来的欧盟内部爱尔兰移民热。

  爱尔兰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在英国确定公投脱欧后,爱尔兰护照办理数目急剧增长。这是由于,对于很多欧盟青年来说,他们仍希望继续享受欧盟成员国的待遇和自由流动。英国一旦彻底脱欧,很多希望留在英国的欧盟青年,无论是读书或者是工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所以与英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爱尔兰变成了他们的不二之选。

  据报道,最近一段时间,英国国际学生的数量下降了15%以上。与之相反,爱尔兰政府却采取了很多的政策吸引国际学生。(这也与更加开放的爱尔兰经济发展过程中骤然增加的人才需求是分不开的)比如,留学生在爱尔兰完成学业以后可以继续工作两年。对于很多欧盟青年来说,选择去爱尔兰读书,一方面降低了学习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们将来能留下来工作。而对于非欧盟学生数量的增长,生源主要依次来自中国、印度、美国和加拿大。他们中大多数人希望赴爱尔兰攻读硕士以上学位。10%的欧盟硕士和50%的本科生会选择在爱尔兰攻读,而非英国。

  同时,爱尔兰作为欧洲人口增长最快且最年轻的国家,其本地高校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17年,爱尔兰知名学府University College Cork的申请人数增长了40个百分点,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的申请人数增长26个百分点,Trinity College Dublin也实现了历史性的增长。预计,爱尔兰高校留学生数量将突破至40000人以上。

  在高校学生人口大量增长的同时,爱尔兰政府和教育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大学宿舍数量呈现严重不足。事实上,这与爱尔兰所承袭的英国教育和办学思路如出一辙,一般高校不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学生宿舍的建设。大多资金都投到了图书馆、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当中。

  另外一个方面,众多国际大企业的入驻使得爱尔兰的人才配置能力面临挑战,政府将会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然而,相对滞后的教育后市场安置能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以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都柏林为例,目前在都柏林有10,442个学生住宿床位。而都柏林目前有大约78,791名学生,现有的计划只能容纳13.2%的学生。在国际标准范围内,这个数值是非常低的。大量学生涌出校园选择租房居住,而爱尔兰的租房市场又是怎样的状态呢?

  根据爱尔兰房地产公司daft.ie发布的最新租赁报告显示,爱尔兰房地产价格半年来增长了11.8%,且可用于出租的房源数量远远低于庞大的市场租住需求。根据爱尔兰当地新闻报道,部分留学生每月需要支付1000欧元的房租却依旧蜗居在一个床和烤箱贴在一起的房间里。

  更有新闻报道显示,近期在爱尔兰出现了16个人住在一个单人间,64个人合租一个大房子的事件。高额的房租、有限的房源让学生们憋得喘不过气来。

  政府在发现这些情况后,很快开始扩建学生公寓。很多公寓在建造中,一些已经完工。但即便如此,学生公寓的缺口依然很大。高等教育局(Higher Education Authority)表示,爱尔兰近年来将会一直兴建学生宿舍,预计在2020年可以提供给10,500名学生进行入住,其中有8000个新宿舍将会建立在都柏林地区。然而,即便如此,爱尔兰学生租房难已成为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问题。疲弱的现实,使得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现实压力,欧债后逐渐恢复中的爱尔兰社会经济,也无力在短时间内依靠政府财政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于是,政府正在计划启动相关的法案和议程,希望借以推动爱尔兰学生公寓的商业投资市场。利用外来资本解决爱尔兰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爱尔兰教育局和住建部等政府机构于最近联合发布了所谓“国家学生公寓战略计划”,计划从2017至2024年,至少为爱尔兰新增21,000张学生公寓床位(相当于新增63%的床位),以缓解目前爱尔兰大学学生公寓极其紧缺的现状。该战略计划中,政府鼓励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共同参与项目的开发,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资源解决目前公寓紧缺的情况。自此,爱尔兰学生公寓投资市场成行在即。大批境外投资者将涌入这一市场,爱尔兰投资的又一黄金节点,爱尔兰教育后市场投资的大幕正式拉开。

  “脱欧”开始之后, 英国在外交政策上做出了很多调整。

  在1月19日的达沃斯论坛上,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发表演讲,重申“脱欧”决心,传递出了英国想要进一步拥抱全球化、打造“全球化英国”的信息。美联社评价称特雷莎·梅的这一系列发言“将英国留在了达沃斯的全球地图上”。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观念上,英国在适应‘脱欧’以后外交环境和外交任务的改变。特雷莎·梅政府提出的‘全球化英国’可以说是一个纲领性的定位,英国外交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这一定位。在具体的行为上,英国的首要任务是要处理好和欧盟的关系,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保证国际社会对英国的认可度和信心,同时为英国争取一个比较好的市场环境。”

  特雷莎·梅表态称,在退出欧洲单一市场后,英国希望和欧盟国家逐步签署自贸协定,同时也会与非欧洲国家签订自贸协定。她说:“英国属于欧洲,但更是属于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就是一个全球贸易国家,而不希望只是和欧洲国家贸易。”

  崔洪建认为,“脱欧”为英国带来了种种不确定性,因此短期内,英国的国际影响力会打折扣。但从长远来看,英国政府也有可能通过外交手段来弥补这些损失,继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他指出,“毕竟英国‘脱欧’是要去‘探索一片未知’,所以现在对英国影响力的变化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要看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英国能否捕捉到于它有利的时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跟紧国际形势变化的方向。如果英国政府在这方面做的足够好,英国也有可能在‘脱欧’之后得到更多益处。”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26日在欧洲学院发表了题为《新时代的中国和中欧关系》的演讲。他表示,中国进入新时代,为中欧关系带来了新机遇。我们应规划好未来,让中欧关系在新时代迈上新台阶。

  欧洲学院位于比利时名城布鲁日,是全球最负盛名的专注欧洲事务研究的研究生教育学术机构之一,同时也是欧盟的重要智库,被称为欧洲未来政治家的摇篮。4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这里发表重要演讲,深入阐释了中国的历史和国情,为中欧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指明了方向。

  张明大使在演讲时开宗明义地表示,他到欧洲学院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欧洲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更好地了解新时代的中国,了解新时代的中欧关系。他指出,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为中国未来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他说:“中国进入新时代,为中欧关系带来了新机遇。今年恰逢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在为过去15年中欧关系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规划好未来,迎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让中欧关系在新时代迈上新台阶。”

  张明大使就此提出了三点看法。首先,发展新时代的中欧关系,需要有战略维度。合起来说,中国和欧盟面积占世界1/10,人口占1/4,经济总量占1/3。在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中欧应该携起手来,共同推动开放性世界经济发展;共同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多边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共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中欧完全可以在世界上树立起合作典范,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可供借鉴的范例。

  张明大使说,发展新时代的中欧关系,需要有全局眼光,“今天中欧关系的广度和深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以贸易为例,现在中欧每年贸易额接近6000亿美元,平均每分钟就超过100万美元;而时常见诸报端的贸易摩擦,其实只占很小部分。在谋划新时代中欧关系发展时,双方应超越个别问题上的利益失衡和意见分歧,多看大势,多谋大局。”

  他还说,双方应推动“一带一路 ”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实现对接,加快推进区域互联互通,推动更多项目实现落地;积极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尽早启动中欧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积极探索在绿色、数字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总之,就是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把中欧合作的蛋糕做大。

  张明大使还强调,发展新时代的中欧关系,需要有积极态度,“中国高度重视欧洲和欧盟,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始终支持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个态度在世界主要大国中是最坚定的,即便在前几年欧盟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动摇过。我们希望欧盟也能够尊重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

  他还说,要调动双方人民对发展中欧关系的积极性。一方面,中欧合作要重心下沉、更接地气,让合作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增进人文交流,让双方人民对彼此有很多了解。今年是中欧旅游年,这是一个开放广阔的平台,将包含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欢迎更多的中欧民众特别是青年人积极参与。

  演讲结束后,张明大使回答了欧洲学院师生的提问,并通过生动的例子为听众解疑释惑。在回答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问题时,张明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同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这个倡议的信任。他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中国提出来的,但并不是说‘一带一路’只属于中国。中国之所以提出这个倡议,是为了使它成为国际公共产品,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中国提出这个倡议也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国际体系的参与者转向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我们希望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根据人民网、中国网等採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2 10: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